給孫權打仗,繳獲馱獸等同斬首敵人?這藏著南方北伐總失敗的秘密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4-04-30T06:45:13.387685+00:00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靜默之鴞字數:2501,閱讀時間:約7分鐘編者按:在中國的戰爭史上,南北政權的對抗一直是個很重要的主題。無論是三國時代的吳國,還是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南方政權,無論他們有多強的意願,南方政權向北發動的進攻常常都是以虎頭蛇尾結束。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靜默之鴞

字數:2501,閱讀時間:約7分鐘

編者按:在中國的戰爭史上,南北政權的對抗一直是個很重要的主題。無論是三國時代的吳國,還是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南方政權,無論他們有多強的意願,南方政權向北發動的進攻常常都是以虎頭蛇尾結束。這一現象,想必在網絡上已經有了相當多方向的分析,比如缺乏騎兵、缺乏適合兵源等等。本期則從後勤成本的角度,分析一下南方政權在北方作戰劣勢到底為何。

在漢末三國時期,東吳和曹魏之間對於雙方戰爭的記載,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曹魏一方在記錄大型戰爭勝利的收穫時,往往只是記載大戰中斬獲俘虜的人數,而在東吳一方,除了斬首俘虜的人數,往往還有一個重要部分,即他們所獲得馱獸。

比如在赤壁之戰後緊接的周瑜和曹仁南郡之戰,周瑜特意「分遣三百人柴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從曹仁軍「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吳軍這一戰得以「將士形勢自倍,乃渡江立屯」,最終擊敗曹仁軍。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東吳政權對曹魏的另外兩場大勝,在石亭之戰中,吳軍「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東興之戰中,吳軍也是「獲車乘牛馬驢騾各數千,資器山積,振旅而歸。

將「牛馬騾驢」與斬獲並列,雖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東吳對於自身勝利的誇耀,但是會把這些記錄惜字如墨的史書中,也說明至少東吳對於這些馱獸,是要比曹魏更加看重。而這也引出了一個在世界古代戰爭中長期被忽略的部分,那就是長期為人類默默服務的——馱獸。

人們對於戰爭中馱獸的認知,往往都局限於騎兵們騎乘的戰馬、駱駝、大象之類。但實際上,這些馱獸,僅僅是戰爭中,為軍隊服務牲畜的一小部分。真正絕大多數的馱獸,它們的作用是跟隨軍隊運輸軍隊物資,或是作為後勤軍隊的一部分,負責向前線運輸給養。換言之,馱獸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就像是近現代戰爭中的卡車,它們雖然並沒有強悍的火力或是堅固的裝甲,但是卻構成了一支軍隊的生命線。

而這就引出了南北政權的一個重要的差別,這便是在生物學方面馱獸的分布。以牛、驢、馬三者為例。目前國內家養牛的三個大類:黃牛、氂牛、水牛,其中氂牛暫且排除,黃牛的分布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南方主要的牛類品種主要為水牛,相比於黃牛,水牛由於具有獨居的習性,且對水的依賴性,使得它們並不適合進行大規模集群參與軍事運輸。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馬、驢兩種馱獸身上,北方馬和南方馬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差距自不用說,今天中國家驢的分布,除了在四川藏區外,其他全部都集中在北方省份。因此可以說,在馱獸方面,北方相較南方具有絕對優勢,這就不奇怪為何東吳政權在對曹魏的戰爭中,會將繳獲到的馱獸與斬獲士兵並列,畢竟這對於東吳而言,這些馱獸也是無法靠自己國內產出的重要戰略物資。

當然,馱獸並非是運輸的唯一方式,就比如三國時期的東吳,依然可以依賴當時江淮地區的水域河流,用運載量更大的水運來進行貨物運輸。不過這又點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陸路運輸和水運的優劣。首先水運在單次運輸上,相比陸路運輸的確有著更大的優勢,但是水運本身存在的劣勢也是極為明顯。

不過水運的更大的運量,並不意味著水運要比陸運更省力。實際上正好相反,由於長江和淮河的流向,南方政權在北伐時,很少能夠借到河流流向的力,甚至在淮南和淮北地區行軍時,很多時候還有逆流而上。

比如堪稱東吳的命運之地的合肥,從長江支流進入合肥,就是一路逆流而上。這使得在船隻水運過程中,必須要動用大量人力作為縴夫來拉動船隻,這不僅加劇了戰爭的人力成本,也讓運輸速度實際上很難說到底哪一方更快。

畢竟船隻在完成單次運輸後,可以順流而下返回長江,但是大量縴夫卻還是要用雙腳返回,這其中的調度和行軍速度的掌握都是個麻煩的問題。因此孫權的幾次進攻合肥,都是避免在合肥進行拉鋸戰,也有避免運輸船隻需要多次往返的考量在其中。

水運帶來的另一個問題,便是軍隊機動力的下降。畢竟河道不會隨便移動,開鑿運河也不是一句話就能點擊生成,因此對於北方政權而言,南方政權的行軍方向基本都是可以預估。

比如著名的三國關卡合肥、襄陽,北方政權的軍隊,只要在這些重要的水路樞紐頂住南方政權的短時間高強度的進攻,南方政權就無法發動進一步進攻。畢竟他們的軍隊受限於河道方向無法散開布置和進軍,在沒有馱獸支持的情況下,也很難離開水路,在陸路進行長距離行軍。

因此,南方政權在向北進攻時,往往表現的前期攻勢兇猛,後期卻作戰乏力的狀況也就很明顯了。水運運量大的有點,可以一次性將大量物資隨軍隊運往前線,因此南方政權在後勤充足的情況下,能夠支持前期發動高強度攻勢。

但隨著戰爭的持續,水運來回帶來的時間和人力不斷飆升,最後讓後勤不足以維持攻勢的持續。因此除非是能快速在北方占領大片區域,並完成對新征服地的消化,從而徵調馱獸來為後勤服務,否則南方政權即使在北方擁有軍事優勢,也無法對這一優勢進行穩定掌控,甚至會使北上的軍隊失去控制,轉而利用新征服地成為軍閥勢力。

比如劉裕政權在關中的崩潰,很大程度上是派往當地的駐軍,因為沒有水路連接,導致軍隊轉而依賴當地給養,從而讓中央失去了對這支軍隊的掌控能力。

不過隨著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開通,南方向北的交通狀況極大改善,尤其是元代大運河,更是支撐了明初的洪武北伐,最終將蒙元勢力逐出中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南方政權在運輸上的劣勢被完全消除。從後來靖難之役來看,在雙方對等的高強度對抗下,運河河運也依然限制了軍隊駐紮和行軍的選擇,而這也為燕王一方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發動對明軍的作戰提供便利。


參考資料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陳寧博,雷初朝《從 DNA角度認識中國黃牛的起源和利用歷史》

《國家級(中國)牛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中國水運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