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村莊規劃,這期UP論壇的內容都在這裡→

i自然全媒體 發佈 2024-04-30T06:49:29.197616+00:00

2月28日,今年首次國土空間規劃UP論壇以「村莊規劃引領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主題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召開。

2月28日,今年首次國土空間規劃UP論壇以「村莊規劃引領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主題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召開。論壇圍繞四川、江蘇、上海、浙江杭州、廣西北流和江西贛縣夏潭村的規劃實踐,從省、市、縣、鄉村4個層面探索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管理,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村莊規劃支撐鄉村地區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

《中國自然資源報》記者從論壇上獲悉,自然資源部門自2019年以來圍繞「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管理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地方實踐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堅持農民為主體、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和有序推進,按照全域全要素的規劃編制要求,統籌優化農村各類功能布局。

與會者認為,當前村莊規劃編制實施管理要從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出發,更好地發揮空間統籌協同作用,更好地發揮「多規合一」改革優勢,推進規劃技術與土地政策創新融合,鼓勵從更高起點上探索以鄉鎮為單元整體編制和完善村莊規劃,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黨的二十大作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部署,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

地方實踐堅持先規劃後建設,依據縣鄉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在「三區三線」、歷史文化保護線等國土空間規劃底線管控要求基礎上,持續優化鄉村生活空間、農業生產空間和鄉村生態空間,拓展鄉村多元價值,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空間保障。

江蘇省在村莊規劃編制實施中,集成運用和釋放自然資源政策紅利,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探索高質量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實施路徑。其中,鎮村布局規劃確定的規劃發展村莊是未來鄉村發展和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間載體,涉農資金項目、新增用地等資源要素都向其傾斜。

浙江省當前正在建設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杭州在市域層面規劃共富帶,如以淳安縣下姜村、餘杭區青山村等富有發展潛力和特色歷史人文資源的鄉村為主體,將周邊景區景點等生態景觀資源串珠成鏈,點軸聯動,形成全域鄉村共富帶格局。

強化縣域統籌,優化鄉村空間要素布局

此次UP論壇上,將鄉村規劃融入更大區域發展格局,在縣域統籌的層面上優化鄉村空間要素布局,成為探討交流的重要內容。與會者認為,應依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構建開放式、集約型、網絡化的鎮村空間總體布局,按照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的縣域空間統籌發展思路,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統籌村鎮空間布局,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人文和生態資源布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空間布局,進而打通城鄉之間的要素流通瓶頸,推動鄉村資源高效配置、產業融合發展、環境和諧優美。

上海的鄉村地區,既是超大城市發展的稀缺資源,也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為此,上海建立了「郊野單元村莊規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郊野地區空間規劃統籌和實施平台,持續推進以行動為主線、銜接管理需求的全域全要素郊野鄉村地區空間規劃實踐和治理路徑探索。

四川在縣域空間統籌中,充分尊重縣域自然地理格局,打破行政區劃和建制界限,劃分鄉村片區,強化確保片區在自然環境稟賦上相對一致,推動片區之間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格局。如丹巴縣「四水歸一河」,呈現單中心、線性發散狀空間結構,在片區劃分中沿五個流域劃分形成縣域片區基本輪廓,確定合理的服務半徑。

堅持因地制宜,立足資源稟賦編制村莊規劃

從實踐來看,村莊規劃怎麼編、編得好不好,村民最有發言權。與會者提出,村莊規劃要釐清資源資產關係,把握鄉村空間特徵和風貌特色,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稟賦,分析總結村莊演變發展規律,有效了解群眾意願需求,讓村莊規劃適應高品質生活,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生產需要,有利於提升村莊生態空間多元價值。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夏潭村在村莊原建設用地布局內,由於山區地形特殊,很多空間邊界不清,難以辨識管理。自然資源部派駐的駐村第一書記引導村民參與,實地逐地塊踏勘,按照「盤活邊角閒置地,保障合理宅基地和產業發展需求」的思路,最終清晰地劃定村莊建設邊界。

廣西推行全民參與編制的村莊規劃模式,「把規劃還給鄉村,把設計還給農民」。北流市選派鄉村規劃師以「1個規劃師掛點1個鎮」的形式分配到各鎮,進村入戶。同時,藉助村莊規劃編制軟體和手機APP徵求村民意見,發動村民從規劃編制、項目策劃、建築設計、施工建設等全方面參與村莊規劃編制實施管理全過程,確保規劃接地氣、順民意。

加強融合創新,激發村莊發展動力和活力

村莊規劃如何與土地政策融合創新,也是此次UP論壇探討的熱點。與會者認為,應打通村莊規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等工作,優化現狀耕地、建設用地空間布局。在此基礎上,探索建設用地混合使用、農業與生態空間複合利用、市場化配置農村土地要素,規劃留白與流量管理相結合,分區准入與正負面清單相結合的管控引導機制。

廣西北流市通過編制村莊規劃,全面梳理挖掘可騰退的閒置宅基地等建設用地潛力,並按照全市域農村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的要求,統籌安排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布局、用途和規模,探索宅基地有償退出、盤活閒置建設用地、流轉整治撂荒地等途徑,盤活「沉睡」的土地資源。

江西要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等重點地塊需編制控制圖則,按照相關要求細化至三級地類並明確管控要素,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夯實規劃基礎。贛縣區白鷺村村莊規劃擬安排2處用於古村旅遊發展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充分銜接古村特色風貌管控要求,在重點圖則中落實提出核心控制性指標。

發揮數據優勢,推動村莊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大數據時代,如何發揮數據優勢,推動實現村莊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會者認為,各地應以國土「三調」及年度變更調查、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土地經營權登記頒證等形成的法定數據成果為基礎,以規劃「一張圖」系統為平台,形成操作簡潔、上下貫通的數位化村莊規劃管理方式。

杭州市淳安縣汾口鎮,在鄉村單元詳細規劃的層面,利用國土「三調」、林業調查、耕地調查等取得的數據,構建完整的鄉村單元資料庫。上海探索建立「多規合一」規劃資料庫,並與政務管理平台聯動,促進各類鄉村基礎信息、自然資源調查、國土空間規劃、建設項目審批等數據融合應用,從而形成規劃編制、行政審批、動態監測、定期評估、預警反饋、調整修正和實施監管的全流程管理機制。

論壇上,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的相關負責人發言探討,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專家對地方村莊規劃實踐進行點評交流。本次論壇由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部鄉村規劃與治理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

記者:方黎明 閻炎

新媒體編輯:趙志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