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公布3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典型案例

光明網 發佈 2024-04-30T08:22:18.812395+00:00

針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為追求經濟利益,出現弄虛作假、幫助排污企業矇混「過關」的現象,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3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典型案例,並對積極查辦案件的有關生態環境部門予以表揚。

針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為追求經濟利益,出現弄虛作假、幫助排污企業矇混「過關」的現象,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3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典型案例,並對積極查辦案件的有關生態環境部門予以表揚。

一、廣東國環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環境監測弄虛作假案

2021年8月31日,中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環境監測機構「雙隨機」抽查時發現,廣東國環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部分監測報告存在問題。經查,該公司出具的80份監測報告存在未開展採樣分析直接出具監測數據、故意不真實記錄或者選擇性記錄原始數據、紙質原始記錄與電子存儲記錄不一致、用替代樣品進行分析等多種偽造或篡改監測數據的情形,造假報告涉及45家排污單位,涉案金額達66.49萬元。

二、格林斯凱(上海)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故意更換監測樣品案

2022年8月,上海市環境執法總隊與市環境監測中心聯合開展針對生態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的專項檢查,發現格林斯凱(上海)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出具的五份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比對報告存在問題。經查,該公司為確保自動監測比對結果滿足要求,在監測過程中,故意更換樣品,用重新配製的氣樣替換現場採集樣品並完成監測,出具了虛假監測報告。

三、江蘇南京聯順機動車檢測服務有限公司出具虛假檢測報告案

2022年8月,南京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對江蘇南京聯順機動車檢測服務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出具的機動車排放檢測報告中,存在同一車輛初檢和復檢的車載排放診斷系統發動機控制單元軟體標定識別碼不一致問題。經調查取證,該公司工作人員在檢驗時,在車輛車載排放診斷系統接口與診斷設備之間增加「作弊器」,篡改車輛有關信息,使原本檢查不合格的車輛通過了排放檢驗。

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些違法機構已分別受到不同懲處。

(總台央視記者 蔣曉平)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