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佛經浩如煙海,一般人了解佛教是不是很難?這些事要知道

傅佩榮 發佈 2024-04-30T08:54:00.908297+00:00

佛教從創立以來,所集結的「經、律、論」三藏,可謂浩如煙海,所發明的語詞名相之繁複多樣,更讓人望洋興嘆。佛教究竟講什麼?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如何吸引了廣大信眾?在今天,一般人想要了解佛教,需要知道哪些事呢?佛教為印度釋迦牟尼(約563-483B.C.)所創。

佛教從創立以來,所集結的「經、律、論」三藏,可謂浩如煙海,所發明的語詞名相之繁複多樣,更讓人望洋興嘆。


佛教究竟講什麼?

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如何吸引了廣大信眾?

在今天,一般人想要了解佛教,需要知道哪些事呢?


佛教為印度釋迦牟尼(約563-483B.C.)所創。

當時印度的社會處境是:種族複雜、階級嚴明、戰亂頻仍、民眾窮困,而傳統的婆羅門教仍為主導的信仰。

釋迦牟尼出身武士階級,修行六年,悟得正道,創立佛教。

「佛」的原意是「覺者」,人人皆可覺悟成佛。


1 佛教主要講什麼?

佛教對於傳統印度教,有批判也有繼承:

批判的是三大綱領,即是所謂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與婆羅門至上;

繼承的是因果報應、業報輪迴與追求解脫的信念。

佛教後來發展出小乘、大乘、金剛乘各派,但基本教義都以原始佛教教義為本。原始佛教教義包括了: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四諦」:苦、集、滅、道。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項可綜合為「戒、定、慧」三要點,是佛教的修行之途。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是說眾生是由十二種因緣會合而成,這些因緣又依序處於三世流轉之中,由過去因造成現在果,又由現在因造成未來果。

佛教在印度歷經興衰,同時也向外傳播。

公元十世紀以後,佛教在印度本土遭到驅逐,但是經由西域傳入中國的一支漸趨興盛,受到統治階級與百姓的歡迎,進而大放異彩,演變為中國大乘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儒家與道教,並稱為「儒釋道」三教。



2 持續一千年的龐大工程

依《後漢書》所載,東漢明帝永平七年(64)的某日,明帝夢見金人在殿前飛翔,次日詢問群臣,太史傳毅答以在天竺(印度)有得道的佛出現。

於是明帝派遣使者赴西域求法,帶回了僧人、佛像與經書,然後在洛陽建立白馬寺,開始了譯經這一長期而龐大的工程。

初期的譯經數量不多,水準也不夠理想,但已吸引了各階層的信徒,並增加了知識分子思考與討論的題材。

中國人正式接觸一個系統完備的宗教,可以回應人生的根本問題。

譯經工作持續了一千年,佛教隨之發展壯大,成為中國心靈的支柱之一。

最初在魏晉時代,重點雖在「格義」,但已出現「六家七宗」,各有見解,相互論辯,可見佛教引起知識分子的廣泛興趣。

許多傑出的中國人出家修行,使佛學中國化順利進行。

這些人本身具備儒家與道家的基本觀念,往往在研究佛學時提出高明見解。

譬如,來自西域的鳩摩羅什(344-413)是偉大的譯經家,他的弟子竺道生根據有限的資料,「剖析經理,洞入幽微,乃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高僧傳》)

他為此受到同道排斥,視為邪說。

但不久《大涅槃經》譯本傳至南方,證實了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而他所謂「一闡提人」(惡根極深者)當然也有佛性。

這種觀點與儒家所謂的人皆可以成為君子或聖人,不是完全相應嗎?

當然,目的相應並不表示途徑相似。



3 佛教宗派與滅佛事件

即使在中國佛教內部,也有八大宗派並立,依其出現順序為:

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律宗、密宗。

這些宗派各有法門也各擅勝場,在不同時代與地區,對不同階層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人多勢眾之後,在政治上受到矚目,自然也會受到排擠。

歷史上出現四次較大的排佛事件,即第五世紀的北魏太武帝,第六世紀的北周武帝,第九世紀的唐武宗,以及第十世紀的後周世宗。

排佛的結果往往是寺廟院塔被拆被毀,僧人逃逸或還俗。

但是佛教的學說與修行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分子。



4 儒釋道三家之爭

佛教的根本立場是要人破除執著、出離世間,這與中國原有的儒家及道教大異其趣。

尤其儒家與統治階級向來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對於佛教難免深具戒心。

自宋朝以後,儒家學者排斥佛教與道教,稱之為「佛老二氏」,批判攻訐不遺餘力,甚至自許為效法孟子之批判楊朱、墨翟。

事實上,許多學者在個人信仰與生活態度上受到佛教與道教的啟發甚多。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出於道教秘傳,程顥《識仁篇》所謂「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已受莊子影響。

至於批判佛學方面,則程頤的弟子游定夫明言:「前輩往往不曾看佛書,故詆之如此之甚,而其所以破物者,自不以為然也。」(《宋元學案》)

相對於此,也有人主張「三教合一」,但是這種想法在理論上並無可能,在現實上也常流於一廂情願。

我們不會奢望三教合一,同時也認為三教互相批判並無必要。

佛教與道教是宗教,屬於信仰領域,個人可以隨緣選擇信或不信。

儒家與道家是哲學,屬於理性領域,雖有宗教情操與宗教向度,但關懷焦點始終在人的現實生命之提升與安頓。

忽略此二家,則中國人的心靈將歸向何方?

(本文節選自傅佩榮教授所著《國學與人生》一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