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後,一位小商販「盯」上了他的遺骸

逍遙歷史觀 發佈 2024-04-30T09:01:10.760987+00:00

春風乍起,一座名為「煤山」的小山丘卻草木荒蕪,一棵歪脖樹屹立在山丘上,它的奇形怪狀格外引人注目,風聲蕭蕭,盡顯淒涼。

春風乍起,一座名為「煤山」的小山丘卻草木荒蕪,一棵歪脖樹屹立在山丘上,它的奇形怪狀格外引人注目,風聲蕭蕭,盡顯淒涼。

堂堂明朝皇帝朱由檢竟然自縊在這棵歪脖子樹上,被發現時,他披頭散髮,衣物上還打著補丁,只剩右腳的一隻紅鞋,另一隻早已不知所蹤,這樣的景象為這片土地更添悲涼。

一代皇帝的遺骸就這樣在風中暴露著,遲遲沒有人處理,最後竟然被一個小商販「盯」上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位皇帝落得如此落魄的結局,逼得他走上了自我了斷的絕路,而這位小商販對崇禎皇帝的遺骸又有何用意,崇禎皇帝的遺骸最終何去何從?

崇禎無力救國,李自成攻入北京

當年,崇禎繼位時,大明王朝雖看起來依舊是風光無限,但實際卻是腐敗不堪,早已不復當日榮光。

這時,誰都沒有想到,平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朱由檢竟然登上了皇位。

那麼,崇禎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

提起這,就不得不說起他那早逝的父親和哥哥了。

崇禎皇帝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上位後,不到一年就崩逝了。

此時,作為長子的朱由校就自然而然地登上了皇位。

但是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個「短命郎」,再加上他沒有子嗣,最後明朝皇帝的位置就這樣落到了朱由檢的手上。

其實,朱由檢自己也沒想過會當上皇帝,不過既然給了自己治理國家的機會,就勢必要做出一點成績來。

崇禎皇帝在位的十七年裡,從未有一絲的懈怠,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勤政的皇帝。

但完全沒有被栽培過的他,治國路上怎麼會一帆風順呢,更何況崇禎拿到的「劇本」可謂是「地獄級別」的難度。

怎麼個「地獄級」難度呢?

在崇禎繼位時,明朝早已是千瘡百孔,國家治理存在的問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當時的情況可謂是「危機四伏」、內憂外患,種種問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形勢十分嚴峻。

外有後金對大明王朝虎視眈眈,大順農民起義爆發,百姓民不聊生,內有宦官集團把持皇室,把崇禎耍得團團轉。

崇禎皇帝本來就是被趕鴨子上架,沒有系統性學習過治理國家,完全沒有經驗,而且他也根本不是治理國家的料。

在他的治理下,明朝雖然苟延殘喘地繼續「活」了十七年,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努力和天賦是人們一直以來討論的命題,想要成功,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事情不僅需要努力,也需要天賦。

崇禎皇帝志大才疏,他做到了一個皇帝難能可貴的勤政,但是沒有天賦的他,並沒有改變事情的走向,甚至有些時候做出了錯誤的舉措,推動了失敗的進程。

《明史》中曾這樣評價崇禎皇帝:「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

崇禎皇帝性格多疑,這也導致他在用人方面上存在很大缺陷。

他剛愎自用,曾殺掉了許多一心一意辦實事的大臣,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大臣們辦事的積極性。

再加上崇禎皇帝輕信文官,最後東林黨文官集團都到了隻手遮天的程度。

朝廷內部可謂是「一團糟」,外部又有後金和農民軍暴動不斷。

對於危在旦夕的大明王朝,崇禎皇帝實在是無能為力。

他如果做一個守成之君,或許治國理政不會差,但他面對動盪不安的明朝,終究沒辦法力挽狂瀾。

最終,他只能看著李自成攻入北京。

崇禎以身殉國,留下遺詔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迫在眉睫,崇禎見敗局已定,並沒有選擇南遷逃跑,而是留在了這裡,選擇了一種更有氣節的「逃脫」。

那天,他和太監王承恩一同來到煤山這座小山丘上。

當崇禎一眼望去,整個國家滿目瘡痍,瘟疫橫行、旱災持續、農民起義爆發,國家遍地哀嚎、毫無生氣。

看到這一幕,他內心的防線徹底破了。

回想起自己曾經做的一切,實在是痛心不已。

他沉思了一遍又一遍,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馬上返回城內,與家族兒女,後宮嬪妃做最後的告別。

先是命令周皇后和後宮嬪妃自殺,後又拔劍親手了結了兩個女兒,只有長平公主用手遮擋倖存了下來。

崇禎在動手前含淚說:「你們為什麼要出生在帝王之家啊!」

這不僅是對女兒的不舍,也是對他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的感嘆。

這句話到底有多無奈,估計只有崇禎自己能明白。

為了保護他的妻妾和女兒不受入侵者的折磨和羞辱,崇禎索性選擇結束她們的生命。

在現代看來,這無疑是喪失人性的舉措,但在崇禎當時那個時代那種情況下,更多的是迫不得已。

這一點,參考宋徽宗的女兒們的結局就可以略見一二。

對於崇禎來說,貞潔和尊嚴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存在,而且作為一個男人,他也不忍心自己的家族女眷受到那樣悲慘的遭遇。

處理完這些後宮女眷後,他帶著太監王承恩再次返回了煤山。

王承恩陪伴著崇禎皇帝至今,看到他的所作所為,心裡也已經猜到崇禎的想法了。

崇禎站在半山上看著大明王朝,默不作聲。

王承恩先開了口:「聖上,你非是想……」

崇禎聽到後,內心早已毫無波瀾,只是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你跟隨我多年,現如今大明王朝大勢已去,作為一國之主,我不能放棄這片國土,只能這樣做了,你趕緊走吧,趁現在北京城還沒被攻陷。」

王承恩看著崇禎長大,他們之間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人。

王承恩果斷拒絕了,對他來說,大明王朝和崇禎皇帝是他一直以來的依靠和牽掛,他沒辦法獨自脫身而走。

最後崇禎皇帝臨死前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在血書在衣襟上寫下了為世人所熟知的遺詔。

在一字一句中我們都可以窺見崇禎皇帝的心路歷程,首先他在遺詔中自我反省,其次,他在罪己詔中還寫道「皆諸臣誤朕」,意識到大臣們獨善其身,根本不是真心地為這個國家著想。

不得不說,臣子的忠誠和能力都是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但是崇禎皇帝如果完全把錯誤推到這些人身上,也是不敢苟同。

崇禎皇帝的遺詔究竟是「甩鍋」還是「自省」,至今依然飽受爭議,但不得不說他以身殉國、自縊救民的心也是真真切切的。

最後,崇禎皇帝在歪脖樹上自縊,王承恩忠誠於崇禎,索性跟隨崇禎一塊去,便也在另一棵小樹上吊死了。

於是,就有了那樣悲慘的景象。

自此,大明滅亡已成定數,崇禎自縊的結果和留下的遺詔也都具有一定政治意義的。

崇禎皇帝雖然政治頭腦一般,但是氣節可嘉。

而後世對於他自縊的做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小商販於心不忍,「盯上」遺骸

那天,李自成攻入北京,搜遍全城,卻遲遲找不到崇禎皇帝,只看到宮中皇后和嬪妃的遺體。

這時,他以為崇禎已經向南逃走了。

但是,一個農民軍匆匆忙忙報來消息稱:崇禎已死。

崇禎已死?

崇禎已死!

李自成萬萬不敢相信,直到他親自上了煤山,看到了那一幕。

不久後,又有人在不遠處發現了一件素衣,上面寫著崇禎皇帝的遺詔。

李自成拿起一看——「任賊分裂朕屍,勿死傷百姓一人。」

這豪言壯語一下就打動了他,每一個字裡都是崇禎皇帝的錚錚鐵骨和救民之心,李自成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自古以來,「君王死社稷」都是很難得的事,做出這樣的決定想必崇禎皇帝也在內心掙扎了很久。

而李自成也不是沒有良心的人,馬上下令將崇禎皇帝、太監王承恩和宮中的皇后嬪妃安葬。

本以為崇禎自縊殉國這一事就此告一段落,後面竟又發生了這樣的事。

當時,李自成本想下令下葬崇禎,卻因為沒有經費,只能暫時放棄這個想法。

再加上,崇禎先前也沒有為自己營造陵墓,負責下葬的幾人也遲遲不知怎麼處理,只是隨便蓋了個簡陋的棺材。

而此時,一位小商販看到了這一幕,著實感到心寒。

曾經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竟然落到如此下場,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連個像樣的棺材都沒有,實在是淒涼。

此時,這個小商販不禁聲聲泣下,隨後他就「盯」上了這具遺骸。

這個小商販叫做趙一桂,只是一個普通的賣絲綢的商販。

俗話說「無商不奸」,一提到「商人」這個詞,每個人腦子第一個蹦出來的詞必然是精明。

而這趙一桂卻與我們以往認知裡面的商人不同,他為人老實,在商場上也不耍小聰明,日復一日、勤勤懇懇地經營著自己的小攤小販。

在看到皇帝的遺骸後,他的第一反應不是避而遠之。

相反,他卻心生同情,「盯」上了崇禎皇帝的遺骸,後來他實在是於心不忍,決定要安葬好崇禎皇帝,也算是給他最後的交代。

但這時若是要重新建造一個墓地,不僅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還需要大量的經費。

趙一桂這樣一個普通的小商販,根本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於是就有人提出,不如將崇禎和周皇后一同葬在田貴妃的陵墓里。

在當時的情形下,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這個陵墓是崇禎之前為他的寵妃田貴妃修建的,但沒想到是,最後卻成了自己的陵墓。

就這樣,趙一桂開始行動。

他為了籌集掘墓的經費,不僅是拿出自己做生意賺來的錢,還去了民間募捐。

皇天不負有心人,趙一桂終於用這些經費將田貴妃的墓掘開,然後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葬在裡面。

奉順天府檄,昌平州吏等人和職躬督夫役開掘了田貴妃的墓地,將田貴妃移到了右邊,之後又將周皇后葬在左邊,崇禎皇帝則是葬在中間。

於是,這三人就這樣合葬在一起,後來這塊墓地被改名為「思陵」,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明十三陵的思陵。

最後,做完這些後,籌集的經費所剩無幾,只能夠買一些簡單的祭品擺放在墓碑的前面,聊表敬意。

堂堂崇禎皇帝的葬禮竟然會如此寒酸,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崇禎自縊,不僅是為了捍衛尊嚴和救民,更是顯示了他民族氣節的大義。

很多人認為當時的明朝氣數已定,已經到了無力回天的殘局了,或許崇禎也知道這點,但是仍然不想就此放棄。

崇禎雖然沒能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明皇朝,但他為國家和人民始終殫精竭慮、勤勤懇懇也值得我們敬佩,他自縊以保全百姓的讚歌也因此流傳千古。

他的民族大義和凜然氣節更是讓一個小商販都為之打動,不辭辛勞為他募捐下葬的經費,處理他的後事。

歷史悠悠,在這條歷史長河裡,我們不僅要吸取經驗教訓,更要感受歷史的溫度,感受每個人物的精神高度!

參考資料:

《景山懷古思崇禎》李棉棉

《「英明」的昏君——崇禎帝》秦暉

《清代對崇禎南遷之議的歷史書寫》侯振龍

《到底是諸臣誤了崇禎帝,還是崇禎帝誤了諸臣?》張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