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生育,獨自撫養孩子是什麼感受?對話未婚媽媽:愛比角色更重要

濟南時報-新黃河 發佈 2024-04-30T09:41:16.475892+00:00

原本平靜的人生,在經歷了一場戀愛後,開始泛起波瀾。分手後發現自己懷孕,對於柳堯而言,這只是她此後人生中最不意外的意外。獨自去孕檢、完成剖腹產手術後無人照料、隔絕社交圈……當柳堯決定成為一位未婚單身媽媽時,外人眼裡所謂的「人生偏差」才剛剛開始。


原本平靜的人生,在經歷了一場戀愛後,開始泛起波瀾。

分手後發現自己懷孕,對於柳堯而言,這只是她此後人生中最不意外的意外。獨自去孕檢、完成剖腹產手術後無人照料、隔絕社交圈……當柳堯決定成為一位未婚單身媽媽時,外人眼裡所謂的「人生偏差」才剛剛開始。

栗子出生時,蘇蘇36歲,懷孕是一場意外,但兒子的到來是驚喜。決定生下孩子後,蘇蘇與男友和平分手,他們並不是彼此心中理想的婚姻伴侶。至今還未走入婚姻殿堂的蘇蘇,偶爾會因現實問題感到無助,但成為媽媽的這兩年,也讓她收穫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親愛的小孩》劇照

2月15日,新版《四川省生育服務登記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條件限制,這一改變引發廣泛關注。3月1日,「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人們開始關注單身生育。「一個母親」公益機構負責人俞江麗認為,這對不得不或是想要越過婚姻選擇生育的女性而言,意味著有了一定的支持。

與現實周旋,在困境中獲取力量,單身媽媽們跌跌撞撞地和孩子一起成長。新黃河記者採訪了柳堯、蘇蘇等幾位女性,通過她們各自的視角來講述單身生育以及獨自撫養孩子的種種。

決定生下孩子

意外、惶恐、欣喜,這種複雜的情緒變化讓柳堯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恍然失神。分手後發現自己懷孕,讓正處於失戀中的柳堯措手不及。「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30歲之間」,當柳堯認為自己被排除在外時,大齡的尷尬讓她感到焦慮。而幾段失敗的情感經歷也將她的熱情消耗殆盡。柳堯將自己懷孕的消息告訴了遠在重慶的前男友。「家裡不同意,我不能跟你結婚。但如果你願意生下孩子,我也支持。」分手時的說辭再次鑽進柳堯的耳朵時,刺耳的聲音帶走了她最後的期待。但對方支持的態度又給了柳堯一絲希望。「畢竟是個小生命」,柳堯內心的愛意開始升騰。猶豫再三,她決定生下孩子。前男友也開始關心起柳堯。然而當孩子出生後,男方消失了。

瘦小的身體藏在寬鬆的衣服里,柳堯懷孕的消息也被包裹了起來。而日漸凸顯的孕肚,正悄悄地改變著她,小到走路的姿勢。即便什麼都不說,母親依然察覺到了柳堯的變化。以年齡作為考量標準,生育明顯比結婚更重要,在這樣的權衡下,母親默認了柳堯未婚生育的事實,並給予了她一些幫助。身體的變化越來越大,懷孕7個月時,柳堯辭掉工作,隔絕社交圈,依賴著微薄的存款,在自己的出租屋裡等待著孩子出生。母親的照料和陪伴帶給了柳堯不少慰藉,然而需要獨自完成孕檢的失落以及面對生產風險的擔憂也會將她拉回現實。

《親愛的小孩》劇照

不久後,伴隨著女兒蕎蕎的出生,柳堯也經歷了她成為媽媽後的第一個艱難時刻。當柳堯做完剖腹產手術一絲不掛地躺在病床上,等待護工來將自己「運」走時,她仿佛看到未來人生的無助。自尊心和淚水一起,重重地落在地上,被摔碎。她麻木的身體跟不上清醒的意識,護工在她的眼前忙碌著,卻無暇顧及她,女兒出生的喜悅也被淚水沖淡。最終在一位產婦家屬的幫助下,柳堯才重拾體面。

這樣的艱辛時刻在往後的日子裡並不少見,但沒能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庭,這份「愧疚感」比獨自撫養女兒的辛苦更容易擊碎柳堯。蕎蕎10個月時,柳堯無意間發現,女兒看到男性會不自覺地躲開,「在父親角色缺失的狀態下成長,會對孩子身心造成不良影響」,女兒對異性的反應困擾著柳堯。在蕎蕎快要1歲時,柳堯閃婚了。

蕎蕎 圖為受訪者提供

「愛比角色更重要」

栗子今年兩歲了,會背古詩,也可以用英語和蘇蘇交流。工作緣故,蘇蘇經常出差,天南海北到處飛。每當這個時候,父母就會為蘇蘇提供幫助,姥姥姥爺在照顧栗子的同時,也從栗子身上獲得樂趣。父母的支持讓未婚生育這件事變得容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過程,對於蘇蘇而言,也還算輕鬆。

懷孕時,蘇蘇已經36歲,她十分清楚眼前的男友並不是自己理想的結婚對象,但她還是將生下孩子的決定告訴了對方。對方明確不會負責,兩人達成一致後分手,蘇蘇也並沒有為男方的態度感到難過。在她看來,這只是自己的選擇,需要為這個選擇負責的是她而並非對方。事實上,早在孩子到來之前,蘇蘇就已經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她喜歡孩子,渴望成為一個母親,但不結婚就無法實現當媽媽的願望,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她。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衰退,蘇蘇意識到生育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時,意外懷孕的消息反而讓蘇蘇感到驚喜。

蘇蘇和栗子 圖由受訪者提供

「與其說是未婚生育,不如稱之為自主單身生育,生育不應和婚姻捆綁。」蘇蘇認為跳過婚姻選擇生育,很大程度上與自己的婚戀觀有關。「我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老公,如果沒有遇到這個我想要和他結婚的人,我是不會走進婚姻的。孩子是另一種存在,他不該成為父母婚姻的附屬品。」30歲的蘇蘇將婚姻與生育當作兩件事,33歲的她就已經做好了成為一個媽媽的準備,即便她並沒有遇到她理想中的結婚對象。「沒有不好的婚姻,只有不合適的人」,兒子的出生,也並沒有改變蘇蘇的擇偶標準,今年39歲的蘇蘇仍和29歲的蘇蘇一樣,面對婚姻問題,堅定且執著。

「愛比角色更重要」,兩歲的栗子還不能理解何為父親。看到繪本上的父親形象,不識字的栗子會大聲喊出「姥爺」。在成為媽媽之前,蘇蘇就對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傳統觀念對父親的形象有一個很扭曲的樹立,因此單親媽媽總會認為沒有爸爸的家庭是對孩子的虧欠。其實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高質量的親子陪護關係。家庭中男性榜樣的樹立,也可以通過姥爺、舅舅、朋友或是其他人,並不是只有父親。」蘇蘇認為健康的親子關係一定是用愛來維繫的。成為媽媽的這兩年,蘇蘇同栗子一起成長,她收穫幸福的同時也收穫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蘇蘇和栗子 圖由受訪者提供

陷入困境,她們與現實周旋

柳堯生活在浙江,蘇蘇生活在北京,她們互不相識,即使都經歷了未婚生育,但同樣的選擇背後卻是不一樣的情感經歷和生育體驗。隨著孩子的出生,在獨自撫養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她們依舊會面臨各種困境。

2010年蕎蕎出生,在填寫出生證明時,柳堯省略了孩子父親信息。那時她並不知道會因為這一欄信息,讓她之後的人生充滿困擾。由於非婚生育,按照當地當時的生育政策,柳堯需要繳納一筆社會撫養費。柳堯拒繳,因此為蕎蕎上戶口的事也被擱置。蕎蕎快滿1歲時,柳堯閃婚了,她原以為可以通過結婚來解決孩子戶口的問題,但出生證明上父親信息的缺失,讓柳堯始料未及。補齊出生證明上父親的信息,不僅需要提供對方的身份信息,還需要一份親子鑑定。蕎蕎的生父拒絕了柳堯的請求。蕎蕎的戶口問題最終通過其他途徑得以解決。但在與蕎蕎生父一次次的溝通中,柳堯漸漸看清了對方的本質,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從未履行過撫養義務,但如果將來他老了,仍然可以要求孩子履行贍養的義務。」出於種種擔憂,柳堯以不履行撫養義務為由起訴了對方,她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從法律上「斷絕」蕎蕎與生父的關係,即便她知道這似乎有些不現實。也是因為這場糾紛,讓蕎蕎與生父的第一次相見以非常不堪的場面結束。而雙方的矛盾仍未解決。

從懷孕到栗子出生,蘇蘇孕育生命的整個過程在她自己看來是輕鬆的。擁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加上父母的幫襯,朋友的支持,蘇蘇所處的生活環境讓她的選擇多了一份自由,也讓她獲得不少安全感。但即便如此,生育後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也讓蘇蘇仿佛進入到一條死胡同。兒子戶口的問題順利解決,但生育津貼卻始終處於拒付狀態。蘇蘇算過帳,以自己的薪資水平來計算,生育津貼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申領生育津貼需要生育服務登記證明,但在當時生育服務登記證明是不給未婚人士開具的。儘管後來政策有調整,我的情況可以申領,但依舊很難爭取到。在生育的問題上,未婚和已婚差距還是蠻大的。」蘇蘇有些失落,她始終認為,生育的自由不應該被婚姻狀態限制,單身生育更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懷。她決定與生育津貼「死磕」,因為奔走在「死胡同」里的不止她一個。

支持、陪伴、賦能,「一個母親」的守護

截至目前,中國官方沒有關於未婚媽媽或者非婚生子女數量的統計數據。根據國務院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無戶口人員」有1300萬人。而北京大學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婚前生育和未婚生育(生育後始終未婚)的占比呈上升趨勢。

「一個母親」是專注為獨撫媽媽(因離異、喪偶、未婚等原因獨自撫養孩子的母親群體)提供心理賦能和生活助力的公益組織,自2015年成立至今,「一個母親」的平台已經接觸了4萬多位獨撫媽媽,據該機構負責人俞江麗介紹,4萬多個獨撫媽媽中,未婚生育的媽媽約占5%。「包括未婚媽媽在內的獨撫媽媽這個群體隱蔽、分散,很難找到她們,她們自己也不會主動對外去講這個身份,所以需要通過自媒體等多個渠道來進行觸達。」從最初荔枝電台的公益節目「雪漫讀繪本」到現在喜馬拉雅電台的「母親賦能社」、微信公眾號、賦能社群、抖音短視頻和直播、線上小組和線下沙龍等等,「一個母親」的呈現形式越來越多,也讓越來越多的未婚媽媽以及獨撫媽媽了解到「一個母親」,並找到歸屬感。柳堯和蘇蘇就是其中的兩位。成為媽媽後,她們也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收穫。

獨撫媽媽們參加小組活動 圖由受訪者提供

「4萬個獨撫媽媽,4萬種心碎。我們見證了媽媽們的不易,也通過各種方式給予她們支持、陪伴和力量。」「一個母親」項目運作到第八年,支持內容包括心理療愈、親子育兒、法律援助等專題。俞江麗也陪伴著「一個母親」走過了6年多的時間,在她看來未婚媽媽和其他獨撫媽媽只是婚姻狀態不同,她們有著類似的困擾。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她們都會面臨「爸爸去哪兒」的疑問,如何在父親角色缺失的情況下為孩子樹立男性榜樣、如何發展新的親密關係、如何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過好獨撫生活等等,媽媽們的切身困惑都會在「一個母親」這裡得到解答。

前不久,新版《四川省生育服務登記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條件限制,單身生育再次引發關注。俞江麗看到了非婚生子女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和婚生子女一樣正在被同等對待和保護。她希望未婚媽媽這個群體也可以被社會正常對待。

「將生育的權利回歸到個人,是一種進步」

1月30日,四川省衛健委官網印發《四川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其中取消了是否結婚和生育數量的限制。將生育登記的中心轉移到生育意願和生育結果上來。這一調整,意味著生育不再以婚姻為必要前提,未經登記結婚的男女也可以領取准生證。記者了解到,生育登記的鬆綁,四川省並非首例。廣東省、陝西省、安徽省、福建省在各自的生育登記辦法中,都放寬了生育登記要求,並取消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體現了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權益。但也有不少人表示這是不是在鼓勵「非婚生育」和「婚外情」。

針對《四川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中作出的調整,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楊成鋼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生育登記不以婚姻為前提,這是一個很積極的變化,順應了社會文明的發展趨勢。楊成鋼提到,一方面我國正式的婚姻制度和文化傳統、社會習俗都是主張婚內生育的;另一方面,對於非婚生育也要給予包容,不能對非婚生育、特別是對非婚生育的孩子有所歧視。

楊成鋼稱,生育登記意味著承認孩子的社會權利,比如進行正常的戶口登記、升學、就業的權利。「婚生孩子擁有的社會權利,非婚生孩子也都應該擁有。」楊成鋼稱,從社會文明的變化趨勢來看,婚姻制度的存在既要對婚姻有所保護,同時也要對個人權利特別是對孩子的權利給予足夠的尊重。不能因為孩子不是婚內所生,就剝奪他在社會上的生存權利。

針對該政策在鼓勵「未婚生育」和「婚外情」的質疑,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管有沒有該政策,非婚生育和婚外情的情況都是存在的。該政策一方面可以保障非婚生育女性的合法權利,另一方面可以規範生育管理。陸傑華說:「這個政策將生育的權利回歸到個人,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進步。」

當談到生育登記政策對女性權利的保護時,陸傑華也坦言,僅僅靠生育登記這一個制度去解決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還應該關注女性的就業、晉升等問題和婚育的關係。陸傑華認為,應該出台相關的條例來確保女性在生育、就業等方面的權利,這樣才能推動性別平等。(文中柳堯、蕎蕎、蘇蘇、栗子均為化名)

新黃河記者:孫敏

編輯:劉玉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