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能力!中東國家引海水建綠洲,以失敗告終,為何沙特能成功

宇宙觀察室 發佈 2024-04-30T10:04:22.586185+00:00

眾所周知,那些在沙漠中的動植物們都是從一出生開始就選擇了「超級困難生存模式」,就更不用說那些不得不在沙漠中謀生的人類了。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如果說地球上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中,什麼樣的地方是人類最不喜歡的,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烈日炎炎荒蕪一片的「沙漠」。

眾所周知,那些在沙漠中的動植物們都是從一出生開始就選擇了「超級困難生存模式」,就更不用說那些不得不在沙漠中謀生的人類了。

因此,人類上百年來都在致力於與沙漠作鬥爭,想盡各種辦法治理沙漠,試圖讓沙漠重新煥發生機,變回綠洲。

大家都知道,在沙漠存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缺水」,缺水讓沙漠中的土壤漸漸乾裂沙化成細沙,而沙化的土壤反過來又無法供應植物生長進而無法保留住水分,進入一個無限的惡性循環。

那麼,地球上缺水嗎?覆蓋地球表面超過70%的茫茫海洋難道還不足以解決全球4800萬平方千米的沙漠問題?缺水大戶中東國家就這麼做了,但是結局似乎不盡如人意。

人類與沙漠的戰爭

地球上的沙漠可分為自然形成和人為造成兩種。自然形成的沙漠主要是那些原本就處在內陸乾旱,或者受季風洋流影響降水稀少的地區,由於常年累月缺少自然降水而導致土地沙漠化。

這類自然沙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或者亞非大陸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比如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島,以及我國的新疆、內蒙古沙漠地帶。

人為造成的沙漠那就是由於人類過去對於環境保護重視度不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或者過度砍伐,導致當地生態環境被破壞,植被減少土壤流失沙化。

特別是在一些沙漠的邊緣,生態環境本來就比較脆弱,一旦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到了一定程度,沙漠就會不斷侵蝕原有的綠洲。比如我國花了幾十年治理的著名的毛烏素沙漠,根據史料記載清朝以前毛烏素沙漠也曾是水草肥美的放牧之地。

不管是自然形成的沙漠還是人為造成的沙漠,在如今生存資源越來越緊張的時代,人類從來沒有停下過治理沙漠跟沙漠爭搶生存資源的戰爭,在治理沙漠上也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面對張牙舞爪的沙漠,人類治理的主要手段還是針對「水」來解決。

在存在地下水網的沙漠地區,由於地下水水源相對穩定,不會受到沙漠乾旱的空氣太大影響,因此人類一邊保護地下水源,一邊沿著地下水網進行保護性建設。

在由於人類破壞環境而造成的沙漠面前,人們必須耐心想辦法把曾經破壞的綠色植物一點一點的種植回去。

比如先是用乾枯的稻草或者植物鋪設固草格,最大限度防止沙子流動,然後撒上生存能力強的草籽,寄希望於小草發達的根系增加沙漠的鎖水能力,繼而一步一步的把沙漠再次養回綠洲。

這些都是比較常規的治理沙漠的方式,不難看出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那些靠近海岸線的沙漠來說,能不能採用直接引進海水解決沙漠缺水問題的方法呢?這會不會是一個最簡單最高效的方法呢?

缺水的中東國家

如果說誰對於「引海水治理沙漠」最心急,首當其衝肯定是那些深受沙漠之苦的中東國家們了。中東國家具體包括哪些現在也沒有一個完全的定論,但能夠有定論的事情是大部分中東國家都是領土範圍內有大片沙漠,極度缺水。

同時,大片沙漠的下方又蘊藏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這些國家普遍又很富裕。

由於中東地區基本上算得上是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最缺水的地區之一了,從古至今中東地區的國家都在為了爭搶水源而衝突不斷。

在中東地區流傳著一句話「水比石油更貴」,而事實上長久以來這也確實是一句描寫了現實情況的話。

在其他地方,人們為了財富、為了土地而發生戰爭,只有在中東地區各個國家都會為了一條河流,一個穩定的水源而大打出手。

雖然中東地區憑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換來了巨額的財富,但他們依然改變不了因為「缺水」而導致各個領域發展均受到制約的現狀。

但由於他們特殊的地理位置,中東國家又是不缺「水」的,他們有漫長的海岸線,藍色的海洋環繞著阿拉伯半島,充沛的「海水」近在眼前。

在中東地區極度乾旱的自然環境下,慢慢的種植植被治理沙漠顯然不能滿足中東富豪國家們對於治理沙漠的需求。因此,他們也確實將目光投向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上。

海水引入沙漠的悲慘結局

人們對於把海水引入沙漠解決沙漠缺水的問題主要思路是這樣的:由於海水是「鹹水」肯定不能直接用來飲用,但是把海水引入沙漠深處,沙漠的高溫將海水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在空氣中凝結成雲,繼而就可以帶來降水,緩解沙漠缺水症狀。

這個思路乍一看來是符合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學習過的「降雨」形成的過程的,但是,當中東國家直接引海水入沙漠之後卻發現事情並沒有按照他們所設想的發展。相反,海水引入沙漠造成了讓沙漠地帶甚至臨近地帶環境更加惡劣的悲慘後果。

首先,海水是鹹水,海水中富含氯、鈉、鈣、矽等等礦物質。被引入沙漠的海水,經過高溫暴曬之後,水分隨著高溫被蒸發到了空氣中,但是海水中的鹽和礦物質沒有辦法被蒸發,於是這些物質被留在了沙地上。

久而久之,原本只是沙漠,雖然極度缺水,一些對環境適應性強的動植物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求得一絲生機,比如仙人掌、梭梭樹等。但可怕的是經過海水的洗禮之後,平平無奇的沙漠變成了真正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任何動植物都無法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沙漠中大風一吹,還會把這些鹽顆粒吹到附近正常的土地里,改變臨近土地的土壤性質,影響正常地區的農作物生長等。

其次,這些引入的海水被蒸發形成的水蒸氣也並沒有在空氣中停留和凝結成降水。中東地區之所以會幹燥就是因為地面平坦,沒有可以阻擋水蒸氣擴散凝結成雲的高山。再加上受副高壓帶和信風帶的影響,水蒸氣一上升到空氣中就被吹散了,根本無法帶來降水。

因此,中東國家直接把海水引入沙漠之後,可以說是取得了跟他們所期望的完全相反的效果,試驗之後很快就宣告了這個辦法的失敗。但是,也不是所有國家引入海水治理沙漠都是失敗的。沙烏地阿拉伯在引入海水治理沙漠上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又是為什麼呢?

沙烏地阿拉伯的鈔能力

沙烏地阿拉伯跟其他國家引入海水治理沙漠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因此,沙烏地阿拉伯引入治理沙漠的海水是經過了淡化除鹽處理的,這樣就解決了引入海水治理沙漠中最重要的隱患「鹽鹼化」。

那為什麼中東國家中只有沙烏地阿拉伯採用了海水淡化技術呢?其他國家既然已經發現了引入海水治理沙漠的問題所在,為什麼不也跟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之後再使用呢?

沙烏地阿拉伯自古以來就是緊靠著海洋的缺水大國,因此早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沙烏地阿拉伯人民就開始研究如何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了。發展到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海岸線上大大小小建立了三十多家海水淡化廠,為沙烏地阿拉伯提供了大量可供使用的淡水。

海水淡化主要是通過兩種方法,一種是原理很好理解的「閃蒸法」。引入海水之後經過蒸餾就能獲得淡水,只是這種工藝一方面需要足夠的能源來加熱,另一方面需要花大量的資金來搭建銅鎳管道和容器。

以前,沙烏地阿拉伯人直接用石油作為能源加熱處理海水,這種奢侈的做法也只有像他這樣的石油富豪國家才能消費得起。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太陽能在海水淡化中成為了更加高效清潔的能源替代了石油。

另一種方法是「膜」過濾方法,使用特殊的膜讓水分子通過,把大分子留下來,將海水引入過濾之後就是符合要求的淡水。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不需要加熱,缺點是用來過濾的膜維護成本很高。

總而言之,沙烏地阿拉伯的海水淡化項目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資金投入和長時間的技術研究之上的。因此,沙烏地阿拉伯淡化海水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都可以複製。

在治理沙漠上,其實我們國家早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完全不需要走引入海水這樣曲折的道路。比如毛烏素荒漠的治理中,我國有效的利用了光伏發電廠和治理沙漠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成功的將毛烏素荒漠治理成了綠洲。以及我國發明的吞沙巨獸,沙漠治理機等,都讓我國在沙漠治理領域出於世界領先水平。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這期別忘了給我們點讚,關注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