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創新路徑探析

光明網 發佈 2024-04-30T13:23:12.814027+00:00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根據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當前,一些地方和學校已經在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勞動教育實施途徑、勞動觀念及習慣的培養上做出了諸多探索。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根據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當前,一些地方和學校已經在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勞動教育實施途徑、勞動觀念及習慣的培養上做出了諸多探索。

對於高職院校而言,重視和加強勞動教育不僅是育人工作的關鍵環節,也是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的重要前提,更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特殊的教育類型和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導致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具有一定差異性,其優點是思維活躍,動手能力、適應能力較強。但由於生源的類別、層次複雜多樣,基礎知識較差,社會認可度低,致使其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意志力薄弱,這成為制約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突出問題。為此,高職院校應在立德樹人的視域下,結合高職教育特點、學校發展特色和學生實際情況,以生為本,更新觀念,探索勞動教育實踐新路徑。

勞動教育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使命。當前,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持續推進,我國正由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新風尚逐漸形成,湧現了一批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技術技能型大國工匠。新時代高職院校只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厚植勞動情懷,提升勞動技能,培養創新型、技術型、知識型的勞動大軍,才能真正匯聚起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勞動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以勞動教育為出發點,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養成良好勞動習慣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關鍵環節;教育學生掌握勞動知識技能是智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鍛造學生堅韌不拔、勇於拼搏的勞動精神是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提升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創造是美育工作的題中之義。由此可見,高效通過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對養德、啟智、健體、益美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協同育人實效,不僅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

勞動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既要一以貫之,遵循基本教育規律和勞動實踐傳統;又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實際需求和發展變化,引領他們將理論知識與客觀實際結合;將個人價值與社會發展相統一;將青春夢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在促進學生形成健全完善人格的基礎上,使其個體的潛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價值引領和育人功能,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營造濃厚的勞動教育氛圍。一是深刻領會勞動精神內涵。通過各類宣傳平台,在全校開展勞動教育學習宣傳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座談會、主題班會、專題講座、主題黨團日活動等多種形式,結合時代主題和生動案例提升學習效果,教育學生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把握勞動精神和奮鬥精神的實質和內涵,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養成勤於勞動、善於勞動、樂於勞動的良好習慣。二是大力開展勞動教育宣傳活動。以植樹節、學雷鋒日、五一勞動節、志願者日等重大時間節點為契機,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宣傳活動,營造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校園文化。邀請大國工匠、勞動模範、優秀畢業生等典型人物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工匠精神和勞模風範,領悟勤勉敬業的勞動精神。三是著力開展勞動教育典型選樹活動。以勞動主題教育月系列活動、「學生群星」評選、專業技能競賽等為抓手,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等活動,選樹一批優秀典型。

第二,將勞動理論課程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勞動理論課設置為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內容包含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知識、勞動安全等。在實習實訓中強化勞動流程、勞動標準、勞動檢查等方面的學習,加強對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精神、勞動法規、勞動安全等方面的培養和學習。作為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的補充,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中要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第三,結合專業特點開設勞動實踐課程。一是廣泛開展寢室衛生勞動實踐。以文明寢室創建為抓手,加強學生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增加宿舍衛生檢查的頻次和力度,促使學生形成每日整理個人衛生的勞動習慣。學院在每周三下午開展宿舍衛生大檢查、學工部在每月最後一個周四下午開展全校性的宿舍衛生大檢查。二是紮實開展校園衛生勞動實踐。後勤服務中心負責以學院為單位劃分衛生包幹區,分配指導老師,發放勞動工具,帶領學生開展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養護、校園種植等勞動實踐,培養學生掌握日常生活勞動技能和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三是深入開展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圍繞專業特色,積極打造「專業+」勞動實踐。以校內外專業實踐教育基地為依託,以實習實訓為載體,每學年安排一定學時的生產勞動實踐周。各學院有序組織學生在每學年的勞動周里集中開展勞動實踐,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增強學生對勞動精神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學校根據實際需要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確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四是積極開展服務性勞動實踐。以各學院團學組織開設的志願勞動項目為依託,加強學生公益性勞動意識。積極搭建志願服務平台,組織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願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在志願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感。

第四,切實做好評價與認定等保障機制。一是教務部門負責學生參與勞動理論課的評價與認定,具體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進行評價學習和認定學分;二是學工部門統籌學生參與勞動實踐課的評價與認定。記錄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活動的過程,同時擬定「菜單式」勞動實踐課,設有必選項和自選項,並對每項內容及對應學時進行詳細的劃分。學生根據勞動實踐課菜單選擇具體勞動實踐,完成後獲得相應的勞動學時。

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在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價值功能,著力探索勞動教育的育人路徑,不折不扣地將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到實處,源源不斷地為社會培養和輸送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作者:彭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文系2020年湖北省高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弘揚工匠精神,擦亮育人底色——基於構建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共同體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0XGJPG3027)的研究成果。)

來源: 光明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