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百萬大移民》丨聽自己的故事,又心酸又帶勁兒

光明要聞 發佈 2024-04-30T14:05:27.150779+00:00

講述人: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白墩村村民 王航弟這兩天,我每天早上七點就打開手機里的收音機,聽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閱讀之聲播的《百萬大移民》,聽敬一丹、董浩講我家的故事,真是又心酸又帶勁兒。我的老家,在六盤山區的西吉縣田坪鄉鹼灘村。兩邊全是山,下去就是個大河灘。

講述人: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白墩村村民 王航弟

這兩天,我每天早上七點就打開手機里的收音機,聽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閱讀之聲播的《百萬大移民》,聽敬一丹、董浩講我家的故事,真是又心酸又帶勁兒。

我的老家,在六盤山區的西吉縣田坪鄉鹼灘村。兩邊全是山,下去就是個大河灘。含鹼量很高,地上經常泛起層層的白鹼,像下了霜一樣,溝里的水鹹得連驢都不喝。

都說我們西海固的「苦」和「窮」是祖輩傳下來的,但窮日子也分程度。在鹼灘村,要論窮,我家得數第一。

為啥窮?看我們姊妹幾個的名字就知道了。我原名王拖弟,報戶口時寫錯了,就成了現在的名字;二妹王等弟,轉戶口時被誤寫成了王軍弟;三妹叫王小弟;生到第四個女孩,可能爸媽覺得拖弟、等弟都不太管用吧,名字裡才沒有了「弟」字,給取了個女孩的名字,叫王麗。生到第五胎,終於是一個男孩,父母如願以償,準備結紮。可是,一場暴雨引發山洪,路斷了,醫生過不來,第二年,母親就又懷了一胎,而且月份大了,就又生下了最小的弟弟。這兩個弟弟的名字,一個叫王考學、一個叫王考強。

家裡6個孩子,只有爸媽和奶奶分到了地,9口人吃3口人的糧,肯定吃不飽。僅有的幾畝地,還是別人家不種的陡坡地,毛驢站不住,全靠父母拿鐵鍬翻地耕種。

我是個「80後」,現在說小時候吃不飽飯很多人都不信。我記得,當時吃的是玉米面、蕎麥麵、糜面坨坨……這些,也不是頓頓都有,家裡的飯得先緊著幹活的人吃,特別是白面飯,我媽只給我爸一個人吃,他是家裡唯一的重勞力、頂樑柱。就連我媽自己,也只有在生下孩子的那天,才能破例吃頓像樣的飯。

我讀到小學四年級就沒法再去上學了,那時候14歲。我跟著大人去新疆拾過棉花、到甘肅卷過炮仗。1997年我去了石嘴山,那時候感覺大武口真是個繁華的大城市。一開始,在一家羊雜碎店洗羊雜、灌面肺,一月150元。後來到了一家四川巴東人開的火鍋店,老闆娘叫林姨,她對我非常好,到現在,二十幾年了,我們都聯繫。我從洗碗洗菜、前台收銀,一直干到了大堂經理。那時候過年回家,林姨把全家不穿的舊衣服都打包給我,背回去送給父母和弟弟妹妹穿。

對於我們苦慣了的山裡娃,餐館裡的活不算啥,難的是不會說普通話。顧客點菜時,常常感覺像聽天書,有時還鬧出笑話。一次,客人喊我拿一個碟子,我聽不明白,他們就連說帶比畫,後來我跑到廚房端了一個大鐵盆出來,惹得一桌子人哈哈大笑。我當場就哭了。

我下決心,一定要學會說普通話。就找來一沓報紙,晚上在宿舍昏暗的燈下反覆念,剛開始念得磕磕巴巴,後來就越來越好了。

2000年底,移民搬遷開始了,我爸說需要交5000元,家裡哪可能有?林姨聽說了,一次性給我預支了一年的工資。

後來,經林姨推薦,我從大武口去了北京,雖然還是餐廳服務員,但在那裡我見了更大的世面。

2002年正月,我們一家搬遷到了紅寺堡。有一天,家裡打電話到我在北京打工的餐廳,讓我回家一趟。回來才知道,家裡想讓我嫁人。對象也是西吉縣搬來的,跟我們住對面,平時開三輪車給別人拉沙子、拉水泥掙運費。我爸說這娃會過日子,也很能吃苦。那時候他常年修車拉活兒,只記得手被機油染得黑乎乎的,但妹妹、弟弟們也都說他好。我聽了家裡的話,第二天就訂婚了。

訂過婚,一天沒多待,就返回了北京打工的餐廳。2003年正月十二,我回家結了婚。別人家結婚,要買「三金一冒煙」,我啥都沒要,只買了一套新衣服,要了3000元。這筆錢,我想用來開餐館、做生意。

我們東家借三百、西家借五百,又東拼西湊了4000元,在紅寺堡鎮上租下一間門面房,開了家餃子館。他幹啥事都特別踏實,但就是沒接觸過餐飲,再加上農村人也不太講究,他給人家端麵湯,有時候大拇指也伸到碗裡去。我只好後廚、前廳來回跑。

當時,紅寺堡剛剛開發,搬上來的人都窮著呢,哪捨得下館子?我們一天到晚坐在門口盼,可就是沒幾個人。漫天風沙吹得門板「咣咣」響,感覺可淒涼了。

餃子館開了半年,幾乎沒掙什麼錢。到了冬天,孩子又快生了,實在撐不下去了。就揣著兜里僅剩的2000多元錢,回了西吉老家。翻過年,我們就把餃子館裡的桌椅板凳全部處理掉了,老公去了銀川打工,我在家拉孩子。

2004年,我一整年都沒有吃過一頓肉,天天都是洋芋面。嘴饞的時候,花8角錢買一袋乾脆麵就算改善伙食了,每月2元的電費都要向鄰居借,好不容易攢下幾十元就趕緊拿去還債。

後來,我們向妹妹借了9000元,開了村里最大的小賣店,還代購水泥、沙子,買了一台收割機代人收玉米。但真正生活有大的改變還是2013年,我學會了在網上賣枸杞。2014年,我在網上賣出去幾百斤枸杞,村上零散的種植戶都成了我的供貨商。2015年銷量猛漲到5000多斤,村裡的枸杞已經供不上貨了。冬天,我就把家裡50畝地都種上了枸杞。

2018年開始,枸杞樹掛果了。一年下來,50畝枸杞的產量就有2萬斤。我在政府支持下建起了烘乾房,原來開商店的3間房,經過裝修,變成枸杞篩分、包裝、封袋的的車間。

《光明日報》的記者來來回回採訪過很多次,寫的《王航弟觸網記》,幾百家網站都轉了,我成了「網紅」,枸杞賣得更好了。2020年,除去20萬元的人工和水肥投入,50畝枸杞純收入30萬元。我還在網上代賣了村里農戶的10多噸枸杞。

最近,我在政府支持下建起了新廠區,離我家有個一公里多,投資了600來萬哩,枸杞、黃花菜都能加工,還有冷庫呢,你們有空了再來看看唄?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採訪整理)

[ 責編:李伯璽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