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研報】2023年銀行理財產品是否還值得買?

新華財經 發佈 2024-04-30T15:06:35.832345+00:00

銀行理財因為門檻低,收益比較平穩,再加上老百姓固有的「銀行保本」觀念,使銀行理財成為很多家庭投資的主要渠道。隨著資產新規的實施,取消了理財保本等規定,2022年銀行理財出現了大規模的下跌潮。

新華財經北京3月1日電(分析師郭楨) 銀行理財因為門檻低,收益比較平穩,再加上老百姓固有的「銀行保本」觀念,使銀行理財成為很多家庭投資的主要渠道。隨著資產新規的實施,取消了理財保本等規定,2022年銀行理財出現了大規模的下跌潮。銀行理財子公司和普通投資者面臨轉型陣痛,這對習慣了低風險、穩收益的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必須要適應的過程,讓理財產品回歸投資的本質,「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一、債券市場下跌導致銀行理財產品贖回潮

2022年,銀行理財出現了大規模的下跌潮,大量銀行理財產品跌破淨值,使「銀行保本」的觀念產生了動搖,銀行理財產品下跌高峰時,破淨銀行理財產品數量高達6000多隻,占銀行理財產品總數的26%。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報告(2022年度)》顯示,截至2022年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7.65萬億元。而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9.15萬億元,或意味著半年時間理財資金減少了1.5萬億元。另據央行數據測算,2022年住戶存款增加了7.5萬億元,也從另一側面顯示,有相當一部分是從銀行理財遷移過來的。

分析銀行理財出現虧本的原因,首先要看銀行理財的去向分類。大體可分為固定收益類和非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投向債券類和非標準化債權類。

圖表1:2022年銀行理財資產配置

來源: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債券市場是銀行理財資金主要的投資去向。當債券下跌時,銀行理財直接受到拖累,反過來銀行理財大量資金從債券撤離,又引發債券繼續暴跌。2022年11月份,債券市場出現了價格降低,主要是國債下跌,從整體來看是債券市場的正常波動。但這次債券市場的下跌卻引發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大幅下跌,甚至跌破了本金。習慣「銀行保本」的投資者很難理解銀行理財產品也會虧本,於是到銀行要求贖回購買的理財產品。銀行為了給客戶兌現,就要賣掉手中投資的債券。理財產品的贖回引發了債券市場的拋售,導致債券市場進一步下跌,進而引發連鎖反應,更多的投資債券的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大幅下跌,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保本高收益理財產品使銀行風險不斷積累

債券與股票一樣都會出現漲跌的市場波動,為何在2022年導致了理財產品的贖回潮?主要原因是資產新規在2022年正式實施,保本型理財產品全面退出市場,銀行理財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投資收益市場化時代。

在此之前,銀行都將「保本和高收益」作為理財產品的賣點,這家銀行不保本,別的銀行也會保本。即使銀行旗下某個產品出現虧損,銀行也會把多隻理財資金匯集成資金池,一隻產品虧損了就從池子中拿錢去補窟窿。只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池,銀行就能一直盈利,市場也可以皆大歡喜。這種情況造就了早年間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的神話。而購買銀行理財的主要是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很難承擔虧本的風險。一旦出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只能由銀行承擔。理財產品的收益高於銀行存款,老百姓養成了把理財產品等同於存款的習慣。理財產品的規模迅速擴大,銀行在這個過程中賺的盆滿缽滿。這種看起來皆大歡喜的局面實際潛藏很大的危機。

隨著市場環境越來越複雜,建立在企業能付出高額利息的基礎之上的理財產品風險不斷加大。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是信用債券和「非標」融資業務主要群體,隨著經濟的放緩,用高風險的產品吸引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做法,使銀行的風險慢慢累積。資產新規徹底打破了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怪現象,本質原因是發現金融風險,銀行不能兜底全社會的投資收益和虧損。為了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讓理財產品回歸投資的本質,「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為銀行業正常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淨值時代是否要繼續購買理財產品

我國銀行業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扮演著穩定市場經濟的作用。大多數銀行其實不擅長資產理財管理,由於行業的慣性很難立馬補齊短板。債券市場波動導致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是銀行資產管理能力和經驗不足的一次表現。以後買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漲跌波動都是正常現象。根據資管新規,理財產品要每天公布自己的淨值和投資收益情況,賺錢還是虧損都有購買人自行承擔。銀行理財產品不允許再搞資金池。還有一點重要變化是過去銀行直接賣理財產品,而未來銀行的理財產品將由銀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購買,從法理上和銀行母公司無關。

理財產品本來就是一種投資,收益一定伴隨風險,兩者如同硬幣的兩面,風險和收益的權重隨著經濟的運行而調整。因此要認清自己的投資需求和投資偏好,不要抱有僥倖心理。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比較低,但並不是絕對安全。理財產品既然不保本了,要不要提前贖回?如果不急於用錢,可以不著急贖回。從歷史走勢圖來看,債券資金收益率是長期向上的,儘管短期內跌下來,也許未來還會漲回去。即使一時漲不回去,也有利息收益打底。拉長時間來看,利息收益也基本能覆蓋價格下跌的損失。另外,從收益率來看,儘管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降到了2.76%,但相比1年前定期1.65%的存款利率還高了1%,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從大趨勢看,不管是存定期存款,還是買理財,都是應對當下經濟震盪的權益之計,銀行利率仍然會長期走低,今後銀行體系內的資金一定會更多的流向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