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拒絕中、法、德和談提議,準備襲擊克里米亞,美國表態了

坦坦蕩蕩的小富貴兒 發佈 2024-04-30T17:02:19.996564+00:00

2月2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拒絕中國、法國、德國提出與俄羅斯和談的建議,並表示,烏克蘭準備對克里米亞發動襲擊。

2月2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拒絕中國、法國、德國提出與俄羅斯和談的建議,並表示,烏克蘭準備對克里米亞發動襲擊。

除此之外,澤連斯基還對我們提出的12條建議提出了批評。

當然,澤連斯基的表態並不一定代表所有烏克蘭人的立場,但是一定代表了美國對於俄烏問題的一個態度。

澤連斯基的講話內容大部分都是圍繞克里米亞展開的,所以這裡面的歷史就變得有趣了。

許多線索就在時間的細節里,等待大家自行發掘。

澤連斯基說了什麼?

澤連斯基在發布會上說:「我們將進攻克里米亞,我們正在為進攻做準備,包括武器、增援、部隊的重新組建,為了使用西方的武器,我們的人正在世界各地進行訓練。」

澤連斯基還說:「只要我們的合作夥伴能夠履行他們的承諾,那麼烏克蘭就會獲勝。」

對於法國、德國、中國提出的和談建議,澤連斯基發表了看法,他說:「我拒絕與普京和談,中國提出的建議只是一種立場,而不是達成協議的條件,這只是他們的態度。」

到底是澤連斯基好戰,還是普京好戰,不如一起看看中國、法國、德國都說了什麼。

2月24日,我們提出了12條建議,大致內容就是以下幾點:恢復和平談判;解決人道主義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確保核電廠的安全;降低戰略風險;協助糧食出口;結束單邊制裁;維持供應鏈和生產的穩定性; 在衝突結束後協助恢復領土。

事實上,不僅我們呼籲烏克蘭進行和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建議澤連斯基進行和談。

為此,馬克龍在愛麗舍官邸和朔爾茨吃飯時說:「德國和法國一直都是死敵,但是我們在二戰後也實現了和平共處。」

這可不是俄羅斯編纂的,而是前不久華爾街日報報導的。

現在的澤連斯基也不是完全反對和談,但是他提出了幾個條件,將普京列為戰犯進行審判;歸還克里米亞;賠償烏克蘭的一切損失。

說白了就是推翻普京,然後奪回克里米亞。

美國對克里米亞的態度

推翻普京這事,美國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對於澤連斯基提出的奪回克里米亞,美國表態了。

現在美國內部分為了兩部分:

一部分是共和黨,他們認為奪取克里米亞是瘋狂的行為,那是俄羅斯歷史上的領地。如果烏克蘭攻擊克里米亞,那麼衝突肯定就會升級。

另一部分是以美國總統拜登、副國務卿紐蘭為主的民主黨,他們認為克里米亞的軍事設施都是烏克蘭的合法目標。

但是,澤連斯基發表講話之後,美國覺得有點太激進了,所以美國副國務卿紐蘭趕緊站出來打圓場,她說:「烏克蘭在處理克里米亞問題之前,要先解決東烏地區的問題。」

對此,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紐蘭對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發動襲擊的聲明,凸顯了美國作為國際緊張局勢主要挑釁者的角色。

隨後,普京表示,俄羅斯不可能歸還克里米亞,因為克里米亞在歷史上就是屬於俄羅斯的。

那麼克里米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看懂克里米亞問題,基本上就能了解烏克蘭問題的根源了。

克里米亞到底是誰的?

自從彼得一世(1672-1725年)建立了造船廠以後,俄羅斯就有了自己的海軍,而且還挺強大,所以他們就需要奪回克里米亞,因為這裡是俄羅斯的黑海出海口。

為什麼是奪回?

因為古羅斯時期(基輔羅斯)克里米亞就是東斯拉夫人的,後來蒙古入侵,克里米亞幾經轉手。在彼得一世之前,沙俄是沒有海軍的,他們根本無法和土耳其爭奪克里米亞。

彼得一世為什麼要建海軍,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俄羅斯的皮毛、木材、煤炭沒有辦法運輸出去,只能低價賣給鄰近的波蘭、立陶宛,彼得一世建立海軍就是為了打通貿易通道。

這個情況和現在的俄羅斯十分相像,一旦出海口被封死,那麼俄羅斯經濟就會變得岌岌可危。

這件事在彼得一世的時候沒有實現,他去世後,1730年俄羅斯才第一次奪回克里米亞,但是俄羅斯奪回克里米亞沒多久,島上就爆發了流行病,最後俄羅斯被迫撤出了。

1768年才是改變克里米亞的歷史轉折點。

1768-1774年,俄土戰爭再次爆發,俄羅斯徹底擊敗了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占領了克里米亞。

1777年,克里米亞爆發起義,被俄羅斯鎮壓了。

1779年,俄羅斯和土耳其簽署公約,雙方均從克里米亞撤軍,承認克里米亞汗國獨立。

當時克里米亞最後一位可汗叫沙欣·吉雷,他和他貴族的財產被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大帝)遷移到了聖彼得堡。

1781年,克里米亞貴族在聖彼得堡提出抗議,又爆發了起義,又被俄羅斯鎮壓了。

1783年,沙欣·吉雷退位。

1784年,土耳其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1787年,土耳其反悔,再次襲擊克里米亞,但是被俄羅斯擊敗,隨后土耳其簽署了雅西條約,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從歷史上來看,這裡並沒有烏克蘭的身影,因為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

從時間上來看,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用了50年才打下來的,所以普京根本不可能把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誰願意當歷史罪人?

克里米亞和烏克蘭

許多人總喜歡把蘇聯和俄羅斯混為一談,看了克里米亞問題之後,大家的想法也許就改變了。

蘇聯時期,赫魯雪夫是非常親烏克蘭的,因為他的祖上是西烏地區的貴族,所以他的一系列行為為現在的俄烏衝突埋下了伏筆。

1954年(史達林於1953年去世),赫魯雪夫將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

1955年,赫魯雪夫開始釋放二戰的戰犯,大量的烏克蘭納粹得益於赫魯雪夫的政策返回了西烏地區,因為西烏是烏克蘭納粹(班德拉)的發源地。

這裡面就有前不久被澤連斯基剝奪公民身份的梅德韋丘克的父親,而梅德韋丘克一直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的調節劑。

有了赫魯雪夫的伏筆,就有了後來的故事。

蘇聯解體後,美國對烏克蘭進行了滲透,培養了大量的極端民族主義者(班德拉派),其中最著名的親美人士就是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2005-2010年烏克蘭總統)。

尤先科出任烏克蘭總統時,北約提議要租賃克里米亞。

這個時候克里米亞問題就爆發了,克里米亞地區的俄羅斯族反對把海軍基地租賃給北約,而親美的烏克蘭人希望藉助克里米亞租賃事宜,然後加入歐盟。

為了表示誠意,歐盟給了烏克蘭一個經濟協議,這一下就極大地刺激了烏克蘭人加入北約的熱情。

這個時候烏克蘭內部發生了劇變,分成了:親美派、親俄派、烏克蘭派,尤先科是親美派的代表,亞努科維奇是親俄派的代表,梅德韋丘克是烏克蘭派的代表。

最終,梅德韋丘克站在了親俄派一邊,因為他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有著相同的語言、文化,烏克蘭的貿易主要是和俄羅斯合作,跟歐盟的合作微乎其微,而且俄羅斯給了烏克蘭很好的經濟和能源政策,現階段的烏克蘭最適合和俄羅斯合作,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時機尚未到來。

2010年,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在梅德韋丘克的幫助下,當選了烏克蘭總統。

但是,盎格魯薩克遜並沒有放棄烏克蘭,反而對烏克蘭的經濟進行了嚴重打擊。

2013年,亞努科維奇停止了和歐盟的經濟協議,因為這個協議影響到了烏克蘭內部的經濟發展。

於是,盎格魯薩克遜扶持波羅申科藉助這個機會煽動烏克蘭人。

事實上,當時的烏克蘭已經連續18個月經濟下滑,這裡面的幕後操縱者就是盎格魯薩克遜,他們破壞經濟確實非常厲害,因為他們有一個合作夥伴叫:猶太財團。

2013年年底,波羅申科利用班德拉武裝(納粹,後來的亞速營)趕走了亞努科維奇。

2014年2月,克里米亞火速回歸俄羅斯。

這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根據俄羅斯獲得的情報,波羅申科上台之後,一定會將克里米亞租借給北約,這是他們之間的協議。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黑海出海口,所以絕對不能落入北約手裡。

其實還有一個人應該為克里米亞問題負責,這個人就是戈巴契夫。

當年,戈巴契夫快速解體了蘇聯,以致於很多邊界和歷史問題都沒有解決。

不過,戈巴契夫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細思極恐。

回歸後的克里米亞

拋開歷史和地緣政治不談,大家不如了解一下克里米亞人的真實想法。

尤先科上台之後,就不再對克里米亞進行投資和發展,因為盎格魯薩克遜的目標是趕走克里米亞的俄羅斯族,所以不發展克里米亞是最好的辦法。

2014年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的時候,克里米亞的道路破敗不堪,民不聊生,很多基礎設施早已殘垣斷壁。

當時普京對克里米亞地區做出了承諾,將大力扶持克里米亞的經濟發展。

隨後,俄羅斯每年都會拿出幾億美金改造克里米亞基礎設施建設。

即使在美國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那幾年,俄羅斯從未間斷過對克里米亞的投資建設。

所以,克里米亞在回歸俄羅斯之後,沒幾年就成為了俄羅斯的度假聖地,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前往克里米亞。

這可不是俄羅斯給自己臉上貼金,因為現在烏克蘭武裝隊伍的許多高級指揮官,他們在克里米亞都有旅遊公司、酒店。

這也是為什麼澤連斯基想奪回克里米亞,但是歐洲沒有表態支持。

因為歐洲認為克里米亞不可能回到烏克蘭,那裡已經沒有了民眾基礎,更何況從歷史上來講,克里米亞一直屬於俄羅斯。

現在唯一想要克里米亞的就是盎格魯薩克遜,因為烏克蘭問題就是他們想在黑海建立海軍基地引起來的。

盎格魯薩克遜沒有拿到克里米亞,然後就打起了東烏的主意,這就是烏克蘭問題的根源。

小編有話說:

從澤連斯基提出奪回克里米亞來看,俄烏和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很多人喜歡拿克里米亞說事,那就要先了解一下克里米亞的歷史問題。

了解了克里米亞問題之後,就會發現烏克蘭實際上是一個拼湊起來的國家,這樣的地區一旦有點外力挑撥,勢必會造成巨大的內鬥。

當然,還有一些人喜歡拿沙俄和我們的歷史說事。

這種人挺壞的,因為這兩年外交部門一再強調,不要炒歷史的冷飯,挑撥我們和俄羅斯的關係。

事實上,也是這種挑撥離間的方式,才導致了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出現了裂痕。

因為戈巴契夫快速解體蘇聯,給盎格魯薩克遜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間。也正是這一系列的操作,導致了北約不斷東擴。

歸根到底就是俄羅斯對於盎格魯薩克遜的威脅太大了,他們不僅有能源、礦產、軍事,還有跟歐洲千絲萬縷的歷史淵源。

俄羅斯要是回歸歐洲,那就沒盎格魯薩克遜什麼事了。

再過幾十年,遠在大洋彼岸的盎格魯薩克遜,大概率是要喝西北風了。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盎格魯薩克遜不可能永遠領導全球,但是俄羅斯回歸歐洲是早晚的事,反俄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更不利於長遠發展。

有些人反俄,其實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謝謝賞讀!

(原創不易,隨意轉發,請勿抄襲,侵權追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