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行樂 or 延遲滿足?哥大教授用50年實驗,給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中信出版集團 發佈 2024-04-30T17:51:29.777948+00:00

生活處處充滿了flag,不論我們制定計劃時有多少雄心壯志,總是會在之後不了了之。「今天寫完論文,再打遊戲。」「為了減脂,這個月一定不再吃甜食了。」「今晚一定不刷短視頻了,早點睡。

生活處處充滿了flag,不論我們制定計劃時有多少雄心壯志,總是會在之後不了了之。

「今天寫完論文,再打遊戲。」

「為了減脂,這個月一定不再吃甜食了。」

「今晚一定不刷短視頻了,早點睡。」

這些想法可能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中的想法,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比起當下即刻的快樂,我們更希望「先苦後甜」,用一時的忍耐,換取更好的成果。

當然,最終結局往往是,我們選擇了立刻獲得快樂。畢竟有這麼一句話,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逃離本能惰性的怪圈,活出更有掌控感的人生?

與及時行樂相對的,則是延遲滿足。

關於延遲滿足,有一個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由當時在史丹福大學就職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組織。

沃爾特·米歇爾教授對當年參與實驗的兒童,進行了長達50年的追蹤和訪談,得出結論,是否擁有延遲滿足能力與日後生活幸福、成功有著相關性

沃爾特·米歇爾教授也因對自控力、延遲滿足、意志力的研究,兩次獲得美國心理協會臨床心理學組「傑出科學貢獻獎」。

那麼,延遲滿足需要自控力,如果有人就是天生缺乏自控力呢?自控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嗎?

在棉花糖實驗之父沃爾特·米歇爾的作品《延遲滿足》中,他指出,為了獲得未來的收益而延遲當下滿足的能力,是一項可以習得的認知技能

延遲滿足的能力,不僅對培養孩子有意義,對已經成年的我們獲得職業上的進步、生活上的自律,同樣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方法和工具。

立刻吃掉一顆棉花糖,還是延遲得到更多棉花糖?

沃爾特·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持續了50多年之久

這場實驗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在史丹福大學幼兒園——賓幼兒園的學齡前兒童中開展。

在這項簡單的研究中,沃爾特·米歇爾請孩子們做出一個十分有挑戰的選擇:立刻得到一個小獎勵(比如一塊棉花糖),或者獨自等待 20 分鐘後得到一個更大的獎勵(比如兩塊棉花糖)

棉花糖旁邊有一個按鈴,孩子們隨時可以按響鈴鐺呼喚研究人員過來,之後她就可以吃掉那一塊棉花糖。

如果她沒有吃那一塊棉花糖,一直等待,直到研究人員回來以後,她就可以得到兩塊棉花糖。

1968—1974 年期間,參加棉花糖實驗的兒童超過550人。隨後的多年,沃爾特·米歇爾和學生每 10 年對兒童的樣本開展一次跟蹤調查,包括他們的職業、婚姻狀況、身體狀況、經濟條件和心理健康狀況。

從最早的追蹤調查至今,結果都讓人感到震驚。

青少年時期,在實驗中等到最後的學生,他們的SAT 分數要高得多。只能等待很短時間的兒童(後面 1/3)與等待較長時間的兒童(前面 1/3)相比,SAT 考試分數的總體差異是 210 分。

成年後25-30歲時,在實驗中可以延遲等待的兒童,他們可以追求並實現長期目標,較少吸食毒品,達到了較高的教育水平,並且身體肥胖指數非常低。

等到這些孩子已經是45左右的中年人時,沃爾特·米歇爾又邀請了一個認知神經科學家團隊,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掃描。結果顯示,可以等待較長時間的人,他們大腦中負責有效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和控制衝動的前額紋狀體區域更加活躍

顯然,沃爾特·米歇爾教授的實驗研究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但這就意味著,延遲滿足比及時行樂更加「高級」嗎?

及時行樂和延遲滿足並不矛盾

實際上,及時行樂和延遲滿足並不矛盾。讓我們產生誤解的,是長期被「妖魔化」了的及時行樂。

在當下的消費主義社會裡,肆意揮霍、沉迷享樂成為了人人警惕的對象。久而久之,我們被馴化出了一種誤解:「及時行樂,就是萬惡之源。」

但如果我們能稍加思考則會發現,及時行樂作為一種概念並沒有任何的不良指向。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把握及時行樂的程度

正確的及時行樂,是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以正向的心態做事做人,而並非不計後果的放縱自我。

正如作者在《延遲滿足》書中強調的:

「如果放棄所有快樂的消遣,不去體驗各種情緒,不去經歷可能的生活,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無趣且令人窒息。活在當下,讓我們更能和世界展開真實的相處。享受現在,也並不總是以犧牲長遠的幸福為代價。我們都只有一次人生,適當的及時行樂,是為了找尋自身存在的證明。」

而但人生在世,總有夢想與目標要追求,在享樂與受苦之間,我們又應該如何取捨權衡?

此時,我們最需要學習的能力,就是「延遲滿足」。

必須明確的是,「延遲滿足」並不等於不滿足。而是為了完成具有挑戰的目標而放棄短暫且意義不大的享樂,是一種長期主義的心態。

米歇爾教授在書中指出,「即時滿足」是我們的本能,「延遲滿足」則需要我們違抗自己的本能,調動大腦中最為複雜的「冷靜系統」對當前的衝動進行理性的反思與規劃,而這也正是自控力的根本來源。

那麼,這種「反天性」的延遲滿足能為我們帶來什麼積極的改變呢?米歇爾教授在《延遲滿足》書中總結了以下3點。

第一,延遲滿足可以幫我們抵禦即時誘惑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曾在一次座談中講到:「生活就像是在捉弄我們,它會擺好誘惑和障礙,再問你怎麼選。人們普遍會迴避失敗帶來的痛苦,但是我卻建議你去經歷痛苦。每當遇到困難,就把它當作是一次難題,一旦解決了它,我便獲得一種獎勵,這個獎勵就是下次我不再會迴避問題並且知道如何應對。」

回看自身,多少次我們決心一定要減肥瘦身、存錢理財、求職上岸,卻又總是敗在了美食、遊戲、刷劇的誘惑下。而延遲滿足的思維方式,則能夠幫助我們冷卻衝動,令短暫的欲望為長期的幸福讓路。

第二,延遲滿足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標準,不斷進步,它是使人不斷精進的關鍵品質。

延遲滿足,不僅是抵制誘惑,更是磨練心性。當你不再計較眼前的利益,不在乎一時的得失,既扛得住困難,也經得住稱讚,那麼你進步的速度,將會一騎絕塵。

第三點,延遲滿足可以幫我們堅定信念

我們雖然不主張歌頌苦難,但也必須審視自己:是否一遇到困難就準備退縮?有時我們覺得艱難,往往因為一點付出沒有得到立馬回報,便對整件事都喪失了信心。而延遲滿足,則給予我們不斷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的精神力量

米歇爾教授在《延遲滿足》中寫道,延遲滿足所帶來的信念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夠幫助我們進行積極的自我歸因。信念是延遲滿足的結果、也是延遲滿足的動力,引領我們在等待的過程中越挫越勇,儲存耐力、厚積薄發。

如何培養延遲滿足的能力

歸根究底,想要享受生活,同時實現理想,就需要把「及時行樂」與「延遲滿足」有機結合。這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如果能掌握如下的3種智慧和技巧,你能夠即快樂又滿足地達成目標。

1.習慣成自然

既然延遲滿足要求我們在挑戰和誘惑面前堅定不移,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試著把這些積極的行為常態化。例如,每天刷牙洗臉就不需要毅力,那是因為我們已經養成習慣了。

實際上,對於其他需要延遲滿足的事情也是如此。

米歇爾教授在書中提到了「如果——就」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給自己設置明確的目標,不斷重複延遲滿足的行為,直到它們成為習慣為止

時鐘指向下午 5 點,我就讀書;

聖誕節後的第二天,我就開始寫論文;

只要走進餐廳,我就拒絕服務生拿來的甜品單;

通過制訂和練習該方案,在特定情況出現時,你可以讓自己的衝動系統下意識地引發正確反應,一段時間後就會建立新的連結或是養成新的習慣,就像上床之前要刷牙一樣。

2.合理設置目標

然而,在養成延遲滿足習慣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設置合理的目標。沒有把握好目標優先級、和階段劃分,也往往是我們完成不了計劃的問題所在。

貝佐斯曾經與巴菲特交流,談到為什麼他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卻沒有人去直接複製這種做法時,巴菲特答道:「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的確,在設立投資目標時,大部分人都希望 在30、40歲時就賺到足夠多的錢,這是實實在在的誘惑,但是結果卻往往不能心如所願。

分層次的設立目標,不但能幫助我們將自己需要完成的事前落到實處,也更能讓我們在漫長的延遲滿足中獲得階段性的滿足感,不至於過度焦慮,也不會因為目標太遠而喪失了行動力。

3.及時強化

最後一個方法,叫做及時強化。

人類的意志力雖然有強大的力量,但是就如同琴上的一根弦,繃得太緊,拉得太長,則會完全失去彈性。

正如前文所說,及時的關鍵,在於「及時」而不是「享樂」。為了打工掙錢而不能賞遍名山大川,為了一時上鏡就杜絕美食的快樂、甚至犧牲健康。這些實際上都是本末倒置的「延遲滿足」。

米歇爾教授在也書中建議道,為了使延遲滿足不帶來痛苦、而成為一件能長期堅持的事,我們也必須要給自己休息的空間,適時地用「即時滿足」來強化自己的意志力

為了實現目標而延遲滿足的過程猶如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不免會有想要偷懶、或者氣餒的時候。及時的反饋或獎勵,就好似我們心靈的「補給站」,以便我們迅速調整好狀態,向著終點更頑強地奔跑下去。

錢鍾書的《圍城》中有這樣一段話:

「一堆葡萄,有些人是從最壞的一個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把希望留在前頭;有的人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這句話折射了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天性驅使我們先做那些輕鬆且愉快的事情,逃避困難和麻煩。但往往越是有意義的目標,那些令人欽佩的成功,則越需要經年的隱忍與堅持,和一次又一次的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一書,來源於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持續一生的一場實驗。在實驗與寫作的最後,他終於頓悟:人類雖然有著享樂的天性,但我們完全能夠通過改變思維方式、調動精神力量來幫助自己掌控生活、實現人生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