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帶大宋上巔峰,垂簾聽政的倖存兒,他死後,宋朝再無寧日

宋亞羣 發佈 2024-04-30T19:06:15.686929+00:00

1022年,花樣年華的趙禎即位,當上了皇帝,當時的趙禎只有13歲。13歲意味著什麼,讓我來告訴你,如果是現在,這是上初中的年齡;

1022年,花樣年華的趙禎即位,當上了皇帝,當時的趙禎只有13歲。

13歲意味著什麼,讓我來告訴你,如果是現在,這是上初中的年齡;即使是放在北宋的皇家,也意味著沒有成年,需要由母后垂簾聽政。

歷來背後坐著母后聽政的小皇帝都沒有好結果,這些皇帝里最有名的是光緒,據說是被慈禧太后毒死,另外還有漢惠帝劉盈和清朝同治皇帝,被他們的親生母親精神折磨而死。

所以,初中生年紀的趙禎一即位,就面臨著要被母后虐待的可能,況且,這個母后劉娥還不是什麼親媽,趙禎的生母是一個位置不怎麼突出的李辰妃。

而且,新當上太后的劉娥確實不想把權力還給小屁孩兒趙禎,到死也沒有。

還是在趙禎的父親宋真宗當皇帝的時候,宮裡發生了一件怪事,後宮李辰妃生下了一個怪胎,一個妖怪。於是怪胎被處理掉,李辰妃也被打入冷宮。

不過,這樁怪事背後的真相是一則宮斗故事:

劉妃和李辰妃同時有孕,誰生兒子就誰可能當上皇后,劉妃心地歹毒,在李辰妃分娩的時候,指使同夥用剝皮的狸貓把李辰妃的兒子掉了包,導致李辰妃被「冷處理」。

劉妃自己則順利地生了兒子,當上了皇后。

不過壞人總不可能一直得逞,6年之後,劉後的兒子夭折,皇帝從此沒了兒子,整日長吁短嘆。

後來大清官包拯明察秋毫,搞清了此案的前前後後,還李辰妃以清白,又把被劉後掉包的真皇子找了回來(當年被劉後掉包後,輾轉到了八賢王府),立為太子,母子從此團聚,惡人李後也得到了就有的懲罰,於是皆大歡喜。

宋真宗死後,太子即位,這就是宋仁宗趙禎。

這事兒一聽就是假的,太假了,確實,這就是一則故事,出自元朝人寫的雜劇。假雖然假,但人物關係是真的:趙禎生母是李辰妃,後來趙禎當了皇帝之後,由皇太后垂簾聽政,這個皇太后,就是故事裡的劉後,現實中的劉娥。

那時候李辰妃還活著。

如果想了解趙禎的一生,可以去看清平樂,不是歷史正劇,但值得一看。

我們還是把趙禎叫宋仁宗吧,這樣好記一些。

宋仁宗其實從小並不是跟著生母李辰妃長大的,帶他的是宋真宗的皇后劉娥,劉娥還有一個助手兼閨蜜,就是楊淑妃,兩人一起帶宋仁宗長大。

這個事情宋仁宗一直不知道,直至李辰妃去世的時候才得知真相。

現在,老皇帝死了之後,朝政總算穩定了,母后垂簾,小皇帝開始有模有樣地學著當皇帝了。那麼,這個太后劉娥,是不是跟呂后或慈禧差不多的人呢?並不是。

不過也差不多。

劉娥絕不是個普通女子。

她在和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結婚之前,已經嫁過人了,但宋真宗不在乎這個(這種事情似乎在漢朝比較多,沒想到到了宋朝還有),因為他喜歡四川女孩,而這個劉娥就是他喜歡的那種人,又是四川人。

更絕的是,劉娥和宋真宗結婚的時候,把她前夫也帶到了宮裡,當成哥哥,於是這鏗鏘三人行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宋真宗即位的時候,冊封劉娥為皇后(看來是真愛呀),當年劉娥42歲。

老皇帝宋真宗一死,劉娥的魄力就顯示出來了。先帝一死,大家都哭,劉娥厲聲說:「有日哭在,且聽處分。」

有你們哭的時候,先辦大事!

關於太后劉娥垂簾聽政這事兒,該怎麼寫,大臣們犯了難,本來應該是寫上「軍國事權兼取皇太后處分」,也就是說軍國大事暫且由太后掌管,「權」就是暫時的意思。

但劉娥不同意,要把這個「權」字去掉,「權」一去掉,她就獲得了長期執政的合法性,就是皇帝長大了也有權不還政於他。

後來因為大臣的堅持,這個「權」字最終還是加上了——宋朝的大臣一個一個都是倔驢,連皇帝都拿他們沒辦法,一個女流之輩,更是說甩臉色就甩臉色。

劉娥爭權失敗,恨得牙痒痒,掌權的欲望更強了。

劉娥垂簾聽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扳倒宰相曹利用。

曹利用是個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最露臉的一次是在澶淵之盟。

當時遼兵進犯,大臣們惶惶不可終日,宋真宗在名相寇準的堅持之下才來到前線鼓舞士氣,遼兵一見宋朝沒有退縮的意思,就要求講和結盟。

宋真宗讓曹利用去和遼兵談判,說可以給對方一些歲幣。曹「利用出發的時候,寇準趁著沒人注意拉著曹利用的袖子,厲聲說:「如果多於30萬,我就殺了你。」

曹利用去和遼兵談判,歲幣就談到了30萬。回來向皇帝匯報時,宋真宗正在吃飯,就讓太監來先問下消息,曹利用不肯說,太監就讓他比個數,曹利用伸了三根指頭。

宋真宗以為是一年300萬,嚇了一跳,轉念一想,每年給遼國300萬,能了卻如此一樁大事,也還可以接受,於是釋然。

等最後聽到曹利用說是30萬,高興得手舞足蹈,真夸曹會辦事。

這事兒固然和寇準的「壓迫」有關係,但曹利用外交之功確實不能抹煞。

不過曹利用當了宰相之後,因為囂張跋扈,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得罪了不少人,新任皇太后劉娥順勢把他拿下,並沒有費太多力氣。

關於對待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是打是和一事,歷來都很多爭議,主流的看法是征服,歷史上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從漢武帝到唐太宗再到明太祖,都是採取千里進軍,直到打服。

很多名將也因此青史留名,包括衛青、霍去病、竇固、竇憲、班超、李靖,甚至還留下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種現代人在網上特愛引用的話。

但也有一派史家認為,到了宋朝之後,中國進入「財政國家」,一般對待外族入侵不單純以武力征服,而是用「錢」來解決問題。算算帳,似乎花錢解決問題比武力征服更省錢,對社會發展更有利……

美國立國400年,最早只有東部沿海13個州,現在領土從大西洋擴展到太平洋,又延伸到北冰洋,數百萬平方公里土地,是買回來的多,還是打回來的多?

太后劉娥權力欲望膨脹,大臣們擔心她依戀聽政之權,不肯罷手,於是開始勸諫。

宋朝的大臣一個比一個軸,倔驢屬性和明朝文官差不多。

宋朝的締造者趙匡胤是軍閥出身,但重文輕武,文官待遇特別高(估計算是史上第一了),皇帝又尊重他們,哪怕是說了過頭的話,也不會被處罰。

據說在太廟裡有一個密室,裡面有一塊高8尺、寬4尺的石碑,上面刻有秘密碑文,凡是新皇登基,都必須到密室里讀誦此碑,而且執政時必須按碑文要求做,不得違背。

因為跟著新皇進入密室的都是不識字的小太監,所以碑文內容到底如何不得而知。

一直到金兵攻破汴梁之後進入太廟,才揭開了這塊神秘的面紗。碑文一共廖廖數十字,共分三行:

保全柴氏子孫(趙宋的江山就是從柴氏孤兒寡母手裡奪來的,因此趙匡胤決定世世代代善待柴家後人,也算求得個心理安慰——後來北宋亂世這一條就沒人遵守了,柴氏後人小旋風柴進被掌權的官二代欺侮,被逼上梁山,不過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施耐庵說的,《西遊記》裡有這段)。

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不加農田之賦。

碑現在是找不到了,連拓下來的碑文都沒有,碑文的版本也流傳著好幾種,甚至有沒有這塊碑也不一定。

但這三條內容並無完全沒有道理,至少前兩條執行的還不錯,所以戴著又細又長的紗帽翅的宋朝士大夫們,一個個恨不得把唾沫星子噴到皇帝臉上去——有好幾個成功噴到了皇帝的臉上,比如著名的包拯包青天。

所以,大臣們前仆後繼地勸說劉娥歸政。

最先跳出來的是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可以說是史上難得的好官,我之前寫過以諡號為主題的文章,就有人留言說,什麼曾國藩、什麼耶律楚材、什麼方孝孺,也包括司馬光,都配不上「文正」這個諡號,歷史上只有一個人配,那就是范仲淹。

就是這個范仲淹,敦促劉娥把權力還給宋仁宗,說話很不客氣,直截了當請她讓權。

劉娥還沒怎麼樣呢,范仲淹的老師晏殊嚇壞了。

晏殊在北宋文壇的地位非常高,非常非常高。

如果說歐陽修是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轍這些大文豪的老師的話,那麼晏殊就是他們的師爺。

晏殊官做得好(宰相),詞寫得好(北宋婉約派的鼻祖之一),江湖地位確實不一般。

范仲淹上書太后劉娥,請他還政於皇帝,晏殊嚇壞了,找來范仲淹一通批,說你幹什麼?幹嘛出這個風頭?

晏殊的詞寫得很膩,為人估計也不怎麼硬氣。歐陽修就說他「晏公小詞寫得最好,詩就次很多,文更次,其為人又更次於文」。這個評價不知是真是假,也可能是顏值上比不過人家,詞也不一定比得過,就拿為人說事兒。其實歐陽修不僅丑,私德也成問題,隔三岔五就被人家攻擊作風問題。

范仲淹聽了老師兼推薦人晏殊的責問,直接反擊:「我是您推薦的,整天擔心的就是沒做好事情,辜負了您的期望,沒想到今天因為我向上進忠言而得罪您!」

對於縮頭烏龜晏殊的責問,范仲淹特別不齒。

而劉娥是太后,臉皮也修煉得太厚,對於范仲淹的上書,假裝沒看著。

范仲淹一連上了幾次書,都被劉娥扣留,就是「留中不發」。

范仲淹要臉,一看劉娥不理自己,心想也沒討沒趣了,趕緊走吧,於是自請外放,到山西去當了個地方官。

你要問我劉娥是不是想當武則天?可能還真是的。

從一些跡象上來看,她是想一步一步朝著武則天的標準走去。

比如,作為宋仁宗名義上的母親(也是法律意義上的),她覺得自己應該走到皇帝的前面。不過,她沒好意思直接這麼幹,而是先問問大臣們可不可以。

先打探一下風聲,如果有利就這麼幹,如果不利就此收手,說這是謠言——這種做法不只今天有,原來宋朝就有了。

結果她一問,大臣們異常團結,就不同意,說儘管您貴為皇帝之母,也應該走在皇帝的後面,因為天下只有一個皇帝。後面話沒說,估計是皇帝不只一個媽。

然後又有一個大臣上書,建議把劉娥家的宗廟改為七廟。

這是個了不得的事情,所謂七廟,是只有皇帝家祭祀時才祭七廟,諸侯是五廟,卿大夫是三廟,你又不是皇帝,祭七廟想幹啥?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

祭七廟這事兒,呂后幹過,武則天幹過,很明顯,劉娥是想當呂后,想當武則天!

1032年(就是皇帝登基十周年的時候),皇宮裡著了一場大火,火熱非常猛烈,差點把太后和皇帝燒死。

大臣很會聯想,把這事兒跟太后久久不歸政聯繫到一起,皇帝都即位10年了,從13歲的小朋友長成了23歲的大小伙子,不出意外的話,孫子都快有了,趕緊還政吧。重要的是,儘管大臣們說的是火和歸政這兩事沒有毛關係的事,但他們的自洽能力很強:本朝火德,現在火都不聽話了,是因為「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根子在政上云云。

劉太后聽了,聾病再次發作,治不好的那種,大臣們毫無辦法。

就這樣,朝廷大權一直牢牢掌握在劉娥的手中,一直到1033年才把權力放給已經當了11年皇帝的宋仁宗,她之所以放權是因為她死了。

如果宋仁宗熟讀史書的話,應該為自己慶幸,自己估計是史上唯一一個經歷了垂簾聽政能夠順利長大而且掌權而且是一位相當不錯的皇帝的皇帝……

劉娥是帶著滿足的笑意走的,因為她在死前是穿著皇帝的衣服去拜謁太廟的,只不過所穿的衣服比皇帝少了兩道花紋。

劉娥享年64歲,不算高壽,可也不算夭折。

皇太后走了,管著自己的人走了,終於可以胡吃悶睡、大吃二喝了。

歷史上被人管著的皇帝,一旦放開了,立即開始作死,最典型的就是萬曆皇帝,在被張居正管著的時候像個乖乖,張居正一死就成虎了,最大的特色的是30年不上朝,大明朝的戰車朝著深淵轟隆隆駛去。

但宋仁宗沒有這樣做,他也對得起「仁」的諡號。

歷史上一共有4個諡為「仁」的皇帝,宋仁宗是第一個,另外3個分別元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這其中除了清仁宗嘉慶皇帝稍微磕磣點之外,另外的元、明二帝都還不錯。

宋仁宗確實仁義。

這裡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有一次皇帝在皇宮裡行進,邊走邊向後看,看了好幾次,大家也不知道他看什麼,也不敢問。等回到屋裡他說快拿水來,渴死了。有人問那怎麼剛才不喝?宋仁宗說我也想喝啊,不是一直回頭看端水的人跟沒跟來嗎?他沒有跟來啊!

然後就人說,那把他找來。宋仁宗說不能找,為什麼呢?找來之後怎麼樣呢?他是端水的,結果沒跟上來,不就是失職嗎?不就要被責罰嗎?為這麼點小事罰人家,我不忍啊!我寧可自己渴一點!

這是一般的皇帝做得出來的嗎?

另一個例子,皇帝喜歡吃糟淮白魚。

這是安徽特產,這種魚肉質鮮美,但因為性情暴躁,離水即死,很難養活,只好糟起來吃。這是當時的名吃之一,北宋士大夫們都好這一口,安徽籍大文豪梅堯臣有詩曰:「網登肥且美,糟漬奉庖廚。」這首詩的名字就叫《糟淮白魚》,連詩聖杜甫都寫詩稱讚「白魚如切玉」。

皇帝喜歡吃,但毫無辦法。因為有規定,皇帝不能為了一口吃的到處找來找去,一來掉價兒,二來增加老百姓負擔。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層更深的學問,吃飯只是為滋養色身之用,不是用來享受的,皇帝必須有這個覺悟。清朝的皇帝據說吃飯的時候不能想吃什麼吃什麼,而是太監給夾什麼就吃什麼。這個沒有驗證過,畢竟我周圍的人沒有當過皇上的。

有一回,皇后幸駕宰相呂夷簡家,私下裡問呂夫人,說你家不是淮上的嗎?能不能給皇帝弄點糟淮白皇來?呂夫人聽了好笑,這還叫事兒嗎?立即讓人給皇帝送十奩(盒子)糟淮白魚。

結果這一舉動被呂夷簡叫停了,說不能送十奩,送兩奩就夠了。夫人不明白,問為什麼,給皇帝送東西還嫌多?呂夷簡說,你不知道,正是因為給皇帝送東西,才要少。你想想,皇帝想吃吃不到,而咱們一送就送十奩,皇帝會怎麼想?

這個故事一方面說明了呂夷簡心思之細密令人恐怖,另一方面,不也說明皇帝的節約和自製嗎?想吃個地方小吃都要藏著掖著的。

和這個說法想類似的,宋仁宗喜歡吃烤羊腿,但總是忍著不吃,生怕影響到民生。因為他深知皇帝一個小小的生活習慣,就可能在老百姓那裡放大無數倍。

說道宋仁宗,必須得說一下「嘉佑殿試」。

宋朝的科舉和唐朝不同,唐朝的時候關隴門閥還有殘餘,士族還沒有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所以雖然是科舉,但並不是完全以考試成績量才錄用。

但宋朝是,不僅如此,連作弊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所有考生交卷之後,為了防止認筆跡,這些卷都要讓人重新謄寫一遍,名字還要封住,讓人看不見。

嘉佑殿試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次考試選拔出了太多的人才,這些人幾乎個個能獨當一面,北宋半個世紀的星空是由這些人照亮的。

看看這次錄取的都有哪些人吧?

首先是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的蘇軾(蘇軾的重量級是超重量級的)和蘇轍兄弟,以及曾鞏;

影響後世幾百年的理學大家二程:弟弟程顥和哥哥程頤(曾經聽一位姓劉的葉大師這樣評判這兄弟倆:哥哥是眼中無伎,心中有伎;弟弟是眼中有伎,無中無伎,不知她說的對不對);

還有曾布、張璪、鄭雍、梁燾、呂惠卿、章惇以及王韶等人,出將入相,是北宋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

北宋文壇人才輩出,足可以和唐明皇時代相提並論,但要論哪次殿試人才密度最高,無疑嘉佑殿試是史上第一!

北宋名臣的數量,也各個朝代中也是相當靠前的,至於文官的能量,則是絕對的冠軍。有人會說明朝,明朝文官是厲害,但不能選擇性地忘了當朝打板子啊(廷杖),也不能忘了被太監害死的左光斗啊,明朝的君臣和「共治」沾一點點邊嗎?明朝的文化人有北宋這麼多嗎?

最閃耀的是改革家。

慶曆新政的范仲淹(大牛中的大牛)、富弼(改革家中的壽星)和韓琦(能當大將,能當宰相,兼資文武)。

王安石變法中的王安石(大宋頭號偏執狂)和章淳(蘇軾評價他既然能不顧性命從獨木橋過山澗,來日就能殺人)。

以及王安石的死對頭兼好朋友司馬光(兩個凡是:凡是王安石支持的我就反對,凡是王安石反對的我就支持)、范純仁(范仲淹的兒子)和蘇轍(比他哥哥會當官,如果不是他,蘇軾可能就死了)等。

溢彩流芳。

宋仁宗時代的這一票文化人,連被貶都能玩出花兒來。

北宋的被貶,有時候是做錯了事遭懲罰,有些不一定是,但幾乎每個大臣被貶,都能變成一段佳話。

蘇軾就不用說了,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這位大文豪一生顛沛流離,多災多難,新黨王安石不待見他,舊黨司馬光不喜歡他。但每次被貶,都給後世留下不少財富,有些是精神的,有些是物質的。

比如他在杭州為官,西湖有了蘇堤;他被貶黃州,從此吃貨們有了東坡肉(蘇東坡這個廣為人知的大號就是從黃州才叫起來的);被貶廣東,又寫出「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的傳世名句……

名臣兼名將滕宗諒(滕子京)被貶岳州(今天的岳陽),重修岳陽樓,范仲淹為之寫作名篇《岳陽樓記》,其中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直到今天,誰要是不知道,那簡直就是沒文化的表現。

還有一個著名的被貶故事,是關於是上文所說的那個又丑又壞(就私德而言)但又改革北宋文風的一代宗師歐陽修的。他被貶滁州,寫下了《醉翁亭記》。順便說一句,他這次被貶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在政治上站錯了隊,為范仲淹說話,另一個就是因為人家懷疑他和外孫女有染(為什麼歐陽修老被懷疑作風有問題,而別人像司馬光和王安石就不會?關於這一點是不是歐陽文忠公應該想一想?)

想起了另一則著名的被貶故事,那就是屈原。

屈原和上述這些人也有共同點,就是被貶之後為後世奉獻了精神食糧《離騷》和物質食糧粽子,但不同的是人家樂觀地活著,屈原卻自投汨羅江。

最大的區別,無它,他的脆弱性太明顯了。

公元1063年4月30日,宋仁宗趙禎去世,享年53歲,這麼好的一個皇帝,年紀輕輕就走了,真是英年早逝啊!

去世之前就已經有了徵兆,皇宮裡居然生起了爐火。

這意味著什麼呢?宋仁宗的身體不行了,因為他從小就喜歡光著腳走路,從來不怕冷。「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生了爐子,說明他的火力沒了。

再加上他曾有過精神短暫失常,中過風,禍不單行,一個好端端的皇帝就這樣離開了他所締造的帝國。

宋仁宗在歷史上並不算太有名,比起秦皇漢武和唐宗宋祖來肯定知名度不算高,比起夏桀、商紂、楊廣和崇禎等亡國之君來,名聲也不見得更大。

不過,這就是最好的皇帝,因為最後的皇帝就是看起來什麼也不干,就締造了強大的帝國。

論文采,他不如李煜;論才略,他不如楊廣;論勤奮,他不如崇禎;論武力,他不如紂王;不過他和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亡國了,他的王朝還朝氣蓬勃。

宋仁宗去世後,不僅全國軍民如喪考妣,就連邊遠山區的打水的婦人也在為他哀哭。出使遼國的使者發現,全遼居民都在痛哭,以哀悼這位傑出的南朝皇帝(比起遼國來,北宋算是南朝了)。

遼國皇帝遼道宗拉著宋朝使者的手,雙淚長流,嘆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就是這樣一個幾乎什麼也不干、整天擔心自己會麻煩到別人、一輩子沒有出過開封城的皇帝,居然使宋遼兩國42年保持和平、沒有戰爭!

宋仁宗是時期是大宋朝無可爭議的頂峰時期,他一死,王朝就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了。到宋神宗,王安石變法失敗,大宋迅速滑坡,終於在宋徽宗手裡敗完了家底——這個恥辱是劃時代的,朝廷有「靖康恥,猶未雪」,民間有郭靖和楊康……

其實,我們對宋仁宗的評價只要一句話就足夠了:他什麼都不會幹,只會當皇帝。

比起他後世的子孫宋徽宗來,這個評價確實很平庸,因為宋徽宗的評價是:什麼都會幹,就是不會當皇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