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缺少專業人才,誰之過錯?任正非:卡脖子的是自己人

夢迷春雨中 發佈 2024-04-30T19:38:11.271828+00:00

以光刻機為例,我國最先進的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能夠生產90nm的光刻機,和ASML公司的3nm光刻機有好幾代差距。

自從華為被老美制裁後,人們才知道我國在半導體產業上存在很多短板。

以光刻機為例,我國最先進的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能夠生產90nm的光刻機,和ASML公司的3nm光刻機有好幾代差距。因為國產光刻機不給力,國內代工廠商只能找ASML購買先進的DUV光刻機。

以晶片代工為例,內地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商是中芯國際。而中芯國際目前最先進的生產工藝為14nm,且這個14nm晶片還無法量產。反觀三星已經能夠量產3nm晶片,這裡面的差距也非常大。

以晶片設計軟體為例,華為能夠研發設計出工藝先進的麒麟晶片,這還得依賴老美的EDA軟體

……

半導體產業是技術含量極高的產業,涉及到軟體、光刻機、晶圓技術、光源、材料、物鏡等技術和產品。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半導體產業上面面俱到,連老美也不行。即便如此,老美在半導體產業上還是領先我國,掌握了半導體產業的話語權。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答案是兩個字:人才!

說白了,科技的競爭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只要人才足夠多,那麼技術的攻克就沒有那麼複雜。很遺憾,在人才這方面,我國還比較薄弱,這值得我們警醒。

在半導體產業上,誰稱得專業技術人員呢?我認為這四個人有資格。

第一,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

在張汝京的帶領下,中芯國際從一個缺少技術、缺少設備、缺少人才的小企業,成為內地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如果張汝京不算專業技術人員,那麼沒有人算是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中芯國際CEO梁孟松

梁孟松是中芯國際的CEO,在梁孟松的帶領下,中芯國際實現14nm晶片技術突破,可以小規模生產14nm晶片。而在7nm晶片技術上,中芯國際也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只要有EUV光刻機,中芯國際生產7nm晶片的就成為可能。

第三,龍芯中科組長胡偉武

胡偉武是我國PC端晶片的先行者,在他的帶領下,龍芯課組成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創新,龍芯中科已經龍芯3A5000這樣的高性能晶片,讓我國的PC端晶片達到世界主流水平。

第四,華為海思掌門人姚庭波

姚庭波是半導體領域的專業人士,在她的推動下,華為成立了海思部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海思已經成為國內最先進的晶片設計廠商,研發出一款又一款高性能晶片,諸如麒麟990、麒麟9000都是海思部門設計出的晶片。

除了這四個人外,國內還有一些半導體專業人才,但和國外相比,這些專業人才數量還比較薄弱,難以形成一股力量。

與之相反的是半導體產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這值得我們警醒。

首先是半導體企業沒有腳踏實地做晶片,而是急於求成,最終以倒閉收尾。據悉,2022年,我國主銷及吊銷的半導體企業就超過5700多家,算上2021年註銷、吊銷的半導體企業,這兩年『消失』的半導體企業接近1萬家。

其次是半導體產業相關技術人員為了自身利益而坑蒙拐騙,這導致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緩慢。2006年的時候,『漢芯一號』造假事件曝光,這導致國內相關技術人員和公司紛紛轉型。自此以後,國產半導體產業發展停滯十幾年,這對我國半導體產業危害深遠。

最後,我國很多企業還停留在『貿工技』觀念,認為『造不如買』,這樣盈利比較快。正因為這種觀念,很多科技公司採取了先盈利後研發的策略發展企業,最終導致被國外公司卡脖子。

出現上述三種情況,歸根結底還是急於求成,只顧眼前利益,最終導致被卡脖子。其實我們並不缺專業技術人員,缺少的是吸引人才的機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早就表示:卡我們脖子的是自己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在美國矽谷,有25萬高技術華人,這些華人為老美工作,但凡裡面的1/10被我們所用,我們的半導體產業也不會是這個水準。

在晶片材料領域,全球排名前十的科學家有五位畢業於我國的高等學府。現如今,這些科學家都在為老美服務,這讓人意難平。

在晶片設計領域,全球前十的廠商創始人和掌門人,有一大半是華人。

從晶片設計、晶片材料、晶片公司,華人科學家、華人企業家都占據大半,難道這不值得我們思考嗎?

在此,希望國內的半導體公司向華為學習,重視研發、重視人才。唯有如此,我們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國服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