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望接過諸葛亮衣缽的人是誰?(二把手的他為啥被彈劾流放?)

胖貓讀歷史 發佈 2024-04-30T19:41:07.119011+00:00

丞相之後是蔣琬執政,其實當時最適合的人選是李嚴,李嚴當尚書令的時候,蔣琬還只是個尚書。李嚴十分全面,是各方面俱優的大才。

丞相之後是蔣琬執政,其實當時最適合的人選是李嚴,李嚴當尚書令的時候,蔣琬還只是個尚書。


李嚴十分全面,是各方面俱優的大才。


咱們從地位、軍事、政務三方面來分析下李嚴。

地位:


劉備稱王前,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加輔漢將軍,領郡如故)


雖然只是雜號將軍,但是加了輔漢兩個字意義就不同尋常了,明顯就是劉備加以重點培養的核心骨幹!


這從後來漢中王勸進表的十一位領銜人物清單也能看出。


219年,擊敗曹操,拿下漢中後,眾人勸說劉備進漢中王,勸進的前十一位大臣如下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

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

營司馬臣龐羲;

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

軍師將軍臣諸葛亮;

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

征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

征西將軍臣黃忠;

鎮遠將軍臣賴恭

揚武將軍臣法正;

興業將軍臣李嚴


李嚴已經邁入了蜀漢核心層,絕對的大佬!


夷陵大敗後,劉備退至永安,任李嚴為尚書令熟悉內廷操作,並調他的兵馬保衛永安(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


之後又任命其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政務:


李嚴入蜀後乾的是最難的成都令,成績如何呢?劉璋認為其治理的井井有條(復有能名)


犍為太守任上,李嚴鑿山,修築沿江大道等基礎設施,給當地百姓們辦了不少實事(鑿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


李嚴的理論水平也相當紮實,他參與了丞相組織的《蜀科》制定,其他四人也是赫赫有名;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蜀科為丞相後來推行的「以法治蜀」提供了堅持的理論基礎主張。



軍事:


218年,劉備率主力北上攻打漢中,益州部分豪族起了異動,扶持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短時間內居然煽動起來了數萬人一路打到了資中縣(盜賊馬秦、高勝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數萬人,到資中縣)



資中距離成都已經很近了!


蜀軍的主力軍團都被劉備帶去了漢中,關鍵時刻,李嚴站了出來,率領郡兵討平了叛賊(時先主在漢中,嚴不更發兵,但率將郡士五千人討之,斬秦、勝等產。枝黨星散,悉復民籍)


不久,南中之亂中實力最強的越巂夷王高定也跳出來了,率軍圍攻新道縣。


李嚴再次充當救火隊員,又越囗夷率高定遣軍圍新道縣,嚴馳往赴救,賊皆破走。


只率本郡士兵就討平了兩股叛亂,李嚴很能打!


但是這麼一位文武全才、地位又高的輔政大臣為啥後面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呢?


這一切都和他的私慾有關。


作為蜀漢二把手的他隨著權力的提升,開始有了更多想法。


226年,丞相平息了南中叛亂,開始籌備北伐,此時吳蜀已經重新達成同盟,東線的國防壓力驟然降低,丞相想調李嚴的二萬直屬軍隊去漢中增強實力。



李嚴推脫不去。


丞相無奈妥協,安排劉備的老兄弟陳到接手永安防務,但條件是要歸李嚴轄屬,李嚴這才移軍到江州(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


注意,李嚴只是稍稍移動了位置,還是沒去漢中。


之後李嚴要求丞相劃分五個郡成立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這五個郡包括從原巴郡分割出來的:巴郡、巴西、巴東、涪陵四個郡,及從犍為郡東部分割出來的江陽郡(江陽對應現在的四川省瀘州市)


為了讓丞相同意,他竟然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


歷史上受九錫的人是誰?王莽,曹操,相對前朝來說都是逆臣賊子,「九錫」已經成了篡逆的代名詞,具體詳見這篇:在古代,篡位稱帝要走哪些流程?


李嚴這是陷丞相於不義!


丞相強壓怒火,給李嚴回了一封信: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


表達自己對於此次事件的憤怒!


但丞相還是希望李嚴能識大局,同力滅魏,然後與諸子並升,咱們團結協作把涼州和關中打下來,然後你再提條件。


同時對於李嚴謀劃巴州刺史分裂蜀漢的提議,丞相也產生了警覺。


公元229年,衛尉陳震對丞相告密: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李嚴有軍事政變的可能!


丞相不得不開始著手解決李嚴的問題。


230年,曹真南下進攻漢中,為加強漢中防務,再加上陳震的提醒,丞相嚴厲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軍(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將二萬人赴漢中)

李嚴不滿被調離江州,在私下傳言說司馬懿等已經設置了官署職位來誘降他,丞相知其意,上表遷李嚴為驃騎將軍(八年,遷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督主江州防務(亮表嚴子豐為江州都督督軍,典為後事),李嚴這才願意北上漢中。

丞相隨後命李嚴以中都護署丞相府事務(亮以明年當出軍,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將丞相府的大事、要權都賦予李嚴同為託孤大臣,丞相還是希望李嚴能幡然悔悟,團結一心,一起興復漢室!

只是李嚴再次讓丞相失望了。

第五次北伐時,丞相正面決戰大敗司馬懿,魏軍已到強弩之末,正在一籌莫展時,李嚴派參軍狐忠告知丞相,糧食不夠了,同時出示後主詔令要求丞相班師(會天霖雨,平恐運糧不繼,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喻指,呼亮來還)

丞相回到漢中後,李嚴裝作驚訝道:軍糧足夠啊,丞相你怎麼就回軍了呢?(亮承以退軍,平聞軍退乃更陽驚,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

丞相隨後把李嚴寫給自己的信以及給後主所上的奏章都拿出來,擺在李嚴的面前(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本末違錯)

前後矛盾之處,李嚴無法抵賴,只能低頭認罪(平辭窮情竭,首謝罪負)

丞相聯合眾人上奏彈劾李嚴(包括車騎將軍劉琰、征西大將軍兼涼州刺史魏延、左將軍兼荊州刺史吳壹、右將軍高翔、後將軍吳班、丞相長史兼綏軍將軍楊儀、揚武將軍鄧芝、征南將軍劉巴、中護軍兼偏將軍費禕、征南將軍姜維等),李嚴的確惹了眾怒,大好局面被他一人破壞,眾將都是義憤填膺!

李嚴被罷掉官職,收回節傳、印綬、削去封爵和食邑,流放到梓潼郡。

縱觀李嚴一生,可以發現其私心極重,很會盤算自己的利益。

李嚴出身荊州,初始在劉表手下任職,以才幹出名荊州。曹操攻打荊州時,荊州內部一片投降曹聲音,但身為秭歸縣令的李嚴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西往奔蜀。

李嚴的選擇其實很值得探討;


劉備此時正在逃奔夏口的路上,李嚴自然不會冒風險去投靠,但是拋棄如日中天的曹操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投曹,以他的資歷和背景當不上太大的官,去孫權那路程又不方便,入蜀就是最好的選擇。


李嚴沒想到的是,這次選擇為他後來的政治前途加了多少分!



劉備自葭萌關南下後,在涪城、綿竹與劉璋進行了兩場會戰,益州軍的士氣徹底被打崩,劉璋委以重任的護軍李嚴也在戰場倒戈,再加上皇親國戚的中郎將吳懿的臨陣投降(建安十八年,署嚴為護軍,拒先主於綿竹,嚴率眾降先主)


劉璋軍從此再無正面野戰的決心,只能龜縮在城池堅守,對於李嚴的舉動劉備當場給予了很大的回報(先主拜嚴裨將軍)


拿下成都後,劉備又升遷李嚴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無論文職還是武職,級別都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這也是他之前沒有投降曹操獲得的巨大政治回報!


只是劉備也被他所蒙蔽,他哪裡想到李嚴居然是一個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的人。


好在丞相沒搞株連九族那一套,仍然讓他的兒子李豐以中郎將的身份到丞相府任參軍。

一切到此為吧!


蜀漢的內在核心是一個有人情味的政權,從劉備開始就一直這樣,不搞濫殺、不搞清洗!

李豐也不負諸葛亮的一片真誠,跟蔣琬合作得很好,後來被提拔為朱提郡太守(豐官至朱提太守

而流放在外的李嚴也在期待著丞相有一天能再啟用他,當他知道丞相的死訊後,很快也走了(十二年,平聞亮卒,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

李嚴知道自己再無復出希望了。

善於內政,能掌軍事,李嚴本來是最有望接過丞相衣缽的人,最終卻被自己的私心毀了前途,更破壞了蜀漢的北伐大計!(像他這樣的人才,其實放在曹魏說不定更能如魚得水,在司馬懿政變時做出關鍵的助攻)

受恩過量,不思忠報!


非歷史專業,如果出現史料引用錯誤,也請諒解,咱們歡迎理性討論,上綱上線的請繞道。

業餘寫作,可以稱呼胖貓,不要叫小編!!!

查看之前歷史文章的方法:點開胖貓讀歷史首頁,找到下面帶框的欄目,向右移動,找到合集,裡面就有之前的文章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