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目的地 | 石城:中國溫泉之城

中國國家旅遊雜誌 發佈 2024-04-30T20:30:37.385816+00:00

江西省的簡稱「贛」,源自省內的最大河流贛江。這是長江的一條主要支流,自南向北縱貫江西全省,而它的源頭正在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的贛州市石城縣。我們來到石城這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贛江和江西「探源」,發現這片『水丹山、人文薈萃』之地有著立體而豐富的面相。

江西省的簡稱「贛」,源自省內的最大河流贛江。這是長江的一條主要支流,自南向北縱貫江西全省,而它的源頭正在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的贛州市石城縣。我們來到石城這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贛江和江西「探源」,發現這片『水丹山、人文薈萃』之地有著立體而豐富的面相。它不僅是千里贛江發源地、客家民系發祥地、紅軍長征重要出發地,而且還擁有中國白蓮之鄉、菸葉之鄉、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燈彩之鄉、溫泉之城等眾多美譽;對其中每一重面相的發掘,也讓我們對贛江、對江西的山水世界收穫了更深入的認知與體驗。

都市和自然野趣共生

從贛州市區出發,驅車兩個半小時就能到達石城縣。一路上,汽車仿佛在生態走廊間挺進,透過車窗,視線也展不遠,周遭的山茫茫無盡、覆蓋著厚厚綠衣,「客路青山外」符合我這個北方人對江南景色的最美好想像。

當青山之間輕柔地拐出一條弧線的水道掠入車窗後,和自然野趣相伴相生的古老縣城——石城就到了。從地圖上看,位於出江西入福建、廣東關口上、撫州贛州三明龍巖四地市交匯處的石城,無疑處在一個樞紐位置,地理學上把這種黃金方位稱為「通衢」。這一名稱里寫滿了要道的屬性,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它也的確起到了承南啟北、貫通東西的作用。客家人的南遷途中,它就是一處重要的中轉站,有人從這裡越過武夷山,東進閩西,南下粵北,有的則留了下來。可以說,石城「是南遷漢民走向客家民系的大門」。

我們在這座千年古城裡漫步,遙想它當年的輝煌與燦爛,而眼前依然是綠意盎然,你很難想像,都市與自然是如何做到這樣和諧共生的?如果將時間倒轉千年,彼時的石城還只是比較開闊的一片河岸,智慧的先人發現了這方寶地,並定居下來。這種擇址的趣味與眼光便註定了石城後來發展的主旋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贛江在石城段有一個更詩意的名字——琴江,石城就坐落在兩岸,依河勢而建。我初聽「石城」二字時,下意識地以為它是一座石頭築成的方城,卻原來根本無法圍合,只是因境內 「環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得名。城裡青山延綿起伏,水系枝津回互,放眼望去,遠處的山,近處的水,中間的民居街區,渾然天成,走不幾步還能遇到一個小山包,就安然地與鬧市比鄰。生態、野趣、宜居、低碳、休閒……在這裡混搭出了現實樣板間,整個縣城就是一個大景區,「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

黃光慶/攝

有河就自然少不了橋,在石城那麼多橋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自然還是處於縣城核心位置的琴江廊橋,同時它也是石城的名片。這是一座大型現代化仿古景觀廊橋,顏值與實用兼具,路與橋很自然地互聯,抵消了兩岸生活的割裂感。橋長 150 多米,寬有70多米,中間的車行橋寬30米,兩側的廊房各寬21米,主體兩層局部三層,採用明清風格,形體簡練,細節考究,設有景觀休閒長廊、觀景台、廊亭等,橋墩上設計有 12 生肖,古典韻味十足。晚飯就在廊橋附近吃的,當地朋友堅持這樣安排,說飯後會驚喜。果然,一出飯店就像換了人間,此刻全城燈火輝煌,各式燈彩悉數登場,音樂噴泉展露迷人風姿,廊橋如彩虹臥波,與橋岸的寶塔交相輝映,橋、水、塔相融合,人間至美。後來才知道,「塔影江心」本就是古代琴江八景之一,就這樣美了千年。乘船夜遊琴江,岸上的燈光投到江里,隨著水紋的波動擴散開來,光彩熠熠。兩岸夜景繁華,用朋友的話來總結,「夜遊夜演夜宴夜購夜浴……應有盡有」,難怪人們又稱石城為「內陸小香港」「江西旅遊夜明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