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浪漫主義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歷史演變

歷史快探 發佈 2024-04-30T20:43:44.267740+00:00

歐洲浪漫主義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歐洲各國,工業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正是在工 業革命的推動下使得當時歐洲及北美地區的生產力水平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自 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歐洲大陸逐漸解體,進而邁入了工業化時代。

歐洲浪漫主義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歐洲各國,工業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正是在工 業革命的推動下使得當時歐洲及北美地區的生產力水平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自 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歐洲大陸逐漸解體,進而邁入了工業化時代。也正是由於工 業革命,落後的生產方式和封建專制的社會結構已經成為時代的絆腳石,使得上 升的資產階級與沒落的封建貴族進行著激烈的反覆的權力鬥爭。新興的城市資產 階級標榜的「自由」、「平等」、「博愛」,都成為擊垮陳舊封建文化秩序的有力武器。

1789 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制的根基,同時撼動了 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制度。經過不同程度的社會變革後的歐洲各國,在經濟上得 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也日益拉大了貧富差距,加深了社會矛盾,歐洲進入了如 火如荼的動亂年代。舊的社會秩序在革命中瓦解,導致不同階級的人們心態上產 生不同的轉變。資產階級主張「自由」競爭、「平等」地位、「獨立」個性,想要 在追逐權力和財富的同時改變社會氛圍,他們以意氣風發的姿態對抗社會和歷史 上陳舊、體面、保守的價值觀。

而腐朽的貴族階層日趨沒落,悲觀頹唐、人生虛 幻的情緒滋生,對神秘彼岸的嚮往為日後浪漫主義思潮的興盛提供了土壤。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猛烈、最徹底的—次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以啟蒙運 動為其思想先導,先後經歷了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三個統治階段, 逐步瓦解封建勢力,最終推翻了封建專制的統治。推崇「理性、自然、自由」的 啟蒙主義者們,夢想通過革命建立—個「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王國。

《西方哲學史》 中寫道:「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儘管在細節方面彼此不同,他們卻一致認為,自 然現象,無論是物理現象或是精神現象都為規律所制約,人類的精神生活和道德 生活都是自然的必然產物。」「啟蒙運動甚至把清晰和功利的標準貫徹到美學的領域;詩歌、雕刻、建築和繪畫都以唯理主義為準則」1這樣一種機械和明晰使人在 掙脫了封建等級制度的壓迫的同時又被套上了理性的枷鎖。……十八世紀的思想家、甚至十九世紀思想家,他們認為有可能——如果不 是絕對的話——達到某種近乎絕對的知識來整飭世界,創造某種理性秩序,由此, 悲劇、罪惡、愚蠢,這些在過去造成巨大破壞的事物,最終可以通過應用謹慎活 的的知識和普遍理性得到避免。

英國的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對歐洲大陸的政治、 經濟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加劇了城市的混亂和騷動不安,漸漸粉碎了人們 對理性的幻想。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高山被剷平,河流被污染,大面積的 森林被砍伐,草原牧場被開墾為農田,自然遭到極大破壞,人類卻渾然不知。技 術的不斷進步原本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創造更加理想的生存環境的利劍, 現在已然成為一把雙刃劍,按照人類意願雕琢自然的同時人類也在付出血的代價。 面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弊端,久居在混亂污濁城市中的人們,產生了懷舊情緒,開 始懷念田園牧歌情調的農業文明時代。 城市,這個人類—度趨之若鶩的聚居地,已變成—片精神的廢墟。

浪漫主義的歷史演變

18 世紀末發生的法國大革命徹底瓦解了歐洲傳統的政治統治,隨之,在德國、 英國、法國以至全歐洲,出現了一股強大的思潮——浪漫主義。它像一位人們在 精神迷惑和惶恐中期盼的神袛走遍全歐,把一種尖銳而又含混的精神氣質帶到人 們的心中。浪漫主義運動儘管起源於盧梭,對新古典主義原則的批判最初也出現在英國 作家的作品中,但德國才是浪漫主義的主戰場。

「在歐洲所有國家中,只有德國人 在 18 世紀有他們的文藝的繁榮時期和古典哲學的鼎盛時期,萊辛和歌德使詩歌取 得重大進展,赫爾德從歷史發展的大輪廓論證了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康德和謝林使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哲學有了突出的進步,這一切都表明德國的浪漫 主義運動並不是單純的文學或美學領域裡的運動,而是思想和精神的運動,德國的古典哲學不僅本身就是哲學領域裡的浪漫運動,而且成為文藝領域裡的浪漫運動的理論基礎,這使得德國浪漫主義運動有著深刻的情感思想和偉大的精神氣魄」,這也是它能對歐洲各國的浪漫主義運動產生巨大影響的原因。

德國的情況更是如此,從文化上來說,德國歷史上缺乏能與英國的莎士比亞 和伊莉莎白時期的詩人,或法國黃金時期的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相媲美的人 物。從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上來看,十八世紀的德國仍然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小國割據,缺乏統一的文化中心,經濟發展緩慢,無法與英法等歐洲國家相比。 十八世紀上半葉,德國的形勢與法國形成鮮明的對比。沒有萊茵河對岸法國的輝 煌歷史,正是由於德國當時的落後狀況,使它最終成為歐洲浪漫主義的領導者。 在落後現實的壓抑之下,市民階層出身的青年率先覺醒,掀起了在十八世紀下半 葉影響深遠的狂飈突進運動。而德國的浪漫主義正是產生於這種分裂而落後的社 會現實之下。

永恆與絕對:浪漫主義的精神追求

國哲學家沃爾夫描述這個世界就像一台機器,遵循著機械原理運轉。理性 成為了我們的上帝,自然失去了神聖的力量,諸神不再在自然中言說,自然在運 動中變成了無靈魂的原子,「中世紀主義者活生生的世界,是美、本能與意圖相結 合而成的世界……如一種錯覺一樣被遺棄了;世界根本就沒有客觀的存在。真正 的世界,是科學揭示的世界,是物質粒子按照數學規律在時空中運動的世界。」

自然不再有人們想像中的神秘,不再受到敬拜,也不再受欽佩;相反,人們根據自 己的意願,用技術來改變或改造自然,自然不再是精神力量,它成為使人類變得 強大的工具。現代社會已經「把人的存在分裂為無限碎片,結果導致聯合體的機 械生命;在國家(文化)和教堂(神聖力量)之間,規律這宇宙之間存在一道裂 傷;娛樂和勞動分離,意義和目的分離,付出和回報分離。人類自身將永遠束縛 在生活的碎片中,……永遠培育不了人類存在的和諧(詩歌)。」浪漫主義者基於 自身的立場,要求克服理性自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人自身的分裂、尋求人的統一性。

人作為存在物,是瞬息和有限的,怎樣才能得到永恆和無限?浪漫主義精神擔負起把人類提升到最高的和無限的境界,並重新詩意地塑造生活的 重任。人作為唯一為無限而造的動物,始終對上帝和精神家園充滿嚮往,這種心 靈的訴求正是對無限追求的一種表現。「哲學與詩本是一體。最偉大的哲學家與最 偉大的詩人往往心有靈犀,他們遭受著類似的痛苦,共同尋找著同一個謎的謎底。」 這個謎就是人生之謎,就是人類如何才能追求—種無限和絕對,浪漫主義者們 就是朝著這個謎不斷地尋求著答案。

浪漫主義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通向永恆和絕對。「浪漫詩」作為一種完全不同 於理性主義哲學的思維方式,試圖對理性造成的主體與客體、存在與思維、經驗 與超驗、有限與無限、人與自身、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分裂進行彌合。在浪漫 主義者看來,「詩,是生活的外形。個別活在整體之中,整體活在個體之中。通過詩,最高的同情與活力,即有限與無限最緊密的統一,才得以形成。」具有拯救理 性所造成的人的普遍分裂的使命感,是使人的生存世界詩意化的手段,是創造「人 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的生存境況。它以「不可言說」的非邏輯方式找尋人的生 存價值和安身立命之本。

總結

只有真正的藝術,才能把人提高到物質需求之上。對於浪 漫主義而言,它不甘於人類精神的沉淪,將精神的富裕、心靈的闊綽、靈魂的高 貴作為生存的內在要求。面對生存異化而產生的焦慮和失衡,「藝術」成為從物質 需求的理性王國走向另一個更為崇高的世界的真正出路,在那個世界裡,理想的 和現實的東西通過對絕對生活的一致嚮往而融合在一起。

只有藝術,能克服人性的分裂,使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達到儘可能的和諧,使感性的人成為真正 理性的和道德的人。在浪漫主義者看來,理性至高無上的結果是人的精神的無家 可歸,所以,要想獲得人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就必須實現人的「精神還鄉」。建立一 個與現實庸俗世界對立的充滿詩意的世界,即實現赫爾德所說的「詩意地棲居」 就是浪漫主義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