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經濟和數字經濟攻堅突破|發展現代海洋漁業 加快建設特色漁業強市

東營網 發佈 2024-04-30T22:01:03.424594+00:00

東營日報社/愛東營訊 海上的春天,一派豐收和喜悅的景象。「還有一個多月,就是打撈海參的季節了,預計產量應該不錯。去年春節,公司的南美白對蝦賣得很好,一茬大棚蝦可生產優質對蝦40萬斤,創產值近1500萬元。」山東華春公司總經理解秀春說。科技活水興漁富民。

東營日報社/愛東營訊 海上的春天,一派豐收和喜悅的景象。「還有一個多月,就是打撈海參的季節了,預計產量應該不錯。去年春節,公司的南美白對蝦賣得很好,一茬大棚蝦可生產優質對蝦40萬斤,創產值近1500萬元。」山東華春公司總經理解秀春說。

科技活水興漁富民。「只有突出科技成果轉化和運用,改變傳統的漁業模式,才能增強漁業發展後勁,才能在參與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立於不敗之地。」解秀春說。

以前,黃河尾閭的漁民以粗放、零散的傳統漁業模式為主,規模小、產值低始終困擾著漁民,也成為漁區漁村振興的「短板」。近年來,我市堅持要素集聚、產業集群、群眾受益的思路,全力打造現代海洋漁業,以漁業產值增加促進群眾增收。

墾利省級農高區整合周邊漁民的零散養殖池塘,規劃建設6000畝智慧漁業產業園,實現養殖方式由粗放式外塘養殖到精細化養殖轉變、養殖主體由過去傳統養殖戶到博士生專業科研團隊轉變。華春公司通過「公司+協會+農戶」模式,對周邊5萬畝海參養殖區進行統一管理,促進畝產量提高20%以上,農戶收入平均增加近20000元,實現了企業與農戶共贏。

針對「小農漁業」市場議價能力低、抗風險能力差等情況,我市探索建立了「龍頭企業+政府+農村合作社+保險公司」的產業集成模式,漁業龍頭企業負責市場銷售和技術指導,政府專項補充資金支持,農村合作社為養殖主體,保險公司承保托底,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全市已成立漁業合作社62家,政府財政補貼漁業養殖保險245萬元,累計投保4萬畝。

同時,我市創新行業管理模式,成立村集體漁業合作社,吸納漁民土地、資金、技術入股,合作社以這部分資產或入股水產養殖的龍頭企業或自主經營,有管理經驗的漁民參與合作社管理運營,每年按照收益分紅,漁民從養殖戶變為「小股東」,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以黃河口大閘蟹產業為例,全市成立黃河口大閘蟹專業合作社8家、社員200多戶,輻射帶動3000多人致富,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新時代,漁業要跨越發展,需要進一步實現轉型升級。我市立足鹽鹼地資源稟賦優勢,堅持建標準、重育種、創品牌三管齊下,漁業產業的產量、質量、效益實現了大幅躍升。目前,我市已認定各類「三品一標」水產品106個,認證面積占全市增養殖面積82%,黃河口大閘蟹獲評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入選「好品山東」「中國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打響了鹽鹼地、黃河口的「金招牌」。堅持生態健康養殖理念,科技、創新、配套三方賦能,走出一條鹽鹼地生態容量提升、生態產品高效穩定供給、多元融合發展的鹽鹼地綜合利用之路。

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將實施藍色種業工程,著力發展現代高效漁業,加快推動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聚力打響『黃河口』漁業品牌,全力打造雙百億級現代漁業產業集群,促進現代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黃河流域共同富裕先行區貢獻漁業力量。」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荊向輝信心滿滿地說。

(記者 王苗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