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潰敗——土木堡戰役

野夜與荒 發佈 2024-04-30T22:41:15.110191+00:00

這不僅是造成明英宗被俘的史詩級潰敗,同樣也宣告了王朝由盛轉衰的節點降臨。此時距離明朝立國尚不足百年,然而,這場必然潰敗還是要比真實情況來的晚了一些。

公元1449年9月1日,數萬明軍在邊地土木堡附近全軍覆沒。這不僅是造成明英宗被俘的史詩級潰敗,同樣也宣告了王朝由盛轉衰的節點降臨。此時距離明朝立國尚不足百年,然而,這場必然潰敗還是要比真實情況來的晚了一些。從此之後,明朝不再開疆拓土,轉而修築長城,加強北方的防禦。

明初對蒙元殘軍的勝利本身就包含著很大偶然性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位於南京)稱帝,正式開始逐鹿天下。然而,表面的高歌猛進並不能證明自身真正的強勢。先前就是由於蒙元貴族們的內耗,給了他在南方大舉擴張的機會。加之除陳友諒之外的周邊對手,大都沒有衝出原勢力範圍的野心,造成戰略局勢上的相對孤立。新生的明帝國也依靠這層大背景,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將對手各個擊破。

然而,明朝的好運還不止於此。早在13世紀的蒙古黃金時代後,大部分原先的草原部族就分批遷往歐亞大陸各地。因此,本是帝國核心的草原就出現了空心化現象。等朱元璋的北伐軍沿大運河殺到大都門前,皇帝才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援軍可用。而大批回歸牧區的貴族也發現,這片最後的陣地已經因缺乏打理和環境殘破而無法自我維持。於是在稍後的明朝與北元對峙階段,他們就絲毫沒有昔日北方強權的豪情,總是因資源不足而陷於被動挨打境地。

1402年,篡位朱棣靖難之役結束而榮登大位。為了壓制開國老臣和鞏固自身權勢,毅然決然的將都城由南京遷回自己的封地首府--北平。在忙不迭開建紫禁城的同時,也急於收攏全國兵權,並展現自己的絕對強勢地位。隨後的五次遠征漠北,就成為明朝在面上的高光時刻。新皇帝通過聚攏全國資源,到時刻處於分崩離析狀態的草原上開展武裝遊行。雖然從未殲滅過任何勢力的有生部隊,卻能憑藉體量造成驅逐胡擄的虛假勝利。加上越南戰場的深陷泥潭與鄭和下西洋的龐大開支,迅速耗盡了本就積累不多的財政和民生資源。

不過,即便是在此等高光時刻,明朝的軍隊結構也為日後慘敗埋下伏筆。例如在朱棣奪取天下的靖難戰爭中,就屢次依靠歸化蒙古兵為自己攻城拔寨。他本人剛剛宣布崛起義旗,就立刻對北面的寧王封地動手。為的不僅是解除後顧之憂,還要將對方手裡的大批蠻族騎兵收入囊中。趕來鎮壓的南方官軍,也因朱元璋時代留下的老傳統而擁有不少蒙古裔軍戶。但他們大都出生在固定的圈養環境中,也就很難在戰力等方面與剛剛收編的遠親相提比倫。等到篡位者贏得天下,也不忘將大量精銳的蒙古兵留在京師,改組為精銳的京軍三大營。這些歸化武士的後裔,也就經常作為壓陣力量參與軍事行動,幾乎經歷了明朝此後的所有戰爭。

也先的新蒙古帝國起源自草原西側的瓦剌部落

1439年,也先的瓦剌部開始在蒙古高原上嶄露頭角。雖然早就與朱棣在漠北有過武裝衝突,但因為地理位置相對靠西,所以不在明軍的日常打擊範圍之內。而原本可以壓制其發展的韃靼都東部集團,也正是在朱棣開啟的北伐戰爭中損失慘重,給了西方遠親以擴展機遇。乃至土木堡戰役前的1443年,瓦剌人還直接南下河西走廊,將原本依附北京宮廷的哈密、沙洲、赤斤等小部落兼併。隨後又向東威脅外興安嶺的兀良哈部。至此,一個統御東西草原的新強權便在明朝北境膨脹起來。

面對即將到來的咄咄逼人之勢,當時的明朝卻沒有多少餘力進行干涉。這倒不是因為主政的明英宗有多麼畏敵避戰,而是大部分明軍精銳都被牽制在其他戰場。由於朱元璋時代留下的衛所制度崩潰,北京宮廷發現自己的地方武裝往往已不堪大用。為了對付雲南和緬甸邊境的麓川土司,他們就不得不從各省抽調精銳前往,甚至要從京師直接動用近衛軍部隊。隨後又由於聲勢浩大的葉宗留、鄧茂七起義,需要將剛剛平息邊境戰局的兵馬再掉往東南沿海。因此在整個1442-48年之間,也先的北方霸業都沒有受到任何打攪。在本國境內疲於奔命的官軍,也總是需要數千來自京師或邊區的歸化蒙古人助陣。

瓦剌人的進攻讓明軍疲於應付

1449年,瓦剌終於因貿易互市問題而與明朝撕破臉皮。當年7月,也先率領三萬蒙古騎兵進攻晉北的邊防重鎮大同。脫脫不花率領三萬偏師進犯遼東。另有阿剌的兩萬人馬進犯毗鄰大同的宣府。最後是一支數千人規模的小分隊,在西面威脅河西走廊的甘州。一時間,告急文書猶如雪片般飛往京師,戰爭陰雲布滿了明朝的北部邊疆。

面對整整八萬蒙古軍隊的集中挑釁,年輕的明英宗卻表現的躍躍欲試。他很快提出要御駕親征,到第二天就命令全體京營官兵準備出征的行裝。許多大臣表示反對,卻不敢向皇帝道出明軍的真實情況。因此,所有浮於表面的勸諫都被視為怯懦之舉,不可能被希望一戰的皇帝所採納。事實上,僅從五軍都督府上報的數字來看,京師附近的近衛軍部隊也不過剩下56000多人。餘下編制都為各級官吏的吃空餉來源。皇帝即便能獲得其他調遣部隊的增援,也不可能對敵人形成規模上的絕對優勢。明英宗卻依然通過調令,將各路12萬兵馬拖上前線,走上了不歸路。

明朝與蒙古部隊在土木堡戰役中的行軍線路

1449年8月11日,明英宗和他親自指揮的近衛軍抵達重鎮宣府。他們在那裡得到消息,已經有三萬邊軍精銳在大同被也先消滅。也就是說,在沒有絕對數量優勢的情況下,明軍戰力根本抵擋不了對手。但皇帝心意已決,帶著更多人馬向西增援晉北。在半路上目睹了前次潰敗的友軍屍體,很多首次上戰場的新兵蛋子都被嚇得魂不守舍。皇帝也感到恐懼,下令全軍調頭返回。

8月30日,規模龐大的明軍行動遲緩,排成漫長的一路縱隊,很容易因分頭攻擊而首尾不能相顧。也先的蒙古部隊尾隨而至,率先對皇帝的大軍發起試探性攻擊。明英宗派遣投誠的歸化蒙古將領吳克忠率最精銳人馬迎擊,結果還是被西蒙古騎兵擊潰。整個過程不過半天,再次加劇了明朝君臣心中的恐懼感。接著上場的是曾隨朱棣北伐的成國公朱勇,和皇帝調撥的四萬近衛軍主力。但他們卻沒有在鷂兒嶺據險而守,反倒衝出隘口迎敵,結果被也先的騎兵在開闊地帶上分割包圍,最後落得全軍盡沒的慘澹下場。

今日的土木堡遺址 依然有明城時的城牆遺蹟

8月31日,明英宗與龐大的殘軍抵達土木堡伏擊。他們突然發現,南側15里的河川卻已經被另一支蒙古騎兵占據。那正是先前受命攻打宣府的兩萬偏師。此時的明軍部隊,尚有明面上的8萬士兵可用。但因為主力潰敗,這些餘下的老弱病殘也很難抵抗兩支蒙古大軍。除了在構築過小型要塞的土木堡據守,沒有任何進行強行突圍的能力。也先聚攏自己的兩批人馬,發現沒有太好的攻堅辦法,便對數量更多的對手實施圍困。此時天氣炎熱,由於也先控制著最近的水源,明軍士兵口乾舌燥。

很快,蒙古人便施展了草原遊牧軍隊所慣用的引誘策略。為了把明軍引出防禦工事,也先假意答應退兵,讓他們前往南側的河邊飲水。結果,乾渴的士兵剛離開營地就自亂陣腳,為爭相飲水而完全顧不上維持防禦隊形。恭候多時的蒙古騎兵便痛下殺手,將毫無秩序的明軍沖的七零八落。亂軍之中,明英宗帶著親兵努力突圍。但大部分屬下沒過多久便被打散,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眼看逃跑沒有希望,這位素來好戰的君主便選擇盤腿呆坐在原地,等著對方來俘虜自己。至於當初隨他北伐的12萬軍隊,大部分已經因戰損、疾病和開小差而消失殆盡。

外出取水的明軍 被合圍的蒙古人殲滅

明軍在土木堡所遭遇的奇恥大辱,在此之後,明朝將再也湊不出單次10萬人規模的遠征力量。後人只需總覽事情的前因後果,就不會覺得這場失利有多少意外成分存在。因為連被朝廷視為中流砥柱的歸化蒙古兵都抵禦不住,也就不可能要求地位低下的普通軍戶來力挽狂瀾,明英宗則因此被後世的很多人視為不通軍務的文弱虛君;而被無數人當做替罪羊的大太監王振,也需要為戰敗承擔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