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智能工廠 3天交付定製服裝

經濟日報 發佈 2024-04-30T23:07:59.298226+00:00

大楊集團智能工廠車間內,工人正使用智能裁床剪裁西服面料。 吳 江攝(中經視覺)目前,記者走進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區的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楊集團」)智能工廠剪裁車間,工人們正在趕製一批定製西服,肩縫拼接、內襯設計,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大楊集團智能工廠車間內,工人正使用智能裁床剪裁西服面料。 吳 江攝(中經視覺)

目前,記者走進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區的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楊集團」)智能工廠剪裁車間,工人們正在趕製一批定製西服,肩縫拼接、內襯設計,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批訂單完成後將迅速通關,空運至客戶手中。

「雖說是做定製款,每一件的加工工序和要求各有不同,但效率一點也不比批量生產的低,就像我手頭這道縫製工序,每天能做700件左右。」西裝合肩縫縫製工人王金有說。在王金有加工台前方的顯示屏中,顯示著不同服裝不同部位的特定剪裁需求。「你看,這件需要做肩縫縫製,另一件就不需要。過去還要在紙質定製單上區分不同的製作要求,現在我們幾乎就是以流水線的生產速度完成單裁定製西服製作。」王金有說。

從量體開始,經由世界各地實體店的量體師現場測量或者拍照上傳進行3D建模,訂單數據直接經智能化系統送達工廠,排版僅需2秒成形並以投影的方式將等比尺寸映射在裁剪機上自動裁剪,剪裁好的初版再由智能吊掛系統傳送到各工序,工人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加工製作了。

「一件定製西服從下單量體到製作完成最快只需3個工作日。」大楊集團智能工廠經理助理王剛告訴記者。

近年來,大楊集團提出發展定製服裝業務,並將目光鎖定國外市場。2018年至2019年,企業累計投入2億多元新建、改造兩座服裝智能化柔性定製工廠。

大楊集團獨具特色的規模化定製體系及出口服務令人耳目一新。定製服裝的利潤遠高於傳統批量生產的相同標準服裝,但要實現批量化定製生產卻是一大難題。目前,大楊集團已經建成數字車間、智能吊掛、智能倉儲、面輔料自動存儲、面輔料自動運輸、自動縫製等數個智能化定製工廠,讓在流水線上製作定製服裝成為現實。

在企業智能化定製工廠里,實現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高附加值的規模化定製生產模式,是大楊集團實現發展的關鍵。

「智能工廠可以做到人員減半,極大提升生產效率。」大楊集團總經理胡冬梅說,公司從建立初期就對標智能服裝定製工廠建設。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有強大的數位化平台作為支撐,讓智能設備發揮最大功效。為此,大楊集團自主開發了USTYYLIT3.0系統(優思達)服裝定製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實現從量體數據獲取、服裝款式選項輸入到自動生成裁割文件,形成大規模的智能化柔性定製流程,直至分揀倉儲,成品發貨。

據介紹,該平台可以同時操作多品類、多語言客戶訂單,滿足客戶多樣化定製需求。平台通過客戶端量體數據錄入,款式、面輔料、配飾的可視化選擇,增強客戶體驗感;通過版型數據處理系統及智能化設備定製生產線,自動分揀倉儲系統,通過與面輔料供應商、檢測機構、物流端的數據共享,實現單裁定製產品產業鏈融合。

目前,大楊集團智能服裝定製工廠已對接海內外6000多家供應商及客戶。胡冬梅介紹,通過數位化建設,企業實現服裝定製與大貨生產並行,極大提高生產效率,全球定製產品交付周期從15個工作日縮短到最快3個工作日。

「由於有了強大的數位化平台,在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模式下,生產車間可以根據消費者定製訂單進行投產,實現先銷售後生產的經營模式,實現個性化定製零庫存。」胡冬梅說,2022年大楊集團出口西服540多萬件(套),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定製服裝達214萬件(套)。(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