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娜號帆船:哥倫布最忠愛的大航海先驅座駕

冷炮歷史 發佈 2024-04-30T23:17:09.076291+00:00

公元1492年8月3日,大名鼎鼎的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與麾下90名勇敢者啟程出海,開啟意義深遠的發現美洲之旅。但所用船隻卻相當寒酸,甚至以當時的粗糙標準的來看,都不太適在公海上長期航行。

公元1492年8月3日,大名鼎鼎的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與麾下90名勇敢者啟程出海,開啟意義深遠的發現美洲之旅。但所用船隻卻相當寒酸,甚至以當時的粗糙標準的來看,都不太適在公海上長期航行。


現代人製作的尼娜號1:50大小模型


更為詭異的是,哥倫布竟始終對體量最小、配置最差的尼娜號帆船情有獨鍾,幾乎痴迷到愛不釋手的瘋狂地步。除非知曉早期航海家們的需求痛點,否則你將很難理解當事人的這類莫名取捨。


一副16世紀畫作上的卡拉維爾帆船


早在15世紀初,一種名為卡拉維爾的輕型快速帆船,逐漸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部海岸孕育而生。在部分傳統敘事中,該成果被判定為是葡萄牙王子恩里克的贊助結晶。但日益完善的歷史研究卻表明,卡拉維爾的技術進化至少能往前再倒退300多年。最初僅僅被用於近岸捕魚或短途運輸,且多為排水量不超過20噸重的迷你款。直到使用者需要在風高浪急的比斯開灣內來回縱橫,才漸漸將排水量增加到30噸級。


早期的大航海探索 幾乎都是靠卡拉維爾帆船完成的


但如此普通的技術出生,卻讓卡拉維爾帆船在隨後的大航海時代中大放光彩。首先就是由於早期歐洲海員普遍不熟悉非洲環境,需要花大量時間摸索航道、探查沿岸的各類自然稟賦與商業機會。這讓他們不敢也不願意離開海岸太遠,最好是能安全且細緻的探索到每一里格。其次,作為主要投資者的葡萄牙王國,不可能將有限的人力、財力都投入未知行動。顯然,本就屬於輕型船舶範疇的卡拉威爾帆船造價便宜,更不需要太多乘員便可輕鬆操縱。因而直到70-80年後,衝過幾內亞灣的他們還基本以這類小船去到好望角。作為哥倫布主要贊助者的西班牙王室,也是出於類似的緣由而不希望耗費甚多。


哥倫布首航美洲的旗艦 聖瑪利亞號


當然,處於近代前夜的歐洲海員絕非只有卡拉威爾這一種船型。截止15世紀中前期,他們已習慣駕駛高聳的卡拉克大帆船,將更多商品或成建制軍隊送往目標水域。所以在哥倫布起航向西之際,他的旗艦就是1艘名為聖瑪利亞號的105噸級卡拉克帆船。緊隨其後的平托號,便是排水量為70噸的卡拉維爾帆船。至於最為渺小的尼娜號,更是僅有區區60噸。只不過與半個世紀前的早期款不同,前者已安裝有面積較大的方形風帆,而後者依舊堅持用更注重輕便的三角帆。


尼娜號(左)與平托號(號)都是典型的卡拉維爾帆船


公元1492年8月12日,哥倫布的小型編隊抵達加納利群島。接著又用整整兩個月時間橫渡大西洋,最後到10月12日登陸今天的巴哈馬群島。由於此前從未有人完成過相似航行,所以幾乎每個探險隊成員都對前路充滿疑問。尼娜號這類小型卡拉維爾帆船,更是在海況惡劣的半途中飽受折磨。加之無法靠港口獲取任何補給,上面的24名船員只能勉強靠非常有限的給養維持體力。好在聖瑪利亞號同樣處境艱難,甚至因過高的船體結構而更容易為顛簸摧殘,讓擁有多年海事經驗的哥倫布叫苦不迭。


哥倫布船隊在加勒比海水域的第一次航行線路


12月24日,稍有斬獲的西班牙人繼續在加勒比海域摸索航道。結果,旗艦聖瑪利亞號因操作不當而在海地北部擱淺。雖然其中不乏包含有工作安排失誤、不熟悉當地水文條件等客觀因素,但也確實證明較大的卡拉克帆船並不十分適合初期探險。於是,哥倫布便興高采烈的下令將之放棄,用拆卸得來的木材建造殖民據點。自己則一頭跳上最為輕便的尼娜號,將其作為本次行動的後半程指揮部。


相比聖瑪利亞號 哥倫布對尼娜號是偏愛有加


1493年1月16日,尼娜號以旗艦身份帶著哥倫布與所有倖存者返航歐洲。這次,他們的航行比來時更為順利,在2月14日便抵達葡萄牙人控制下的亞速爾群島。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險些將他心愛的尼娜號掀翻。這段有驚無險的過程,也讓哥倫布更確信該船能為自己帶來絕佳好運,必須在日後的探索中加以重用。


哥倫布船隊在加勒比海水域的第二次航行線路


這年9月,西班牙人再度派艦隊前往尚未有明確定型的美洲。由於人數較前次多出不少,艦隊規模瞬間擴充至17艘各類帆船,其中也包括有屬於二進宮的尼娜號。在長達3年的部署過程中,哥倫布還任命她為前去探索古巴的分艦隊核心。不想編隊在行動中幾乎全被風暴摧毀,唯有堪稱幸運符號的尼娜隻身倖免。因而能以勝利者姿態,在1496年榮歸西班牙故里。而且比較搞笑的是,她在來年的一次地中海航行中被海盜捕獲至撒丁島扣押。結果還是讓船長阿隆索偷偷溜回,並毫髮無損的逃至加迪斯港。


哥倫布船隊在加勒比海水域的第三次航行線路


不過,再好的運氣也終有耗盡的那一天。公元1498年,尼娜號第三次隨哥倫布抵達美洲,並且沒能再獲得回到舊世界的機會。能是由於船齡太老的緣故,她在這次部署中的大部分時間內,都默默停靠在剛剛開發不久的多米尼加。到1501年才被派到委內瑞拉,負責把珍珠運回古巴本島。至此徹底消失在歷史記錄中,且極有可能是在某此次任務中趴窩,被無可奈何的乘員所拋棄。作為其「伯樂」的哥倫布亦在不久後失勢,因無法兌現最初的遠航印度承諾而遭罷黜。


1893年 西班牙為參加哥倫比亞世博會

按古代工藝重建的尼娜號和平托號


為拍攝電影《1492征服天堂》而重建的尼娜號和聖瑪利亞號


1艘因颶風而在美國擱淺的當代尼娜號複製品


誠然,尼娜號不是一艘具備革命性技術或偉大願景的重要船舶。但憑藉恰到好處的技術儲備,在關鍵時刻尋覓到最適合於自己發揮的舞台。直至19-20世紀,還為紀念歷史、拍攝電影或參加世博會等緣由,多次被西班牙與美國愛好者所重建。其風頭不僅遠超同為卡拉維爾帆船的平托號,甚至經常壓過本應最為有名的聖瑪利亞號,成為當年編隊中複製品最多的那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