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人常受重用?一起唐朝科舉舞弊案的背後,說明了存在即合理

官場思維 發佈 2024-04-30T23:46:17.768526+00:00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考公入仕即使宦海沉浮,但對於個人、家庭或者一個家族來說,至少是減輕甚至是免去了無米之炊的後顧之憂。為了進入仕途,大文學家韓愈三次吏部考試不過,最終放棄而進入藩鎮幕府就職,為的就是難世下的一份溫飽。但人在則權在,權在則勢必會對事物發展的制度產生影響。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考公入仕即使宦海沉浮,但對於個人、家庭或者一個家族來說,至少是減輕甚至是免去了無米之炊的後顧之憂。為了進入仕途,大文學家韓愈三次吏部考試不過,最終放棄而進入藩鎮幕府就職,為的就是難世下的一份溫飽。

但人在則權在,權在則勢必會對事物發展的制度產生影響。這種人治的精髓,在人事運作中尤其如此。寒窗苦讀的舉子,往往因為上層官僚經意或不經意的一句話而「學海無涯苦作舟」;相反,權勢子弟也就能占用他們的名額了。

中唐時期,權臣李實的一則故事頗有代表性。

李實為李唐宗室,唐德宗貞元年間末任京兆尹,封嗣道王,很是得到性好猜忌的德宗的寵信。史書上記載他為政猛暴,聚斂進奉。韓愈就是因為向德宗上疏揭示京兆府治下的一些民間疾苦,矛頭直指李實,因而得罪了他。而幾經周轉終於到中央得到任命的韓愈,反手就遭到李實在御前的誣陷,被遠貶為山陽縣縣令。就是這個李實,也利用他的權勢,插手科場。

《舊唐書》記載,當時的朝廷的大筆桿子權德輿為禮部侍郎、知貢舉,全面負責招錄當年的科舉公考工作。李實私下裡向權德輿提出舉薦人選,為權德輿所拒,李實就索性公然提出二十個人的名單,強迫德輿接受,並且說:

「可依次第之;不爾,必出外官,悔無及也。」

今日來看,這完全是一副社會無賴流氓的口吻。他的要求是不單提出的二十個人都要錄取,而且名次也要依他所定,如果不聽他的話,就要貶為外官,那時就是「悔無及也」。

《舊唐書》記載,「德輿雖不從,然頗懼其誣奏」。

權德輿最終是頂住了壓力,但想必也是預料到了將來在朝中會遇到的種種非難和阻力。這個「頗懼其誣奏」中的「頗」就是很傳神的一個記載。

但權德輿沒有被貶出,也並不是因為李實沒有去「誣奏」,而是因為不久唐德宗御駕歸西,唐順宗即位了。而唐順宗又患有嚴重的中風,說話種種正常的生活起居都無法自理,朝政大權落在著名的「二王八司馬」王叔文集團手中。在後來開展的「永貞革新」運動中,將李實貶責為通州長史。可見,如果沒有一系列發生的偶然事件,權德輿受到李實的誣害則成為必然。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唐德宗為何會如此信任並重用李實這樣一個欺上瞞下、禍國殃民人物?

這裡不談李實與唐德宗的「私關係」,而是換個角度,從人情社會的角度談一談。

在權力與勢力的影響下,本來循規蹈矩的制度性工作往往會成為上層官僚口頭性工作。在順應著他們的意思的情況下則稱為「照顧」,不順應他們的意思則稱為「命令」。關乎舉子入仕這種堪比性命攸關的人生大事尚且如此,那麼官僚隊伍的提職晉級則更有過之了。

這種口頭性工作的妙處在於,在口頭不留痕的情況下,要求者不用為被要求者的選擇買單。順應者自然成為了政治利益的合作夥伴;逆行者自然成為了日後肅整的敵人。

客觀地說,唐代的科舉考試制度並不像後來的明清如此嚴謹。舉子向考官「投文」、行賄,找權貴打招呼送禮更是家常便飯;同樣的,考官也沒有幾個能像權德輿這樣在權衡利弊之後還能如此堅挺,大部分都是順水推舟秉承旨意辦事。同樣,權貴要求考官強使其親故及第,皇帝要求中樞按喜好提拔官員,這在唐代社會中是屢見不鮮的。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當大環境都是人情是社會下的秉私辦事時,李實這種人能在朝廷如魚得水就不難理解了。

權德輿沒有被貶出,不是因為李實沒有去「誣奏」,而是因為不久唐德宗御駕歸西。李實被貶,不是因為李實的禍國殃民,而恰恰是因為唐德宗的鼎湖龍去。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實被貶,只不過政治運動中正常的新陳代謝罷了。

官場思維洞悉宦海人脈的血酬定律389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收錄於合集 #中國官場規則

2個

上一篇唐朝「考公」現狀:請託打招呼有多麼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