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改革(一)蹭IP的巔峰之作,魏文侯一跪成就百年霸業

申侯雜談 發佈 2024-05-01T00:21:14.088770+00:00

在晉陽之戰後,韓魏趙聯手擊敗智家,該坐下來好好談談分贓利益了。在三家分智後,魏氏西邊是一河之隔的秦國,北邊是強大的趙氏,東邊是新興的韓氏,南邊是秦、楚、鄭國拉鋸爭奪的陝地。

在晉陽之戰後,韓魏趙聯手擊敗智家,該坐下來好好談談分贓利益了。

趙家說:「我老趙家出力最多,貢獻最大,理應拿大頭」。

台詞:我實力最強,誰敢跟我爭?


於是三家很「愉快」的達成了合作。趙家分走了智氏大部分土地,成為三家中實力最強一家。


實力是野心的催化劑。在瓜分了智氏大部分土地人口之後,趙家的實力已經發展到可以隨便吊打韓魏中任何一家的‬地步‬。當初在智瑤面前裝了半輩子孫子的趙無恤顯露出他的野心,他也想吞併韓魏兩家獨占晉國。


年僅27歲的魏斯便在晉陽之戰後兩年繼承他爺爺的爵位成為魏氏當家人。此時魏家封地被緊緊地裹在晉西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晉西南,雖然在東面還有幾塊飛地,但都很不鞏固,難以建成戰略基地。在三家分智後,魏氏西邊是一河之隔的秦國,北邊是強大的趙氏,東邊是新興的韓氏,南邊是秦、楚、鄭國拉鋸爭奪的陝地。可以說,魏氏此時身處四戰之地,稍不留意就可能陷入戰爭之中。


而晉國內部三卿的關係也很複雜,趙氏獨強,卻又沒有強到能吃掉兩家的地步。所以一直勾搭魏斯,想拉魏氏一起先滅了韓氏,再反手消滅魏氏。而韓氏也不甘寂寞,想拉魏氏一起瓜分趙氏。


魏氏此時的位置很尷尬,年輕的魏斯很無奈。因為無論魏氏站‬哪家,最後都沾不了便宜。他不想打,只想安心發展內政,增強實力。可是內部發展的前提是是有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公元前425年,趙無恤去世,魏斯接任晉國正卿。雖然此時晉國已經名存實亡,畢竟還有一口氣,名義上三卿都還是晉國的「家臣」。魏斯以正卿的地位勸和韓趙兩家。


他先是對趙獻侯說:「你們老趙家太強了,我不可能跟你聯合打韓家的。相反,不管你要打我們哪一家,形勢都會迫使我們兩家聯合起來一起對抗你。所以你還是省點力氣吧,別再挑撥離間了,沒用。」


魏斯又找到韓武子:「老韓,別再整天幻想天開。老趙家太強了,就算咱兩聯合也只能跟他打平手。真打起來只會兩敗俱傷,對大家都沒好處。就算打贏了,咱兩瓜分了趙氏,最後咱兩還是要干一場,何必呢?都是一起幹過革命(干智氏)的老兄弟,哥幾個坐下來好好聊聊。」


魏斯說服兩家後,又把韓魏兩家叫過來一起開了個「三巨賊」利益分贓大會,他說:


「外面的世界很大,咱們都應該走出去看看。與其我們三家在‬內部鬥來鬥去,不如協力合作,一起向外面發展,這樣才符合三家的利益。」


魏斯說服韓趙兩家達成和平共處,一致對外的發展共識。終於爭取到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可以全力發展自身實力。


可是問題來了,該怎麼發展?由於當時社會正處於春秋向戰國過渡的時期,分封制早已名存實亡。作為分封制的既得利益者,自己就是晉國的「家賊」,當然不希望自己家也出現「竊家巨賊」。郡縣制雖然不錯,可是此時‬卻‬沒有一套相對應的國家管理制度,貿然採用必定侵犯老貴族的既得利益,容易造成國家內亂。


魏斯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發展自身。但是他知道,無論想做什麼,都需要人才。而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自然會有人擅長。可是問題又來了:


在遍地文盲,只有貴族才能讀書的春秋戰國時期,人才往哪裡找?


在當時,想招來人才,大體有四種模式:

1,高官厚祿,重金吸引。坐等各國遊學士子前來應聘。

2,挖牆腳,主動派人到各國挖有名氣的士大夫和將軍們。比如‬齊恆公時期管仲就派出遊士八十人週遊各國,給他們配備車馬衣裘和豐厚的財幣,為齊國招攬天下賢士。

3,名人推薦,如鮑叔牙推薦管仲、管仲推薦隰朋等人。

4,從自家養的「士」和自家子弟中挑選。「養士」是當時個諸侯卿大夫流行的方式,不僅能補充自家人才的需要,還能保證忠誠度,各個「家賊」們用了都說好。比如老‬韓家的段規,他老魏家的任章,老趙家的張孟談,當初智家的智果,豫讓等。


魏斯在綜合上面幾種人才招聘方式之後,選擇了第五種:


蹭IP


他覺得,一個網紅的背後,必定有無數的忠實粉絲。意見領袖的周圍也必定跟隨著許多行業大才。只要搞定這位網紅,當他的榜一大哥,那他的粉絲自然也會成為自己的小弟。


當時的天下有三個顯赫門派:儒,墨和傳承於老子的楊朱學派。這三大門派弟子之間吃飽了飯就琢磨著互相對噴。


儒家覺得人心不古,禮崩樂壞,家賊橫行,

社會應該回到周公時期,大家都得尊禮辦事,施行仁政,講究尊卑有序。大家都要認清自己位置,按規矩辦事,社會才能恢復秩序,也會沒有那麼多糟糕‬事了。


墨家覺得儒家都是扯淡,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就必然會導致強者剝削弱者。大家都是爹媽生的,憑什麼有些人就天生高人一等?所以想要治理好國家就應該一視同仁,把愛的光輝平均撒播在每一個人身上,這樣大家才能和睦共處,一起打造和諧社會。墨家很有自知之明,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這一套博愛理論必定不會被諸侯國接受,於是乾脆自己搞一套內部武力組織,看見誰家被欺負了就幫誰。嚇得一幫「家賊」們對他們躲得遠遠的。


楊朱學派就厲害了,他們覺得在座各位沒一個好東西,他們認為上到天子諸侯,下到卿大夫貴族,全他媽都是一幫強盜。不是你搶我家產就是他整天惦記著別人家媳婦,一個個的有點權力就想搶別人家飯碗,瞎操心。做人嘛,當然是開心最重要啦。我命由己不由天,咱不做壞人,不是自己的,就算送我整個天下我也不要;但是也堅決反對被壞人沾了便宜,就是一毛也不能被人拔了去!天天打來打去多沒意思啊,還不如守好自家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沒事溜溜狗,養養生多瀟灑吶。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在做了一番對比之後,魏斯覺得還是儒家比較靠譜。畢竟他可不想整天有人勸他別去欺負小國,他對養生也沒什麼興趣。


雖然儒家也不怎麼靠譜,但起碼尊卑貴賤忠君愛國這一套還是不錯滴。作為「家賊」可太清楚「家賊」的厲害了,一定要給大家洗洗腦,千萬別有樣學樣當「家賊」!而且儒家人多口雜,把這幫人哄好了還能洗白一遍自家「家賊」的身份。


按理說,儒家學子應該非常看不起韓魏趙三家,孔子就曾經公開罵老趙家無君無父,不講規矩。但在孔子的學生中,出了一個另類。偏偏這位異類還很聰明,又活得長,熬死了所有的師兄們成為了當時的精神領袖,還硬生生把他老師的思想創新出了一套經國濟世的實用理論。


子夏,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是孔門晚年收的小弟子,比孔子小44歲。自古以來,在老百姓心中,老么都是最受寵愛的兒子,子夏作為孔門「么兒」,自然備受老師和師兄們寵愛。子夏也不負眾望,這孩子從小就聰明伶俐,入學沒幾年就把孔子的《詩》《書》《禮》《易》《春秋》等教材背的滾瓜爛熟。還能舉一反三,對所學的內容有獨特的見解。


作為老師,遇到這麼個學霸學生,按理說應該非常高興才對。可孔子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這孩子實在太能「反三」了,這反著反著,就要反到「離經叛道」的地步。向來「因材施教」的孔子對此也很苦惱,希望把這孩子的思想給「糾正」過來。於是早早的就把子夏同學趕‬出去‬入‬仕當官,讓他在實踐中發現自家老師教的東西有多厲害。


在孔子時期,各諸侯國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這老頭很「厲害」,所以不能用他主政。但這老頭教出來的學生可是真香,能文能武,理政,經商,外交無所不通


別看孔子周遊列國如喪家之犬,可人家最落魄的時候,衛國還要把子路挖走回去當官,把他趕走的魯國在被齊國攻打時最先想起的還是老頭子的學生子貢,把子貢請回去解決危機。經過子貢的一番騷操作,齊國跟吳國打起來了,吳國又跟晉國幹了一架,而晉國也沒虧,因為越國把吳國偷家了。


史曰:「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孔門出品,必屬精品。入仕的子夏很快就受到魯國的重用,讓子夏去治理莒父地方。沒幾年,子夏就把莒父治理得有聲有色,當地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


子夏回來探望老師,孔子聽說這孩子乾的不錯,就問他怎麼做的。子貢說:「這還不簡單,百姓們想的就只是好好幹活發家致富,只要是對生產有幫助的政策,讓人們都覺得有利可圖,大家都會拼了命去幹活。有了一技之長,人們就能豐衣足食,只要在大是‬大‬非‬方面不越軌,一些小節小錯都是可以原諒滴‬。如果發現作奸犯科的,一律依法嚴懲,這樣社會‬就‬清淨了。」


孔子一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你小子怎麼能這麼做?仁政懂不懂?你得用禮儀仁愛感化百姓啊,一天到晚就知道講利益,那不就成小人了嗎?」


子夏不敢反駁老師,但依然我行我素。孔子去世後,孔門分成了幾個派別,他們雖然派別不同,但依然忠實地‬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造聖運動。


孔子‬死後‬,子夏前往晉國傳學,很快就得到士子們的衷心擁護。並且影響力反超他的師兄們,成為天子士子的精神領袖。


為什么子夏能成為士子們的精神領袖?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教學的內容實在太符合大家的需求了。


大家讀書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升官發財,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了。而子夏的授課內容除了傳統的儒家理論之外,還獨具創新的對自家老師的《詩》《書》《禮》《樂》進行了一番魔改解讀,發展成了經世致用之學


包括但不限於如何治理百姓,如何鼓勵生產,如何管理財政,如何治兵,如何帶兵打仗等五花八門,只要對入仕有用的,他都教。他鼓勵學生們學成了就去當官,別整天枯坐搞學術。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真想安心做學問,那也得先把官當好了再搞。


由於子夏教的內容太實用,各國士子紛紛前來拜師求學,很快就帶出了大量學生。子夏培養的經世致用之儒充斥各國朝堂,反過來‬又給子夏刷了一波粉絲,搞的當時很多人還以為子夏就是孔子。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越老越守舊。比如‬孔子就是典型的例子,可子夏不一樣,老頭子是越老越創新,偏偏他活得還夠長,活了107歲。這創新起來就沒邊了,到老年,老頭子直接把自家老師對君子的定義都給創新了一遍。孔子認為,理想的君子就應該是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坦坦蕩蕩的,而子夏則提出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總體來說,「變」字可以貫通子夏的思想。子夏弟子眾多,質量很有保證。後人熟知的李悝,吳起(曾求學曾參,因黑歷史被掃地出門,後來拜子夏為師),田子方(子貢弟子,跟隨子夏求學,算是代兄授徒),段干木,公羊高,穀梁赤,禽滑厘(後轉投墨家)等都‬曾是‬子夏‬的‬學生‬,當然還有個最重量級弟子:


魏文侯


《史記》曰:「孔子沒,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為魏文侯師。


求賢若渴的魏文侯知道子夏在晉國傳學,多次拜訪子夏,希望子夏出山輔助他。由於此時子夏專注於教書育人和給自家老師造聖,加上韓魏趙三家名聲實在太臭(對儒家而言)子夏沒有同意出山,但依然給魏文侯推薦了自己的弟子段干木和田子方輔助文侯。


文侯對段干木和田子方非常尊敬,雙方以友互稱。應文侯的要求,子夏放鬆了對入學弟子的門檻要求,准許平民入學,為魏國朝堂培養人才。又重用段干木教導公室貴族子弟,田子方擅長經商和外交縱橫,文侯則常給找他請教對策。最重要的是,魏文侯重用同樣儒家出身的李悝實行變法。


在第一波取得成就之後,魏文侯更加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和子夏的影響力,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邀請子夏出山。他想到了一個子夏不能拒絕的方法。


他要拜子夏為師!魏文侯親自上門拜訪子夏,對子夏行儒家的弟子禮,給予子夏國師的尊崇待遇。子夏被魏文侯誠意打動,答應文侯親自到西河坐鎮。此時子夏已經年過百歲,教書是不可能教書的,教學的任務基本由其弟子代勞。但是作為士子的精神領袖,他坐鎮西河的象徵意義極大。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子夏西河授學,產生了著名的西河學派,各國為了謀取功名的遊學士子紛紛前來拜師學藝,中原的文化中心自此從魯國轉移到魏國。

2,子夏的‬學生學成後大多選擇留在魏國進入仕途,為魏國朝堂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終魏文侯一朝,人才濟濟,君臣和睦,為魏國百年霸業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3,由於魏文侯重用西河學派士子,大家都有共同的身份認同感。魏文侯一朝竟然出現難得‬的將相和睦的局面,李悝主持變法,總管全局,吳起領軍,建魏武卒,開疆拓土,把秦國壓迫得踹不過氣。

4,儒家以最巔峰的姿態進入諸侯朝堂,子夏之後,後世的儒家弟子仿佛打開了新思路,他們放下過去孔子時代對於主政朝堂的執念和在失望之後教書育人的妥協,爭先恐後進入朝堂,就算不能主持國政,但依然通過各種手段影響帝王的思想,無一例外都以成為「帝王之師」為儒家弟子的最高榮耀。


子夏的「變」正符合魏國此時求變的局面,而出身儒家,卻深受子夏這個另類儒學大師影響的李悝正是兩者「變」通的實踐家。


世間萬物,一飲一啄,皆有定數。在經過無數的歷史教訓之後,中華民族以獨特的智慧確立外儒內法的國家管理體系。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堅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方針,可見儒法本一體,缺一不可。


當我們對歷史上偉大的變法者歌功頌德的時候,當我們盲目疲勞儒學「腐朽」的時候,莫要忘了,曾有一人,給固執的儒學注入了「變」的思想。有了變數,我們的中華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偉大的李悝變法即將到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