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軍事家、政治家,為什麼他卻始終未能統一三國?

鳶飛九天2018 發佈 2024-05-01T00:21:15.308126+00:00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看過,即使沒有看過書籍也應該在影視劇中了解了三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背景。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看過,即使沒有看過書籍也應該在影視劇中了解了三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背景。在三國的歷史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算無遺策,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幾乎代表了中國古代士子大臣的完美形象:他智慧通天,忠貞不二,輔佐幼主,鞠躬盡瘁。他不但為流亡數10年的劉備勢力,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同時在劉備死後,輔佐後主劉禪20餘年。

因此,如果說古代的大臣有完美的模板的話,那麼諸葛亮必然是其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卻也並非人人誇讚,例如大文學家魯迅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多智近妖」。

很顯然,「多智近妖」不是個褒義詞,因為,魯迅認為三國演義對於諸葛亮的描寫過於誇張,將諸葛亮的智謀描述的更像一個妖怪。

而許多輔佐開國君主一統天下的軍師謀臣,也是不大服氣諸葛亮的。例如,明朝時期就有「一統天下劉伯溫、三分天下諸葛亮」的說法。很顯然,比較功績的話,最終輔佐朱元璋統一天下的劉伯溫,要大於只有三分之一的諸葛亮。

因此,諸葛亮固然是人臣典範,但是,劉備父子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卻並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諸葛亮為什麼完成不了統一三國的任務呢?

首先,非不為也,乃不能也。諸葛亮從隆中對時就已明確了最終恢復漢室、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也就是說,從始至終,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輔佐劉備父子統一天下。

因此,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後,諸葛亮從未滿足過蜀漢政權偏安一隅。相反,從占據四川開始,諸葛亮就多次率兵出擊,試圖完成統一大業,著名的六出岐山就是諸葛亮堅持完成的。

也因此,國力在三國之中最為薄弱的蜀漢一國,由於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導致國力被大量消耗,成為三國中國力最弱的一方。

但是,三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依然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以四川盆地為根基的蜀漢政權,不但人口數量和國土疆域在三國中最少,而且資源也最為匱乏。

蜀漢政權中除了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其他大部分為地無三尺平的山區,這些地區山多地少,土地貧瘠,根本無法為蜀漢政權繳納多少賦稅,相反,在災荒之年還要成為國家的負擔。

因此,蜀漢政權的國力在三國之中是最弱的。在三國都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在三國都沒有能力一戰覆滅對手的情況之下,雖然諸葛亮已竭盡全力,但也只是維持蜀漢政權現狀,根本無力攻滅其他兩個國家。

其次,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梟雄輩出的年代,諸葛亮雖然以其軍事和政治才華成為其中最耀眼的一個,但這絕不意味著其他人就黯淡無光。

事實上,與諸葛亮同輩的許多人,其能力都極為出色。無論是蜀漢政權、占據中原的魏國,還是長江以南的東吳,都堪稱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這些人隨便拿出來一個,都不是可以輕易對付的角色,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而諸葛亮面對的正是這些極為難纏的對手。因此,面對這些英雄梟雄們,雖然諸葛亮能屢次占上風,卻無法徹底擊敗他們。

最後,諸葛亮雖然近乎完美,但是,很顯然諸葛亮不是也不可能完美。諸葛亮為了蜀漢政權,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描述絕不誇張。但是,諸葛亮事必躬親的行事手段,卻在客觀上阻礙了蜀漢政權年輕俊傑的崛起。

在劉備時代,蜀漢政權的謀臣猛將們與曹魏和東吳政權相比絲毫不弱,五虎上將等人更是名震天下。

然而,劉備死後,諸葛亮當前時代,隨著五虎上將等人的老去,蜀漢政權卻並沒有湧現出可以接班的人,除了一個姜維蜀漢,幾乎無大將可言。

諸葛亮本身雖極為優秀,但是。即使諸葛亮渾身是鐵又能打幾個釘?戰爭終歸是群策群力的結果,單靠一人,根本無法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