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史達林」——從KV到IS重型坦克的演進(二)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發佈 2024-05-01T03:24:12.551156+00:00

但由於在人力、物力資源乃至更重要的政治資源上,列寧格勒都較哈爾科夫占優,所以在研製「通用坦克」的問題上,科京原先那個比對手更大、更重、更強的大方針不但沒有改變,反而因為目標的明確而變得清晰起來——科京意識到此前SMK與T-100 55噸的重量已經是多炮塔坦克的設計上限了,無法再通過加厚裝甲來提高防護了,只有單炮塔的布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可以獲得更好的裝甲和機動性,所以在SMK與T-100兩個項目止步不前的同時,科京決定利用這兩個項目此前取得的部分成果,再借鑑哈爾科夫方面在對BT-7M的改進中的有益嘗試,搞出一個「通用坦克」項目。

較重的「通用坦克」——從剖析KV重型坦克的設計思路講起

當1938年4月的莫斯科會議之後,無論是列寧格勒還是哈爾科夫方面,對「通用坦克」的概念其實是達成了共識的。但由於在人力、物力資源乃至更重要的政治資源上,列寧格勒都較哈爾科夫占優,所以在研製「通用坦克」的問題上,科京原先那個比對手更大、更重、更強的大方針不但沒有改變,反而因為目標的明確而變得清晰起來——科京意識到此前SMK與T-100 55噸的重量已經是多炮塔坦克的設計上限了,無法再通過加厚裝甲來提高防護了,只有單炮塔的布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可以獲得更好的裝甲和機動性,所以在SMK與T-100兩個項目止步不前的同時,科京決定利用這兩個項目此前取得的部分成果,再借鑑哈爾科夫方面在對BT-7M的改進中的有益嘗試,搞出一個「通用坦克」項目。

可想而知,這將是一種與哈爾科夫方面截然不同的作法:後者實際是在原有的10噸級快速輕型坦克的基礎上,通過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機動性的作法,加以重裝甲、重火力的強化,以滿足中型「通用坦克」的需求,屬於從下到上的遞進式設計;而財大氣粗的列寧格勒方面則是在50-60噸級的多炮塔重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從上到下的逆序設計,先完善源自T-29的底盤設計,用600馬力的B2K增強型柴油機替換掉並不實用的AM-34,然後去掉多餘的炮塔,在將戰鬥全重減至動力、傳動、懸掛系統所能承受的35噸級的前提下,儘量以較厚的傾斜裝甲來提高防護水平,並採用至少不低於哈爾科夫方面的火炮來進行武裝,從而最終得到一種理想的「通用坦克」。

1938年11月,科京希望在SMK基礎上試製一種輕型化單炮塔坦克的請求得到批准。1938年12月27日,蘇聯國防部第45號令正式決定啟動該工程,並以伏羅希洛夫元帥(KV)的名字為其命名。1939年9月1日,KV坦克的樣車製造完成,這種新式坦克繼承了SMK坦克的車體外形,內部結構,懸掛系統,傳動機構等,並由一台比A-32的普通版B2功率高100馬力左右的B2K增強型柴油發動機驅動來保證足夠的單位功率,但唯一的單炮塔上安裝了一門L11型76.2毫米坦克炮、一門45毫米副炮以及一挺7.62毫米DP機槍。事實上與哈爾科夫方面同一時間拿出的20噸級A-20、A-32樣車相比,柴油發動機、傾斜式裝甲、大口徑長身管火炮三項革命性的設計特點KV坦克同樣全都具備(當然,傾斜裝甲這一招是科京從哈爾科夫方面學來的,B2K柴油機更是具有前瞻性的明智選擇),並且5人乘員組和44噸的戰鬥全重令這個設計的戰鬥力和生存力明顯要高於前者,儘管由於戰鬥全重的緣故機動性要低於哈爾科夫方面的樣車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一輛44噸的坦克能跑出35-40千米/小時的車速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了,況且憑藉更厚的傾斜式裝甲板,只要使用得當KV坦克的戰場推進速度很可能還要高於哈爾科夫的A-20或是A-32。

KV-1

有意思的是,作為一個值得深思的歷史小細節,科京為了保證KV坦克樣車能夠一眼被克里姆林宮的大人物相中,耍了一個用心良苦的手段——儘管明明知道SMK和T-100已經不受歡迎,但為了襯托KV的先進性,兩種多炮塔重型坦克的樣車還是被裝配出來用於與KV樣車一同參加克里姆林宮的展示。雖然有浪費資源的嫌疑,但這種上不了台面的手腕效果卻的確顯著——SMK與T-100被史達林蔑稱為「百貨商店」式的坦克,而旁邊更輕、更靈活、理念更先進的單炮塔坦克KV與A-32也就自然令人耳目一新。1939年9月5日,KV坦克樣車與SMK、T-100一同被運往莫斯科進行展示,一個月以後KV樣車返回列寧格勒,就在準備進一步測試時,蘇芬戰爭爆發了。幾輛KV坦克樣車和SMK,T-100重型坦克樣車一起編入紅軍第20重型坦克旅第91坦克營派往前線。在戰爭中,KV坦克表現最為出色,一個裝備了KV坦克的排參加了突破芬蘭主要陣地的戰鬥,在戰鬥中沒有一輛KV被擊穿,它的重裝甲接受了戰火的考驗。設計人員發現,KV坦克的小口徑45毫米炮沒有多大用處,反倒是可以向後射擊的DP機槍非常有效,可以掃射企圖從後面靠近坦克的芬蘭反坦克兵。經過實戰的考驗KV重型坦克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正式列裝,編號KV-1。


斯摩棱斯克進攻戰役中被擊毀的KV-1重型坦克

顯爾易見,儘管都有一個「通用坦克」的基準目標,但雙方「起點」的不同卻決定了最後所收穫果實的差異。同時,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KV坦克後來被稱為重型坦克是如此的不恰當。事實上,KV坦克根本就不是通常中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個與T-34/76形成輕重高低搭配的型號,其與T-34/76的關係更多的是一種並行的競爭關係,或者說是貴族氣派的替代者——兩者都是為滿足「通用坦克」的需求而研製的,不過最後誰也沒能真正實現這個目標,在如何作到火力、機動和防護三大性能的平衡上二者的風格差異是顯爾易見的,或者說對「平衡」的理解各不相同。前者更輕、更快、乘員更少、造價更便宜一些,是低端版本的「通用坦克」,後者更重、更大、乘員更多、更慢、更貴一些,是高端版本的「通用坦克」,但兩者的發動機與火炮部分乾脆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並且同樣都使用了傾斜式裝甲板設計和寬幅履帶。顯然,基於克里姆林宮方面「大也就意味著強」的心理,在基本設計理念非常接近的前提下,只能是列寧格勒而不是哈爾科夫方面的「通用坦克」作品更受青睞,後來之所以將二種「通用坦克」同時投入量產,並且T-34/76的產量逐漸超過了KV,不過是因為前者的生產成本要明顯高於後者,出於確保數量優勢的考慮,哈爾科夫的作品才作為KV的補充「僥倖」過關。

T-34-76

要知道,在1940年6月德軍裝甲集群用40天時間橫掃整個法國的輝煌,引起了蘇聯方面的密切注意。德國人以動制靜地突破了法國人引以為自豪的馬其諾防線,高歌猛進,蘇聯軍隊內部驚呼「德國人盜竊了我們的理論,取得了如此成功,而我們卻在走回頭路!」。作為事情最後的結果,蘇聯人開始恢復此前被解散的機械化軍——但這又不僅僅是恢復,而是一個規模龐大得嚇人的擴編計劃。然而,這個倉促的計劃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臨時抱佛腳產物,紅軍新的裝甲部隊編制方案完全出自於一個好高騖遠的空洞想像,不但脫離了紅軍現有的技術裝備與人員情況,而且也脫離了蘇聯軍事工業的承受能力。按照蘇聯國防委員的方案,紅軍將在1941年6月前首批組建8個機械化軍(每個下轄2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2個獨立坦克師,然後從1941年2月開始,再組建第2批20個機械化軍。1個機械化軍將由2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1個摩托車團、1個通信營、1個工兵營以及空軍分隊組成。每軍下轄官兵36000人以上、1031輛坦克(其中包括546輛作為主力的「通用坦克」)、268輛裝甲車和358門火炮和迫擊炮。如果按照編這個編制需求,全部29個機械化軍共需要31400 多輛各型坦克裝甲車輛,「通用坦克」要占整個數字的一半,也就是約15000輛左右,按照KV坦克繁瑣的生產過程與高昂的生產成本顯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事實上,對於軍事官僚機構來說,為了保持數量,它常常不得不犧牲一種武器所可能達到的最佳質量——部隊數量減少意味著組織基礎的動搖,哈爾科夫方面的設計顯然更多地迎合了這種需求。但另一方面,對以科京為代表的大部分技術人員來說,數量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他追求的唯一目標只是在最高開支限額內獲得「最佳」的武器系統,也就是說這種武器系統的各種性能都要達到最理想的水平,KV坦克就是這種思想的典型代表。

T-34-76的4輛原型車

但也正因為如此,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原先以KV為主而T-34/76為輔的計劃不得不進行調整。從1940年7月開始,把最初生產200輛T-34坦克的計劃增加到600輛,其中500輛在哈爾科夫共產國際機車廠生產,100輛在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工廠生產——T-34/76的生產自此全面展開,並且很快就超過了KV坦克的生產速率,在數量上成為了紅軍新式坦克的主流。(在戰爭過程中T-34/76坦克的生產產生了一定變動,生產線使坦克生產變得簡單化,並降低了成本。新的自動化流程使鋼板焊接 變得更為牢固。同時對早期的F-34 76毫米炮的設計模型作了改動,由原來的861個部件減少到614個部件,短短兩年,坦克生產成本由1941年的269500盧布減少到193000盧布,後又減少至135000盧布。而且坦克生產對工人要求也進一步降低,婦女兒童、甚至是傷員老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