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殿試上,慈禧為何親自把三甲末尾的一張試卷,提名為探花?

明史官 發佈 2024-05-01T04:03:00.821520+00:00

1911年10月10日深夜,一道響亮的槍聲劃破長空,打破了湖北武昌城的寧靜。這道槍聲非同尋常,它吹響了辛亥革命的號角,也點燃了中國人民反抗封建帝制的星火。

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深夜,一道響亮的槍聲劃破長空,打破了湖北武昌城的寧靜。

這道槍聲非同尋常,它吹響了辛亥革命的號角,也點燃了中國人民反抗封建帝制的星火。

次年,清朝隆裕太后代宣統皇帝頒布退位詔書,自此,清朝退出中國歷史舞台。

回顧清朝300年歷史,建立後金的努爾哈赤是當仁不讓的開拓者。而在王朝即將終結的時候,同樣也存在著一位忠誠的堅守者。

這個以維護大清道統為畢生志願的堅守者,既不是皇親,也不是國戚,而是一個漢人官員,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張之洞。

與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相比,張之洞常常是被忽略的一個,但也是他陪清王朝走完了最後的旅程。

1909年,歷經五朝的張之洞去世了,而辛亥革命在他死去的兩年後爆發,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01 得到慈禧的破格提撥

1837年,張之洞出生在貴州興義府(今貴州省安龍縣),從小才思過人的他五歲就進入家中私塾讀書。

父親見他聰敏勤學,花費巨資請來兩位名師,丁誦先和韓超,對他進行最正統的儒家思想教育。

張之洞對封建統治的絕對維護理念在這個時候就定型下來。

13歲時,張之洞已經能熟讀四書五經,不僅如此,他還自學了許多軍事典籍,包括《孫子兵法》《太公兵法》等等。

放到現在,妥妥的學霸級的人物。

次年,張之洞第一次參加縣試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又兩年後的鄉試中,他再次考中舉人,這一次還是第一名,范進聽了直呼「不可能」。

以這個速度,張之洞很可能在二十歲前為官一方。但是天公不作美,一直耗到27歲,他才考中進士。

在這十一年裡,少年得志的銳氣和傲氣被磨平,張之洞養成了一個大人物必備的素質——寵辱不驚。

當然,除了考試之外,他也做了一些別的事。比如協助父親處理貴州苗民起義;比如娶老婆,生兒子;再比如,給父親處理後事。

與此同時,朝廷里也發生了幾件大事。雖然和張之洞這個小小舉人八竿子打不著,但卻在不遠的未來影響著他的命運。

1852年,一個出身葉赫那拉氏的女人進入咸豐皇帝的後宮,被封為蘭貴人。

四年後,二十一歲的蘭貴人為咸豐皇帝生下了皇長子。

咸豐皇帝沒有等皇子長大,就駕鶴西去。六歲的皇長子登上皇位,年號同治。

蘭貴人作為皇子的生母,進位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慈禧太后。

張之洞進京參加殿試的那一年,同治帝還是個孩子,慈禧和慈安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訢參與議政。

因為在考卷中針砭時政,張之洞的名次被閱卷官打到三甲末尾,差不多算是最後一名。

此時慈禧力排眾議,把張之洞一路提拔到一甲第三,也就是探花。從這一點來講,慈禧對張之洞有很大的知遇之恩。

慈禧提拔張之洞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華,在咸豐帝死後,慈禧聯合慈安太后以及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誅殺八名顧命大臣,把持朝政大權。

此時朝中的保守權貴集團對慈禧非常敵視,為了分擔壓力,慈禧大力提拔漢人新銳和洋務派,對保守派進行對抗。

於是,張之洞幸運的搭上了慈禧的順風車,成了一名京官,七品翰林編修。


02 在多地開展洋務運動

張之洞對自己的官職很不滿意,說的難聽點,翰林編修就是通過吟詩作詞來取悅皇家的「家奴」。

無論是治學還是從政,張之洞都講究「經世致用」,他做官是為了做實事。

但是他還是非常快速的融入了京城文人圈子。不僅和翁同酥、潘祖蔭等政壇大佬交朋友,還認真學習「鑑別金石、校勘經史」這樣的時髦事,成了京城文壇的新秀。

難道他墮落了?腐朽了?被官場的榮華富貴迷惑了?

當然沒有,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明白,只有成為和光同塵,才能在官場站住腳,才能混資歷,才能獲得真正做事的機會。

三年後,張之洞在政績考核中獲得二等的成績,如願被外放出京做官。

達到目的後,他立即和京城文人圈子切割,向以李鴻藻為代表的清流派靠攏。

從後來的發展來看,張之洞作為一個有過成功履歷的政治投機者,這一步走得非常不妙。

因為當時的清流派在朝中不斷壯大,已經引起了其他勢力的警惕和仇視。

面對朝堂壓力,李鴻藻不得已之下,保舉張之洞為山西巡撫,外放出京,躲避風浪。

這次外放開始了張之洞持續二十年的疆吏生涯。

在他剛剛邁入政壇的時候,中國已經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

戰爭的結果讓他意識到唯有變革才能讓清朝存續下去。

張之洞在漫長的疆吏生涯中不斷思考,既然傳統治術無法應對當下危局,改用西法或許才是出路。

於是他投身于洋務,在山西創辦洋務局,以高額的薪資聘請通曉西學的人才,希望可以開採鐵礦,購買洋槍,編練新軍,可惜這些想法都因調任兩廣總督無疾而終。

來到廣州的張之洞,在這個中西交匯最為緊密的地方,對西方國家的面貌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這也堅定了他興辦洋務的決心。

在此期間,他以兩廣總督的身份,設立廣東水師學堂,建造槍炮廠,開設礦務局。同時上奏朝廷,從西方國家購買戰艦、巨炮,以抵禦來自海上的入侵。

光緒十五年(1889),張之洞奏請朝廷修建盧漢鐵路,連同中國南北,用於運貨、徵兵、轉餉。

調任湖廣總督之後,張之洞第一時間建造煉鐵廠、槍炮廠和織布廠,並在1890年創辦了漢陽鐵廠,其生產規模在當時的亞洲處於第一位。

除了工業之外,張之洞還先後創辦了兩湖書院、農務學堂、武備自強學堂等,不僅如此,張之洞還出資派遣學生出國留學,意在培養更多精通洋務的新型人才。

客觀來講,張之洞治理湖北取得的政績是值得肯定的,鼎盛時湖北已經初步形成了近代工業體系,在中部各省中脫穎而出,使當時呈現出衰落趨勢洋務運動煥發了新活力,也因此張之洞成為洋務運動後期的代表人物。

但張之洞清醒的知道,在地方上興辦洋務做的再好,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進入中央,才能從根本上去除清朝存在的頑疾。


03 嘗試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

1883年中法戰爭期間,慈禧太后以中法戰局不利為藉口,下旨罷免了恭親王奕訢,獨掌朝政。

在這場被稱為「甲申易樞」的政變中,張之洞所處的清流派同樣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張之洞因為外放反而沒受多大的影響,然而清流派的倒台卻意味著他失去了朝廷中樞的支持,直白點說,就是上頭沒人了。

這下子,張之洞想要保住自己這些年的努力成果,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自己成為上頭的人。

實際上,很早的時候他就已經料到了這個局面,因此每到一個地方做官,一定要做兩件事,一是發展教育、辦書院,二是提拔人才,可謂是門生故吏遍天下。

於是當清流派土崩瓦解的時候,他已經編織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人際關係網。

混別人的圈子永遠當不了家,建立自己的圈子才能做得了主。

如果能合理利用這股力量,張之洞有很大可能重返中央朝廷。

1895年,這個機會出現了。這一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清廷戰敗後的議和與海量白銀的賠償,讓李鴻章名聲掃地。

這時候張之洞這個全力主站的強硬派一下子就吸引了天下的注意力。

一時間許多有志之士,都開始朝張之洞圍攏過去,其中就包括梁啓超、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

張之洞趁勢上奏《籲請修備儲才折》,表示對外要反抗入侵,對內要興辦洋務企業。

這些主張非常精準的戳中的國內那些改革派人士的癢點,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稱讚張之洞「有天下之望」。

這麼一系列操作下來,張之洞成為當時的焦點人物,也成了主持「戊戌變法」最合適的人選。

光緒皇帝也這麼認為,於是在變法前給張之洞發電令,讓他回京,有事務當面詢問,實際上就是讓他主持變法。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坐不住了。

慈禧再次使出了拿手好戲,她以豐富的實操經驗,快速控制軟禁光緒帝,同時大肆捕殺維新派人士。

結果就是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

此次變法中,戊戌六君子其二的楊銳和楊深秀都與張之洞淵源不淺,楊銳是他的親信弟子,而楊深秀是他在山西巡撫任上時提拔的人才。

張之洞回京的想法落空了,苦心經營的勢力也被拔除了大半。

幸運的是,他依靠一篇《勸學篇》躲過了風波,再次蟄伏下來,只要保住有用之身,一切都還有可能。


04 晚年實行幾條改革制度,全部失敗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把所有事交給李鴻章,頭也不回地跑了。

後來《辛丑條約》簽訂之後,為了安撫人心,穩定政局,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下旨,宣布變法。

這一年,張之洞63歲。

年過花甲的張之洞得知消息,沒有做過多的思考,立刻聯合劉坤一上走《江楚變法三折》,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了。

這一次,命運沒有辜負張之洞,整個為官生涯都幾乎游離在中央之外的他,終於獲准入京,面見慈禧,開啟了以自己為主導的政治改革。

現在,整個王朝的命運掌握在他手裡,是生是死,全在此一舉。

面對大清這個虛弱的病人,張之洞開出了自己的藥方。

即使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他的藥方有沒有用,因為病入膏肓的大清拒絕吃他這副藥。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藥方里到底是什麼名堂。

張之洞主持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整頓中央法度,但就這一步卻怎麼也邁不出去。

張之洞提倡「節儉興國」,先宮裡帶頭的縮減開支,讓那些王爺們、貝勒們在後邊跟著做。

這可讓大清的這些「爺」們不開心了,我們請你來改革,你倒改到我們頭上了。

改革剛剛開始,張之洞就和勢力最龐大的頑固派槓上了。

之後,張之洞開始對腐敗問題下手,捐納、整頓書吏和裁革差役。

這下子又跟官僚集團槓上了。取消捐納,他們怎麼掙錢?整頓書吏,是來幫他們幹活,裁革差役,還怎麼震住下面那幫刁民。

所以,這幾條路一樣走不通。

接下來,張之洞又要分離司法和行政,這相當於削弱官員的權力,權力少了就相當於銀子少了,怎能不讓人心痛。

怎麼能不心痛呢,好辦,一起抵制改革就行!

最後,張之洞要廢除科舉,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如果之前那些措施都只是得罪一部分人,那這一條可把全天下的讀書人都給得罪了。

那些個寒窗苦讀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孔乙己」們,就指著科舉能夠改變命運呢,廢除科舉,那不等於殺了他們嗎?

窺一斑而知全貌,張之洞的改革措施全都刺向了大清朝的要害,別說他張之洞,就算是慈禧也做不到。

就在張之洞因政事操勞的時候,日俄戰爭爆發,採用君主立憲制度的日本打敗了採用專制制度的俄國,君主立憲的思潮開始在民眾之間和朝堂之上愈演愈烈。

推行新政遭遇重重阻礙的張之洞也意識到,只有立憲,才能掃平新政實施的障礙。

然而立憲制最終也沒能推行成功,因為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宣統帝年幼即位,由醇親王載灃攝政理事。

滿清皇權更迭讓滿人和漢人的矛盾、革新派和頑固派的矛盾,一股腦的爆發出來。年邁的張之洞光是應對調停這些矛盾就已經有心無力。

與此同時,國內思潮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留學生回國,將先進的思想輸入國內,革命的呼聲越來越高。

作為封建專制的絕對擁護者,張之洞上奏《籌議約束鼓勵遊學生章程折》,封禁報紙,干預私立學校授課,因此被打為背棄民族的漢奸。

此後,在滿清皇權的強勢擴張之下,張之洞和載灃之間發生爭執,心力交瘁之下稱病不出。


05 觀點:他為什麼會失敗?

1909年10月4日中午,張之洞在憂憤之中離世,清廷賜諡號「文襄」。張之洞一生為官清廉,多虧諸位門生、同僚資助,才能料理後事。

在張之洞的葬禮上,他親信幕僚汪鳳瀛的兒子王榮寶送上了一副輓聯:匡時苦費調停策,絕筆驚看諷諭詩。

這幅輓聯是對張之洞晚年為政最準確的寫照,勢力錯綜複雜的清廷,如果沒有張之洞居中調停,匡扶國家,勉力維持,恐怕早就分崩離析。

學貫中西、睥睨自傲的晚清怪傑辜鴻銘,曾在張之洞的幕府中任事二十多年。

但兩人在思想上卻存在巨大的分歧。辜鴻銘非常不認同張之洞「中體西用」的主張,被張之洞批評為「知經不知權」。

這裡的「權」不是權力的意思,而是變通,不遵循常規。

如果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觀察張之洞,就會發現,「權」這個字幾乎貫穿他的一生,每一次變通都會導致他的經歷發生變化。

正是這種變通之道,讓張之洞始終屹立不倒,保住有用之身,重新投身於自己的道統之中。

然而可悲的是,張之洞的一切行為,都有一個錯誤的目標,那就是維護封建皇權統治。

這就是理想主義者的歧途,當他努力保護的東西終將在歷史的潮流下被吞沒,那他所做的一切都將付之東流。

文 | 不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