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式下跌」的外貿出口,還得靠房地產來救?

柯談 發佈 2024-05-01T06:19:28.117834+00:00

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春季外貿訂單總體下降了40%,其中傳統產品下降50%以上。

來源:柯視角

主編:柯談


開年就是大跌!

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乎意料的是,兔年伊始,外貿出口就掉了鏈子。

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春季外貿訂單總體下降了40%,其中傳統產品下降50%以上。貿易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2月,以美元計價,我國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0.3%、8.7%、9.9%,實現「三連跌」

2023年1月,香港對外貿易出現了70年來最大的跌幅(1953年9月以來)。其中出口下跌了36.7%,進口下跌了30.2%。眾所周知,香港是內地的最大貿易中轉口岸,香港數據下滑,全是受內地拖累。

國內外貿出口大幅度下滑,老美作為我國最大的客戶,自然脫不了干係。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末,美國製造業訂單同比減少40%,接近腰斬!

出口失速,對經濟衝擊很大。

1


開年至今,深圳鹽田港碼頭、上海港、寧波港、南沙港都出現了貨櫃空置的情況,再也沒有了過去繁忙的景象,這在往年是難以想像的。


更過分的是,據權威媒體報導,上海港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缺少海運需求,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已直線下跌超80%



大量貨櫃空置的背後,是開年以來外貿出口的斷崖式下跌,這一切都反映在貨櫃租金價格上。去年一兩千的貨櫃租金,如今已經跌到了三位數。昔日一箱難求的情況,如今變成了大規模的空置。


冷清下來的,不只是出海港口,還有外貿工廠。


2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開春都會遭遇用工荒,就是因為訂單太多忙不過來,但今年長三角、珠三角做外貿的工廠老闆們卻感到了絕望,因為一夜之間訂單都沒了,不是下滑,是好多訂單人間蒸發了!


沒了訂單,這些外貿工廠年後用工需求就非常少,甚至有一個工廠招聘直接說「86年以上的可以走了」。意思是,現在打螺絲的工人,36歲以上一概不要,這瞬間也上了熱搜。


昌碩科技、立訊等老牌代工廠在網絡平台上也發布了暫停招聘的消息。


就連用工大戶富士康也開始傲嬌了!成都富士康的招聘條件,比以前嚴格許多——高中畢業,2000底薪加班有工資,一個月多的時候五六千,沒有津貼房租。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最近深圳、東莞等城市街上的「三和大神",一下子比往年多多了。


3


外貿出口驟降的背後,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全球經濟進入衰退通道。


202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就出現了衰退的跡象。三年疫情疊加俄烏衝突,美聯儲不斷加息,歐美財政赤字高漲,世界經濟利空不斷,中國外貿自然不能獨善其身。


二、貿易戰後遺症顯現。


川普上台後,大幅提高關稅,2019年雙邊貿易額出現了大幅的下跌。拜登上台,貿易戰絲毫沒有停歇。


2022年中國降至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而歐盟也取代了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在晶片、移動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領域,美國更是全方位打壓。


去年下半年,華為任正非被迫再次發出寒冬預警。在這次預警中,任正非認為未來十年將有可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將持續衰退,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 。


三、脫鉤進行時,重塑供應鏈。


實際上,日本、韓國很多企業早已經轉移了產能,在華投資20年的東芝33家工廠全部關閉,索尼則打算把中國90%的產能轉移到泰國。


三星在越南投資了數百億美元,之前在中國的產能基本都轉過去了。歐盟在東南亞的投資從2019年的61億歐元上漲到2021年的265億美元,增長強勁。


2022年越南外貿總額7325億美元,同比增長9.5%,繼續創下新高,可以說是蒸蒸日上,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國就是美國。

蘋果公司更是如此,大部分手錶在越南出廠。而富士康、立訊這些蘋果生產鏈企業,也緊隨其後在越南設廠,代工更多的iPad。而蘋果打算把印度當做最重要的生產點,產能從現在的5%,提高到25%。

戴爾也計劃於2024年開始旗下所有產品將不再使用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零部件,並且目標在2025年將50%的產能移出中國。

四、美國製造業回流初顯成效。

美國製造業回流從2009年就開始提出,之後回流美國的企業越來越多。尤其是自動化、智能化工廠的出現,讓勞動力成本更高的美國,有了更多機會。

4

2023年,」拼經濟「是頭等大事。三駕馬車折損其一,擴大內需成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在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方明確表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還是老三樣,消費、出口和投資。


出口今年肯定指望不上了,消費短時間也難有起色,擴大內需的抓手剩下的目前能夠指望的、確定的,只有投資,新一輪天量大基建已經啟動。


以浙江為例,一口氣發起了6808億投資,這還只是占浙江省2023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70%,按照浙江省定下的目標,今年將達到1萬億。


尤其是去年浙江計劃投資10972億元,而最終完成了14300億元投資,今年雖然計劃投資1萬億,但增速目標是6%,可見,浙江今年的大基建力度會比去年大得多。


說干就干!2月21日,浙江268個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08億元。其中,千項萬億項目59個,總投資2897億元;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603億元;山區海島縣項目共計63個,總投資1313億元。


除了浙江,目前已經公布投資計劃的14個省市中,河南、江西、廣東的投資計劃均超萬億,河南更是直奔2萬億而去。


5


眾所周知,當下的就業壓力非常大。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預計升至1158萬,創下歷史新高。疊加去年積壓的未就業人口,要解決如此龐大的就業需求,GDP增速至少要在5.5%以上。


綜上所述,消費乏力,出口大規模下滑,就業壓力巨大的背景下,要實現2023年」高增長「的目標,今年註定是一個基建大年。


只有大基建才是頂樑柱,最能扛了。畢竟,這條路,幾十年來我們都駕輕就熟。


當然想要經濟能夠達到5.5%以上的經濟增速,除了大基建,也註定離不開樓市回暖這個加分項,畢竟支柱產業的名頭不是白叫的。


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印鈔,從1月份的印鈔數據觀察,央行已經開啟了快速印鈔模式。1月份廣義貨幣(M2)餘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創下2016年年中以來最高水平。


而這些央行加印的鈔票,很大程度上都流入了大基建。這一點從央行公布的2023年1月份貸款數據可以明顯看出來:1月份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也就是說,1月份新增的貸款95.5%都流入了企(事)業單位。其中的大頭就是和大基建相關聯的眾多產業。

6


兜兜轉轉,放佛一切又回到了2008年。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大基建+房地產」再次被賦予歷史使命。樓市刺激已經一年多了,今年刺激力度只會增不會減。


過去三年,很多人收入降低了,網際網路大廠、製造業、外貿業、教育行業,但也有很多行業收入暴漲,醫藥、晶片、私募。


收入越降,越不敢買房;收入大漲,也只能買房。


每一輪房價上漲,都導致一次劇烈的貧富分化。


樓市,早已成了貧富分化的加速器。


2023年,你收入如何?你打算買房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