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煤礦坍塌,致47人失聯,到底是客觀因素還是人為?

飛哥聊科學 發佈 2024-05-01T06:52:15.407564+00:00

2023年2月22日,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有限公司的露天煤礦發生了大面積的坍塌,導致了6人死亡,失聯人數多達47人。

2023年2月22日,阿拉善左旗新井煤業有限公司的露天煤礦發生了大面積的坍塌,導致了6人死亡,失聯人數多達47人。現場升起多盞應急照明燈,多台救援裝備正抓緊向坍塌體周邊集結,截至2月26日,救援人員已達400多人。那麼此次礦難事故,到底是何原因引起?

礦難之「難」,從來如此嗎?

歷史上各種礦難事件從來都是無人生還的慘烈,幾乎很少有全員平安的奇蹟。以我國兩大礦難為例,首先是發生於1942年的遼寧本溪湖煤礦爆炸,遇難離世者1549人,重傷44人,輕傷28人。這次事故也被稱為「人類歷史的最嚴重的礦難」。

1942年4月26日,本溪湖的礦工工作時卻發現突然斷電,而斷電在礦井中無疑是致命的,風扇不能工作,礦井中的有毒氣體諸如瓦斯就不能及時疏散,礦工便會因為瓦斯中毒而遇難。而兩個小時過後,瓦斯爆炸,井口濃濃大煙。

彼時電力恢復,本可以恢復風扇,給礦工輸送氧氣,但日本礦主為保存煤礦資源和井下設備,停止向井下送風。這一做法直接導致礦井工人窒息而亡。而這次礦難的罹難者也是世界所有礦難遇難者中最多的一次。

其次是發生於1960年的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礦礦難,遇難離世者684人。這次事故被稱為「建國後最大礦難」,礦難發生後,有關部門便緊急調派了400多名醫護人員以及1000多名解放軍士兵來到現場,不眠不休七天七夜,最終救出了228名礦工,剩餘684名礦工全部遇難。

內蒙古阿拉善煤礦為什麼會坍塌?

比起上述兩次礦難,這次礦難規模較小,但死傷程度同樣令人唏噓。事故發生地點位於內蒙古的阿拉善地區,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資源基地之一,煤炭資源儲量達到1.7萬億噸,占全國煤炭儲量的1/3。

而阿拉善地區的煤炭資源儲備儲量較少,只有6.9億噸左右,其中大部分為褐煤和鹽煤。不過歷來煤礦就是事故頻發地點,因此本次煤礦坍塌是令人痛心的情理之中,但深入分析,也是本不該如此的出人意料。

一般來說,煤礦坍塌的成因可以大致分為三類,首先是地質條件,煤礦的產生地一般位於地質活動比較頻繁的地帶,即地形不穩定的岩層斷裂帶。

隨著煤礦開採活動的進行,已開鑿區域會進一步減弱對上覆岩石的支撐作用,而當遭受雨雪等惡劣天氣時,地質環境發生變化,進而造成煤礦內部洪水坍塌。或是受到地質運動影響,礦井的頂部和礦壁則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進而導致坍塌。

其次是器械因素。比較常見的是傳送帶的堵塞引起礦井內煤塵的高密度堆積,在這種情況下,便很容易引發爆炸,進而煤礦坍塌。因此,針對這點,相關負責企業有責任對器械進行定期檢查、維修和更換,或者可以引進現代採煤技術,如可穿戴設備、智能監控系統、機器人等。

最後是人為因素。比如工人的安全意識缺失,且缺乏開採器械保養的基礎知識,或礦工在開採的過程中功利心太重導致發生意外等,或是有關公司玩忽職守,未按照要求進行專業檢測。

而根據天眼查顯示,此次涉事的內蒙古新井煤業有限公司曾在2022年存在著無證取水的情況,被執法局處以2萬元的罰款。另外由於經營狀況不佳,曾被列為被執行人。

煤礦塌方救援用了哪些科技?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它與煤礦開採行業的結合也越來越密切。而在此次煤礦塌方事故中,又運用到了很多高科技。首先是搜索檢測類,例如生命探測儀。

生命探測儀中,尤其雷達生命探測儀具有非接觸、穿透力強、能精確定位等優點,可探測廢墟下21米細微生命跡象,也可以和搜救犬等多種方式互相配合,對被困人員進行精準定位。

其次是後勤保障救援類,例如邊坡雷達監測。邊坡雷達是進行應急監測的主要裝備,實時獲取邊坡的變形情況,通過發射電磁波信號、藉助監測數據來控制核心搜救區以及周邊關鍵要道邊坡區的安全,因此可以用來預防山地滑坡帶來的次生災害。

最後是破拆現場類,例如空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是破拆類救援設備,有鑽孔、噴射、冶煉、爆破、通風等功能。而在礦難搜救過程中,可以憑藉強大動力帶動潛空鑽機,從而加速有毒氣體的排放,為礦井下輸送新鮮空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