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曹操童年受過何種傷害,以致心理極度變態?|文史宴

文史宴 發佈 2024-05-01T07:15:26.356987+00:00

當我們將時間、地理、因果、人口、財政、官制、兵制等等背景填充進合影畫面,就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三國」敘事,其實只是一幅打亂了順序的拼圖,比如曹操的原生家庭,一個本應影響他行為性格的重要背景,其實一直鮮為人知。

讀「三國」,離不開「勝利者」的視角。

孫、曹、劉端坐在英雄合影的正中央,享受時代佼佼者們眾星拱北一般的仰望。哪怕是他們的敵人,只是一個個類似天命考驗的插曲,在他們的雄才大略碾壓之下灰飛煙滅。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們將時間、地理、因果、人口、財政、官制、兵制等等背景填充進合影畫面,就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三國」敘事,其實只是一幅打亂了順序的拼圖,比如曹操的原生家庭,一個本應影響他行為性格的重要背景,其實一直鮮為人知。且聽三解最新音頻節目,為您解三國。

(1)曹操奇怪的曾祖父

曹操的宗法曾祖父叫曹萌,字元偉,豫州沛國譙縣人,生有四子,分別字伯興、仲興、叔興和季興,老四季興叫曹騰,其他三個哥哥分別叫什麼名字,沒有記載,只知道其中一個叫曹褒,曾任潁川太守。

曹褒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曹熾,一個叫曹胤,曹熾又生了倆兒子,曹仁和曹純,曹胤則無子嗣。曹褒、曹騰之外的兩兄弟,其中一個至少有倆兒子,一個叫曹鼎,曾任吳郡太守、尚書令,另一個不知名的兒子則生了曹洪。另外還有兩個不知源流的後人曹休和曹真,他們的曾祖父肯定是曹褒、曹騰四兄弟中的某位。

為什麼說曹萌奇怪?

有兩點:

其一,裴松之注釋引用《續漢書》裡「曹萌」寫作「曹節」,可《藝文類聚》和《太平御覽》引用《續漢書》裡摘錄的名字卻是「曹萌」,由於「萌」和「節」繁體字很相近,很可能是裴松之抄竹簡的時候看錯了。要知道,曹操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做了皇后,名字就是曹節,而漢代已有禮法習俗,「入門而問諱」,曹操再是藐視禮法,自己曾祖父的家諱總是要尊重的。這個能寫錯,恰恰說明曹萌的記載相當之少,曹魏的官史也沒怎麼寫。

其二,在今天安徽省亳州市的曹操宗族墓地之中,位置最顯要、規模最宏大的墓葬是曹騰、曹嵩兩父子的,另有曹褒等人家族墓,偏偏沒有曹萌的,這意味著曹騰等兄弟發跡之後,連父親的墳都沒有整修,各自的墓室倒是宏大、華麗,曹氏宗族的關係是不是有點微妙呢?

(2)被貶低的祖宗

曹丕稱帝立廟時,就造了兩座,一座是武皇帝廟,奉曹操為魏太祖,萬年不毀;另一座叫太皇帝廟,將高祖曹萌、曾祖曹騰、祖父曹嵩的牌位合祭,只有曹嵩被追封為「太皇帝」,也就是該廟的廟主,且只稱曹騰為「大長秋特進侯」,與曹萌一樣,都沒有追尊皇帝,如果說,曹丕是以曹騰這位切掉丁丁的曾祖父為恥,那麼處士曹萌呢?

現實是,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曹叡即追尊曹騰為高皇帝、夫人吳氏為高皇后,創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宦官皇帝,此時上距曹操建魏國已有16年,距曹魏代漢也有9年,也就是說,無論曹丕是什麼理由,就差這麼幾年,他兒子已經不當回事了。

這理由其實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沒有血緣關係」。

(3)曹操的爸爸姓什麼?

曹操的爸爸叫曹嵩,字巨高,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陳壽在《三國志》中寫曹嵩的來路時,用了「莫能審其生出本末」的說法,白話說就是「不知道」。

俗話說,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敵人。大文豪陳琳曾經寫過一篇《為曹操檄豫州文》,為袁紹痛罵曹操,裡面提到曹嵩的身世是「乞丐攜養」,無論是曹家人還是夏侯家人,都不可能稱為乞丐,在曹操的眾多先輩之中,誰最有可能是乞丐呢?

只能是高皇后吳氏,作為宦官的妻子,當然不可能生育,但卻完全可能帶子改嫁,這在曹操身上就有兩個現成例子,一個是隨尹氏為妾的繼子何晏,一個是隨杜氏為妾的繼子秦朗,曹操甚至每每面對賓客自誇,世上還有像我一樣疼愛繼子的嗎?不過他的繼子可沒改姓曹,不但認祖歸宗,連先輩的籍貫都記得清清楚楚。正因為這個,徹底背棄了祖宗姓氏的曹嵩,在將「孝道」看得比天大的東漢社會,才是最大的破綻。

《後漢書·宦者列傳》中就曾列舉宦官養子的三個來源:同宗遠親、異姓過繼,買奴為子。曹嵩很可能是其中最惡劣的一個,「買蒼頭為子」,類似於《茶館》裡龐太監買的媳婦、兒子,重點是,吳夫人帶來的養子還不止一個,至少有倆。

(4)曹操的「真家裡人」有哪些?

《後漢書》中說陶謙派兵殺死曹嵩、曹德,也見於裴注引用《世語》,可見曹操有個弟弟應該叫曹德,但《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中記載的曹操過繼兒子繼嗣的弟弟有朗陵哀侯曹玉、薊恭公曹彬,另有一個弟弟封海陽哀侯,不知名字,只知道他的女兒嫁給了夏侯淵長子夏侯衡,究竟是不是曹德,也就成謎了。

這幾個弟弟不止在《三國演義》裡沒有戲份,在史書中也是只見過名字,就連保存到現代的曹操宗族墓地中也沒發現他們存在的痕跡,從各自不同的爵位諡號來看,這幾個弟弟和曹操的關係親疏不一,稱侯者意味著在曹操稱魏公前後已經封侯,而稱公者只能是曹丕稱帝後的追封,共同點則是「無後」,沒兒子才需要同宗過繼。

更奇怪的是,與曹操不止讓兒子為親弟弟繼嗣,他的兒子還給從叔父曹紹接續香火,所謂從叔父就是曹嵩親弟弟的兒子,可曹騰是個太監,他怎麼還有兩個兒子呢?如果是從曹氏或夏侯氏抱養養子,怎麼會抱養一對兄弟呢?如果曹嵩和弟弟沒有血緣,曹操又怎麼會過繼親兒子給他續後?

這恰恰印證了曹嵩來自吳夫人「乞丐攜養」的真實性,曹紹的父親正是曹操少年時假裝中風欺騙的親叔叔,是和曹嵩一同收養的親兄弟,這才有立場反覆敲打自己的親侄子。否則,曹嵩作為過繼養子,與曹騰三個哥哥的子弟之間,宗法、血緣、感情都差得很遠,曹鼎、曹熾、曹胤之流實在沒有理由和立場來反覆告狀。

(5)曹操的生母是夏侯氏

裴注《三國志》引用的東吳人所作《曹瞞傳》和西晉人郭頒所寫《魏晉世語》中都說,曹嵩是從夏侯家抱來的孩子,按輩分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應該是堂兄弟。從陳壽將夏侯惇、夏侯淵這對族兄弟與曹仁、曹純、曹洪在《三國志》中合成一傳,且諸夏侯排在諸曹前面來看,似乎陳壽也默認了這個說法,但他為什麼沒有明確這一事實呢?

其實,裴注《三國志·吳主傳》中引用《魏略》的一段記載已經解釋了一切。曹魏大臣浩周勸說已向曹魏稱臣的孫權真心臣服,說到了「昔君念之,以為可上連綴宗室若夏侯氏」,意思是,你之前曾經想要與曹魏皇室攀親如同夏侯氏一樣。宗室就是與皇帝沾親的同姓族人,但又分為有屬籍和無屬籍兩種,前一種,就是和皇帝有同一個高祖父的親族,後一種是在此之外的同姓,也叫「親盡」,兩種宗室的特權待遇差距很大。同時,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外戚家族,也叫外家,也要屬籍,也有類似的待遇差別。

浩周的這句話前面說的就是,曹丕要孫權兒子入朝當人質,還沒結婚,正好趁著機會和曹魏皇室聯姻,所以後面才跟上了「攀龍附驥」的比喻。也就是說,夏侯氏在曹魏一朝之所以得到破格厚待,原因是「上連綴宗室」,也就是結姻親。

事實上,曹操也確實將女兒清河公主嫁給了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夏侯淵則和曹操是連襟,長子夏侯衡娶的是曹操的侄女,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娶了曹操族子曹真的女兒,按照陳壽的說法就是,「曹氏、夏侯氏、世為婚姻」,且都是「親舊肺腑」,聽著是很親,不過是不是感覺還缺點什麼?對,外戚必須是皇帝的妻族或母族,曹操雖然沒有稱帝,卻被曹丕奉為太祖,是曹魏立國始祖,他的妻族很清楚,前妻是丁氏,在曹昂死後兩人離絕,繼妻是卞氏,也就是曹丕生母。

那麼,只有一個答案,曹操的母親是夏侯氏。

在曹操去世後,曹丕代漢之前,有一段空窗期,曹丕還是東漢的魏王,漢獻帝就曾命他追尊祖父曹嵩為太王,夫人丁氏為王太后,也就是說,曹操的母親應該是丁夫人,不是夏侯氏。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在曹丕稱帝後,追尊皇祖曹嵩為太皇帝,皇考曹操為武皇帝,又尊母親卞太后為皇太后,缺了誰呢?丁夫人沒有追尊為皇太后。待到魏明帝追尊曹騰為高皇帝,也沒忘了曹騰的夫人吳氏,同時尊為高皇后,卻仍舊漏了丁夫人。

可見,當曹家人真正具有決定權時,從沒有把丁夫人視為曹操的母親。那麼,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曹操的生母應該是夏侯氏,身份很可能是曹嵩的妾室,曹操只是曹嵩的庶長子,故此,他的表字,才沒有用伯字,而是用的孟字。這位夏侯氏很可能在曹操小時候即去世,所以在曹操名為《善哉行》的詩中才說「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這裡用了「孟母三遷」和「孔子教鯉」兩個典故,點明了他缺少福氣,失去雙親孤苦伶仃,沒有父母教導,倒也不奇怪,畢竟曹嵩在興平年間被殺時,他也不過40多歲,文學誇張下也不奇怪,可「夙賤」卻令人難以理解,曹操祖父為特進侯,地位只在三公之下,父親買官任太尉,也完成了從九卿到三公的跨越。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夙」當「早」講,他的母親出身低微且早已去世,按照禮制、律法,妾生子或婢生子的地位遠低於嫡子,這也成了他的一生之痛。

(6)曹洪、曹仁、夏侯惇為什麼沒有封王?

血緣關係上,曹操的生母應為夏侯氏,夏侯淵也應該是因為這個關係,才得以較低的門第娶了丁氏女,和表親曹操成為連襟,算是親上加親。兩夏侯之中,夏侯淵與曹操關係明顯更親近,但在軍中的地位,卻低於夏侯惇,究其原因,應該是夏侯惇14歲時就為師復仇殺人,以氣性剛直聞名,而夏侯淵則只有棄幼子,養活亡弟孤女的義行,以及替曹操頂罪的經歷,個人關係雖好,號召力、能力都要差得遠,夏侯惇實際上是沛國夏侯氏中的人才翹楚,代表出身寒微的本族攀附曹操的戰車。

曹純、曹洪則和曹操根本沒有血緣關係,兩人父親、祖父都是高官顯宦,本人各有朝官身份,一個是黃門侍郎,一個是蘄春長,屈居於本官只有議郎的曹操軍府之下,擔任一介軍吏,就屬於辱沒門楣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人在曹操的軍府之中,並不擔任職務,直到曹操迎奉天子之後,兩人才擁有正式的官職、軍職。曹仁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從起兵」字樣,說明並不是從曹操起兵就跟隨他征戰,而是半路加入的。

以上這些,恰恰是東漢時代政治與社會的基本秩序所約束的,並不像《三國演義》中封官許願,官烏紗帽不要錢一樣地安排。所以,曹操與兩夏侯的關係是主從,與諸曹的關係卻是合作。

正因如此,諸夏侯曹雖然合為《諸夏侯曹傳》,卻只是曹魏的開國功臣,在封爵上,曹丕稱帝後施行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下,他們都只封過不同級別的「列侯」,核心是為了「賞功」,而曹操親叔叔的兒子曹紹,曹操的親兄弟曹彬、曹玉,他們的後嗣均封為「公爵」,乃至於升為「王爵」,這才是所謂的「親親」。

(7)曹操奇怪的家庭關係

按照古代的諡法,魏明帝曹叡給曹騰追封的「高皇帝」匹配的是「功德盛大」,往往是開國皇帝才有此名,曹叡將曹騰捧到這個高度可謂非同凡響。但在東漢末年,少年曹騰為家族犧牲當太監,想來不是出於自願,所以,他並沒有將拿命換來的費亭侯爵位傳給曹氏族人,而選擇了外來的養子曹嵩。

看似是富貴傳家,對曹操來說,卻是身份的原罪。宦官祖父,乞丐父親,庶出的自己,幾乎占全了這個時代受人歧視的身份要素,袁紹只是庶出就被親兄弟袁術罵作「吾家奴」,可想而知,曹嵩、曹操父子的仕途上遭過多少白眼兒,這種經歷在兩個不同性格的人身上造成了不同的後果,以老實謹慎、所在忠孝著稱的曹嵩,一生中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聚斂財富,以至於被張闓垂涎,禍害了滿門性命;以機警權變和勃勃雄心著稱的曹操,則始終對自己的身份耿耿於懷,甚至對原生家庭充滿怨恨。

曹操生於永壽元年(155年),曹騰墓碑立於延熹三年(160年),曹騰去世的年份當在此之前,大概率是抱過曹操這個長孫的,曹嵩繼承爵位的嗣子地位也可能與此有關。俗話說「抱孫不抱子」,曹嵩很可能對曹操關心有限,甚至因為其母的地位低下而完全忽視長子的教養。只不過,由於曹嵩的正妻丁氏夫人無所出,庶長子曹操才得以與沛國丁氏繼續聯姻,而從日後曹操正妻丁夫人對他的態度來看,這樁婚姻也是女強男弱的格局,曹操反倒是婚姻的受益者。

這也就無怪乎曹操在長孫曹叡出生後,常將他帶在左右,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曹操對家庭溫暖的認知,很可能只來自於自己的祖父,反倒對正常的父子關係並不習慣,這也成了曹操家族的家風隱痛,因為從曹操與曹丕、曹植兄弟的相處,曹丕與曹叡的相處來看,這一家人的「不正常心理」延續了至少三代。

不過,一旦弟弟站出來「離間」,曹嵩又開始懷疑親弟弟的動機,把一個健康孩子說成中風,目的是什麼?他是不是盯上了費亭侯的爵位?很明顯,在曹家,兄弟之間的小算盤由來已久,曹操正是把握住了家族關係中的這條利益暗線,才能在少年時代變被動為主動,而曹操鼓動的曹丕、曹植、曹彰間的血腥鬥爭,與其說是「立儲」的必須,毋寧說是曹操變態家庭觀念的一種投射。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