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活起來——聚焦陶寺文化闡釋利用傳播,專家學者深入研討論證

山西新聞網臨汾頻道 發佈 2024-05-01T09:23:26.159237+00:00

「要按照展陳的邏輯關係,從呈現的角度來考慮,構架一個歷史的時空。」「希望能夠系統搭建起一處能夠實證中華文明源頭和初始歷史的重要的歷史博物館的話語體系,能夠努力鍛造成為中華文明重大題材展示傳播的一個成功的實踐和標杆工程。

「要按照展陳的邏輯關係,從呈現的角度來考慮,構架一個歷史的時空。」

「希望能夠系統搭建起一處能夠實證中華文明源頭和初始歷史的重要的歷史博物館的話語體系,能夠努力鍛造成為中華文明重大題材展示傳播的一個成功的實踐和標杆工程。」

「不必強求把考古學已有的成果由自己來講,而是通過依據和鏈條達成觀眾的認知。從已知到未知,喚起公眾對早期中國、對陶寺、對堯舜那個時代的心中的記憶。」

2月25日,首都北京,科學出版社古樸的四合院裡,陶寺文化闡釋利用傳播專家研討會暨《陶寺遺址博物館展陳大綱》專家論證會正在舉行。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等專家學者,聚焦陶寺遺址,就進一步加強陶寺文化闡釋利用傳播展開交流與研討,並對《陶寺遺址博物館展陳大綱》進行論證。

陶寺:中國文明核心形成的起點

陶寺遺址,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遺址」之一,是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支點。在中華文明探源研究項目中,中國考古工作者,立足陶寺等關鍵遺址的研究,提出了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陶寺遺址歷經45年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璀璨成果,表明距今4500多年前,陶寺在中原、河套、海岱、江漢、甘青、江浙等區域文化的互動碰撞和文化融合中,蘊化出一座煌煌都城。先民在這裡築城建宮、敬授民時、阡陌交通、合和萬國,初現王權禮制及早期國家的基本面貌,鋪陳開一幅「最初中國」從山西起步的歷史長卷。

在陶寺的早期國家,具有海納百川、務實創新、傳承發展的特質,這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精神標識。

讓文物活起來

陶寺遺址博物館等工程加快建設

加強陶寺遺址出土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和傳播利用,讓文物活起來。

近年來,襄汾縣啟動實施了陶寺遺址博物館、遺址公園(一期)、王宮區保護展示等項目,全力打造中華文明精神標識聖地。

陶寺遺址博物館的基本設計理念,源於陶寺遺址是迄今考古發現可證明的最符合本初意義的「中國」,為「地中之都,中土之國」,博物館以漢字「中」為型。建成後,從空中俯視形如「中國結」,實則寓意陶寺遺址出土的圭尺和玉琮游標構成了完整的「中」,以建築的美好形象更加全面地展示陶寺文化內涵。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

《陶寺遺址博物館展陳大綱》由北京文博文化事業發展研究中心編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努、高江濤擔綱主編,同時聘請全國多位業內專家參與,先後經過26次修改,形成第四版。

第四版陶寺遺址博物館展陳大綱在主題上突出「今日中國,陶寺走來,中國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展現陶寺文明「經天緯地、照臨四方」的重要地位。在內容上更加突出全面展示陶寺遺址及其文化內涵,體現近年來最新的考古成果和研究收穫;突出中國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表達陶寺尊重自然、崇尚禮儀、和合共生的文化內核,表現陶寺作為中國文明源頭的傳承關係。在手段上,突出數字復原,以彌補陶寺遺址考古資料可視度的先天不足;突出以文物為基礎復原研究,加大對陶寺人行為的復原展示;更加強化儀式感,營造聖殿氛圍。

讓文物活起來

要突出主題、強化表達、融入生活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寧立新,中國博物館協會專家組成員孫英民,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瑞國,博物館專家姚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柴曉明,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原副司長、《中國文物報》首席專家李耀申,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教授王璐參加研討論證。

臨汾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閆建國出席會議,臨汾市副市長王雲出席會議並講話,襄汾縣委書記劉春林致辭,臨汾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李青萍,臨汾博物館館長狄跟飛,襄汾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之煒,襄汾縣副縣長樊國琴參加會議。

各位專家學者聚焦國際大視野、歷史大格局,從不同角度闡述見解,展開「頭腦風暴」。從博物館的展陳主題、主線、定位、內容結構、展陳手段以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對展陳大綱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為後期順利展陳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專家們認為,讓文物活起來,考古歷史博物館要有擔當。在「五帝」中,屬性是最明確的就是堯都,在學術界是認可的,這就是陶寺要集中講的故事。要站在那個時代的中國說陶寺,對陶寺精神的凝練要把放在更廣闊的維度上去探討,把承載中華文明價值符號的陶寺,在《大綱》中更深刻地體現。

專家們認為,陶寺文化的闡釋利用傳播,要對陳列內容的國際化表達、跨文化交流有所考慮。在凸顯陶寺文化對中華文明重要價值的同時,適當導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話語體系,這樣可以通過陶寺這樣一個支點,彰顯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對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命運的意義,以及對人類文化多元平等交流互鑒這方面的價值作用。

專家們認為,陶寺文化的闡釋利用傳播,需要充分藉助現代科技的鮮活力量,以沉浸式體驗等方式感染更多公眾的心靈,讓文化遺產變得更為「平易近人」,進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讓人們從中華文明優秀成果中汲取精神力量。

副市長王雲在講話中指出,臨汾正在打造「博物館之城」,陶寺遺址博物館就是「博物館之城」的重要支點之一。陶寺遺址博物館將打造成為知識性、學術性、趣味性、藝術性兼具的博物館,充分展示中華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的壯美畫卷,用真善美的藝術氛圍彰顯中華文化精神內核。

縣委書記劉春林在致辭中表示,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將充分消化和吸收各位專家的論證意見,儘快完成《展陳大綱》的修訂完善,高標準實施各項展陳工作,把陶寺文化闡釋好、展示好、傳播好、利用好,書寫證古啟今的歷史新篇。

(責編:陰豪、郝亞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