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場所中醫治未病服務需求調研

中國全科醫學 發佈 2024-05-01T11:15:38.718952+00:00

治未病是指通過中醫藥服務技術,在病前、病中、病後各個階段,預防各類疾病風險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以達到使人不生病、少生病等提高生存質量為目的的中醫體系。

治未病是指通過中醫藥服務技術,在病前、病中、病後各個階段,預防各類疾病風險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以達到使人不生病、少生病等提高生存質量為目的的中醫體系[1]。其理念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健康守門人"的定位和作為醫療服務體系"網底"的功能不謀而合,並為社區在新型養老模式下開展健康服務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宣傳和推廣中醫藥事業發展,《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特別強調和鼓勵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來完善和提供中醫健康特色管理服務模式,促進中醫藥參與醫養結合。我國治未病服務體系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迄今為止,治未病服務並未形成完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流程與體系[1,2],也缺乏將各項治未病適宜技術在社區場景中執行落地的實踐經驗。

社區養老場所對應目前"9073"養老服務格局中的社區養老模式,與其他養老模式(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相比,社區養老在場所上具有明顯優勢:一方面,在社區養老場所中可充分調動社區各類醫、療、養、護資源[3];另一方面,在老年人常到訪和活動的場所中提供健康服務具有地理上的便利性。李小偉[4]的研究結果也顯示,老年人對於社區養老健康服務的需求較大。若能在社區養老場所中開展治未病服務,也可滿足老齡化背景下攀升的健康服務需求[5]。本課題組旨在探索形成一套在社區養老場所內開展治未病服務的標準路徑,並通過實踐將治未病服務技術在社區養老場所中落地實施。但目前在社區養老場所內開展治未病服務尚屬於待探索的新領域。因此,在探索路徑之前應先對供需兩方的認知、態度及意願等方面進行摸底調研,並以此為抓手,釐清未來開展服務擬解決的健康訴求與客觀現實條件等問題,為後續探索在社區養老場所落地治未病服務並形成一套標準路徑提供研究基礎。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於2020-07-31至2020-08-10,採取目的抽樣法,在上海市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靜安區彭浦鎮、徐匯區田林街道、靜安區臨汾路街道、靜安區天目西路街道、長寧區虹橋街道、普陀區白玉路街道)下轄的社區養老場所中,挑選各家社區日均到訪人次最多的一處實施調研。調研對象分別為在以上場所中提供健康服務的醫護人員和享受服務的老年人。其中,供方(醫護人員)納入調研場所責任家庭醫生及團隊中具有中醫背景的醫生,排除無意願或無法參加調研的醫護人員。需方(老年人)納入>60歲、日常在入選場所內活動的老年人,排除無意願或無法進行交流的老年人。由上海市靜安區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倫理委員會邀請專家進行倫理審批(審批號:PPLLSC20200608)。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告知在卷首介紹,內容包括調研背景及目的與信息保密,經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後,進一步填寫調查問卷。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用調查問卷基於文獻回顧和預調研自行設計:問卷的結構和內容描述參考相關文獻[6,7,8,9]並結合此次調查目的設計而成,經社會學方面調研專家進行指導後定初稿;通過小樣本預調查,修訂題目表達有歧義或自明性不強的內容,最終定稿。其中,供方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供方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所在科室等;(2)供方對於在社區養老場所內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的認知,包括供方對於治未病的了解、是否在社區養老場所中提供過及提供過哪些相關健康服務等;(3)供方對開展治未病服務觀點調研,包括適宜開展的服務項目、開展形式建議、提供服務意願等。需方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需方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個人平均月收入、婚姻狀況等;(2)需方健康狀況調研,包括其行動能力、日常生活起居能力、目前受到哪些健康問題困擾等;(3)需方對於在社區養老場所內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的認知調查,包括需方對於治未病的了解、是否接受過相關中醫健康服務、對於中醫健康服務的評價等;(4)需方對於在社區養老場所內接受中醫治未病服務的觀點調查,包括需方參與健康服務的意願、接受服務項目的傾向及對於服務開展的建議等。

調研員為經過培訓的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聯絡人,執業背景為全科醫師或者中醫全科醫師。問卷形式為電子問卷。分3個階段完成調研和數據回收:第一階段,由其中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牽頭建立微信群,並將其他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者加入群中,統一分享供方與需方調查問卷及對於調研員的培訓內容。第二階段,由各合作單位的調研員將供需兩方調查問卷及培訓資料派發給所選社區養老場所的責任家庭醫生。其中,供方問卷由責任家庭醫生及團隊中具有中醫背景的醫生自行填寫;需方問卷由責任家庭醫生及團隊中醫醫生對符合標準的老年人進行問詢後代為填寫。第三階段,連續收集7 d後,通過"問卷星"後台統一回收調研數據。

本次調研供方問卷一共填寫116份,有效問卷11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3%;需方問卷一共填寫307份,有效問卷24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8.8%(問卷有效回收率低的原因為有43份完整填寫問卷,填寫者的年齡在60歲以下,最終未納入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 24.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

2 結果

2.1 供需方基本情況

114例醫護人員,平均年齡為(39±7)歲;平均參加工作年限為(15.5±8.6)年;文化程度為本科89例(78.1%);職稱為中級77例(67.5%);63例(55.3%)來自全科,38例來自中醫科(33.3%)(表1)。

242例>60歲老年人,平均年齡為(71±7)歲;男95例(39.3%),女147例(60.7%);86例(35.5%)文化程度為初中,68例(28.1%)為高中/中專;141例(58.3%)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96例(39.7%)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38例(98.3%)為本市戶籍;100例(41.3%)個人平均月收入為4 000~4 999元,68例(28.1%)個人平均月收入>5 000元;197例(81.4%)已婚有配偶;185例(76.4%)和配偶居住在一起(表2)。

2.2 需方健康狀況

在社區養老場所活動的老年受訪者中,185例(76.5%)行動能力沒有困難,199例(82.2%)日常生活起居沒有困難,185例(76.4%)表示自己沒有心理焦慮/抑鬱等問題,91例(37.6%)表示自己沒有身體不適,見表3。

此外,問卷還對受訪老年人經常受到困擾的健康問題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顯示242例受訪老年人常見的主訴和病症為:高血壓(138例,57.0%)、糖尿病(97例,40.1%)、腰背痛(73例,30.2%)、下肢關節痛(50例,20.7%)及高血脂(48例,19.8%),見圖1。

2.3 供需兩方對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治未病服務認知調查結果

2.3.1 供方認知現狀

114例供方被調查者中,93例(81.6%)醫護人員表示聽說過治未病;52例(45.6%)表示對於社區養老概念有所了解;47例(41.2%)曾在社區養老場所中提供過健康服務,其主要開展的服務項目包括中醫服務(體質辨識、運動保健、特色技術理療、中藥調理等)、健康諮詢與健康教育服務和康復服務等。此外,104例(91.2%)被調查者認為在社區養老場所中提供健康服務可行,70例(61.4%)對於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有較強的興趣和學習意願。

2.3.2 需方認知現狀

242例需方被調查者中,181例(74.8%)表示自己沒聽說過或不太清楚治未病概念;136例(56.2%)受訪者表示自己接受過中醫健康服務,其中71例(52.2%)表示滿意,59例(43.4%)表示還可以;在被問及受訪者當初選擇接受中醫健康服務的原因時,占比較多的原因是效果好/得到有效改善(44例,32.3%)、聽朋友/家人/醫生推薦(18例,13.2%)等。

2.4 供需兩方對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治未病服務觀點調查結果

2.4.1 供方對於開展服務的觀點及建議

供方認為適合在社區養老場所中開展的中醫治未病服務排名前5的項目為中醫四診(95例,83.3%)、運動保健(93例,81.6%)、起居調攝(93例,81.6%)、飲食調養(90例,78.9%)和情志調理(82例,71.9%)。分別有89例(78.1%)、83例(72.8%)、81例(71.0%)、77例(67.5%)被調查者認為運動保健、起居調攝、飲食調養和情志調理屬於可經醫師指導後,由老百姓居家自助開展的服務項目。

此外,對於在社區養老場所內提供治未病服務,供方從收費、宣傳方式及開展形式等多個方面提供了建議:在收費方面,供方給出的建議是應當考慮老年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部分經費應當報銷,另外還應當適度提高績效以增加醫務人員參與積極性;在宣傳方式方面,供方認為應當通過講座、義診活動、派發禮品等方式吸引社區居民參與健康服務,並通過和居委會合作等方式推廣服務;在開展形式方面,則建議應當開展操作簡單、難度小且安全性高的項目等。

2.4.2 需方對於開展服務的需求及觀點

122例(50.4%)老年受訪者對在社區養老場所中接受中醫治未病服務表示感興趣,並且希望能考慮到費用、時長及是否便利等因素,120例(49.6%)受訪者表示沒有興趣,原因包括行動不便、無人接送及"自己還年輕,暫時不需要"等;各類中醫治未病服務項目中,受訪者接受程度較高(超過50%)的項目為中醫四診(182例,75.2%)、飲食調養(154例,63.6%)、運動保健(135例,55.8%)、起居調攝(137例,56.6%)和情志調理(128例,52.9%)。在"中藥調理"類別中,其接受程度較高的是方劑治療(68例,28.1%)、中藥熏蒸(56例,23.1%)和中藥足浴(58例,24.0%);在"中醫特色技術調理"類別中,接受程度較高的是拔罐(29例,12.0%)、針灸(27例,11.2%)、艾灸(25例,10.3%)。此外,分別有163例(67.4%)、147例(60.7%)、131例(54.1%)被調查者認為飲食調養、起居調攝和運動保健可由其在醫師指導後,居家自助實施。

3 討論

3.1 社區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分析

受訪的242例老年人中,其高發病分別為高血壓、糖尿病、腰背痛、下肢關節痛和高血脂。高血壓與糖尿病為社區老年人常見慢性病,此調查結果符合社區老年人患病特徵;除此之外,腰背、下肢、肩頸疼痛等也為社區老年人常受到的健康困擾。該數據反映了目前社區老年人的主要健康訴求,因此,未來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治未病服務時,應當以其常見健康問題為需求切入點,並結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色技術來精準開展相關服務項目。此外,還須注意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服務應當考慮安全性,如骨質疏鬆或心腦血管疾病等還應在醫療機構內部開展服務。

3.2 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可行性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供方對於未來在各單位中開展及推廣中醫治未病服務表現出一定的意願,且對於中醫治未病概念的認知程度較高,對開展相關中醫藥健康服務已儲備有一定的服務技術與經驗,並對於如何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服務提出多項建設性建議。因此,從供方的認知和意願上來說,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從各社區目前實際實施服務現狀來看,還存在相關人才短缺、醫護人員中醫藥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10,11],因此在實際開展服務過程中,還應著重培養治未病方面專業人才,並發展機構特色中醫適宜技術[12]。

從需方角度來說:首先,社區老年人對於中醫健康服務有一定的認知、較好的體驗度及認可度;其次,超過半數老年受訪者也對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治未病服務表示出一定的需求和興趣。因此,從需方需求程度上分析,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治未病服務具有可行性。但在實際開展服務中,也需要重視以下幾點:(1)在開展服務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宣傳工作。需方中超過70%的受訪者對治未病概念表示沒聽說過或沒有興趣,在被問及是否有興趣參與服務時,其中不乏認為"自己還年輕,暫時不需要"的受訪者,這也側面反映了社區居民對於治未病概念尚未有足夠認知。在被問及受訪者過往選擇中醫健康服務的原因時,多數老年人是因為熟人推薦。而供方在推廣服務方面給出的建議中也包括應當與居委會合作、由專人推薦等,這也表明之後在推行治未病服務時,應尋找社區居民信賴且熟悉的人作為服務的傳播者。且根據此次調研經驗,推廣服務內容時,應當將服務項目翻譯成通俗易懂、便於社區居民理解的內容。(2)在開展服務時需要對收費、便捷程度等因素進行多方考慮。根據調查結果,此後在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時應當考慮多設置治未病服務點,為居民提供便利性;服務收費考慮老年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兼顧項目應當簡單,耗時不要過長等;在提供診療服務後,建議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持續跟蹤觀察,以實現提供治未病服務的閉環管理。

3.3 適合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的中醫治未病服務項目

因受到場地因素的限制,僅有部分中醫治未病服務適宜在社區養老場所中開展。綜合供需兩方調查結果,較為適合在社區養老場所開展的治未病服務項目包括中醫四診、運動保健、起居調攝、飲食調養和情志調理。其中,根據調查結果,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可以由居民院外自助開展的服務項目包括運動保健、起居調攝、飲食調養和情志調理。因此,未來在開展服務時,以上項目可由醫護人員或具備相應資質的技師對社區老年人或其家屬進行指導後,由居民在家自助開展,一方面可節約醫療人力資源,另一方面可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實施服務的時間與空間,有望提升老年人享受服務的便利性和達到有效控費的目標。具體提供服務方面,應考慮受到社區養老場所流動性大等特點的影響,提供的服務內容應當具有快速見效等具有吸引力的特點[13],否則難以形成與社區居民之間足夠的黏性,進而難以達到長程管理居民健康的目的。

3.4 不足與展望

目前,中醫藥健康服務與養老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尚在探索階段,而將治未病理念引入養老服務模式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嘗試探索在社區養老場所中將治未病服務落地實施並形成標準化路徑,以此為目標開展了對提供服務的供方和享受服務的需方兩種視角下的摸底調研,以探究在社區養老場所內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所應針對的老年人常見主訴或症狀有哪些,以及在社區養老場所內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的可行性及服務內容的厘定等問題。基於以上調查結果,下一步研究將以研究結果中某一種老年人高發健康問題作為開展服務的切入點,深入探究圍繞該健康問題或病種,如何開發相應的治未病服務標準化路徑與流程,以達到高效指導將治未病服務在社區場景中實踐落地的目的,也可為其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類似健康服務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研究不足之處在於樣本量相對較小,且地點的選擇不具備隨機性,所以本次調查結論的適用場景也有一定的約束性。

本文無利益衝突。

參考文獻略

本文來源:嚴正,蔣海弦,李芸佳,等. 社區養老場所中醫治未病服務需求調研[J]. 中國全科醫學, 2023, 26(10): 1218-122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45.(點擊文題查看原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