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砍」拼多多一刀 電商江湖誰更「卷」

江蘇經濟報 發佈 2024-05-01T18:40:48.750930+00:00

電商江湖,又見「卷王」。京東APP近日宣布升級,在更新日誌中明確提到:「京東3.8節,百億補貼上線」,由此正式向拼多多「宣戰」。電商「百億互掐」大戲將正式開鑼。作為電商重量級玩家京東,一旦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意味著行業內競爭將進一步白熱化。

電商江湖,又見「卷王」。

京東APP近日宣布升級,在更新日誌中明確提到:「京東3.8節,百億補貼上線」,由此正式向拼多多「宣戰」。電商「百億互掐」大戲將正式開鑼。

作為電商重量級玩家京東,一旦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意味著行業內競爭將進一步白熱化。

砸出百億,京東「砍」拼多多一刀

2月21日,京東正式推出「買貴雙倍賠」服務,相關規則於2月28日生效,並將於3月初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直接對標拼多多。與此前只在大促時「客串」不同,這次「百億補貼」將在京東App內擁有一級入口。

知情人士透露,京東此次的百億補貼方案將覆蓋全品類,而且自營和POP商家都將參與拼多多商品比價,只要商品池內的產品價格高於外部平台,就實行賠付。

事實上,京東在2022年雙十一和2023年年貨節,已經初步試水了百億補貼活動。去年雙十一,京東超市通過與品牌和商家深度合作,啟動百億補貼,專場商品總成交金額同比增長72%,低價商品成交額最高增長156倍。

如今,京東APP升級日誌確認出其將上線百億補貼的舉措,可以認為是京東對標拼多多的攻防戰。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百億補貼是電商競爭中採取的方式,拼多多主要為提高用戶黏性,在穩固低線市場人群的同時向一、二線城市滲透;京東、蘇寧易購、聚划算則注重低線城市的收割,進行跑馬圈地。

而在迎來消費者歡慶之前,京東與拼多多股價在紐約市場卻雙雙下跌,上周二收盤分別下跌11%和9.5%。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投資人擔憂的是新一輪電商內卷可能引發持續的電商價格戰。

低價策略背後,拼的是定價權

京東多年進行供應鏈投資,如今卻和拼多多雙雙進入對方腹地。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2023年以「低價」為核心的要素已被放在了業務經營的首要位置。

一個重要動向是,在裁撤B2B出海平台JOYBUY、下沉市場業務「京喜」後,京東圍繞著「供應鏈價值」大舉開拓,其中核心自有品牌「京東京造」和「京東產業帶計劃」無不在向供應鏈上游發力。去年10月啟動的「百大產業帶扶持計劃」,更是深入江蘇丹陽的眼鏡產業帶、廣東汕頭澄海玩具產業帶等產業集聚區,這也為「低價」基調上定價權和選品的確立留了「後手」。

再看白酒品類,京東京造深入白酒產業帶,已經攜手茅台鎮黔國酒業等,推出了包括「正道」在內的白酒品牌矩陣。

「源頭好貨」——從熟悉的宣傳話術來看,京東對標拼多多早在計劃之中;而阿里的貓享自營、淘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百億補貼」背後,拼的是定價權,靠的是現金流。

「百億補貼」,還有多少蛋糕

早在2019年,拼多多率先推出「百億補貼」計劃,促使用戶爆發增長,助力拼多多一躍成為電商「黑馬」。隨後,阿里、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老將也紛紛效仿。在多個平台的參與下,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成熟且自帶流量的IP,被賦予了更多價值。

從拼多多的經驗來看,「百億補貼」以全網最低價和正品保障為錨。不僅是更便宜的價格,也是一份來自官方的背書。這也讓市場意識到,持續強調低價的習慣性輸出,敢拼敢砸,就有可能再造一個現象級的產品。

從最開始簡單的平台補貼,發展到現在,「百億補貼」已經出現了新的玩法,平台通過「百億補貼」給消費者提供一個正品低價的商品入口,同時給商家提供一個營銷流量入口,平台還可能收取一定的入場費用,再把費用反哺到消費者補貼上,形成正向循環。

同時,拼多多和淘寶聚划算都已經開始了更精細化的比拼,拼多多在農產品板塊大力發展,淘寶則藉助電商生態引進了線下品牌的電子券、飛豬的酒旅產品、本地生活服務等,還有「百億補貼」官方直播間入局直播帶貨。

相比之下,「百億補貼」一直是京東缺失的一塊。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將「百億補貼」常態化,京東其實是補齊了短板,再次和拼多多、淘寶站到了同一條賽道上。

但想要在已經成熟的「百億補貼」中分到一塊蛋糕,並不是容易的事。平台最理想的狀態是用戶一站式購物,不論什麼品類的消費都在自己平台內完成,但現實是,商家在多棲經營,用戶也可以多棲消費。

數字經濟分析師郝智偉說,網際網路生意進入存量時代,此時進行補貼戰,將面臨著更高的獲客成本。同時,「百億補貼」其實已經過了流量的紅利期。京東勢必要拿出具有差異化或者具有吸引力的商品,更加具有優勢的價格和更優質的後續履約服務。

混戰再起,「融合」背後彼此試探

在「百億補貼」之外,各大電商平台收擴並舉,不斷試探著彼此的邊界,電商群雄混戰已有再起之勢。

2022年「雙11」,美團閃購牽手蘇寧易購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在2023年入駐超1000家門店。不久後,抖音、微信就被傳將下場做「外賣」。

跨境電商也是如此,拼多多上線跨境電商平台TEMU還不滿半年,中國跨境電商獨角獸SHEIN已經傳出年內IPO信號,有消息稱新一輪融資完成在即。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當前,跨境電商領域競爭激烈,SHEIN雖保持快速的增長勢頭,但也面臨著來自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的競爭壓力。

如此一「卷」,讓電商人又都興奮起來。回顧2022年,在京東、拼多多、阿里等巨頭的「降本增效」策略下,資本唯恐避之不及,更有不少垂直電商中道「崩殂」。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度中國數字零售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數字零售共發生97起融資,同比下降45.82%;融資金額更同比驟降93.65%至44.9億元,直播電商、酒水電商、電商服務商無一避免雙雙下滑局面。如今,巨頭「融合」背後的彼此試探,或將重新吸引資本關注,攪活電商生態的這池「春水」。

降本增效、尋求高質量發展是核心

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在面對這個將錢袋子越捂越緊的時代,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業務發展邏輯。不變的是,尋求高質量發展和降本增效依舊是各家公司的發展核心。

在郝智偉看來,「百億補貼」更像是在釋放一個信號:「任何時候,低價都是搶占零售市場的最強法寶。任何時候,任何業態、周期、戰略下,都可能出現價格戰。只有教育市場,形成消費者的服務記憶,才是王道。」

郝智偉強調,零售的本質,依然立足於產品的比較優勢與營銷策略的市場衝擊。所以,在這個時點,京東把過去和蘇寧對戰的手段再拿出來,也不稀奇。畢竟那一戰之後,京東一騎絕塵,把蘇寧甩到身後,京東對此是有深刻「肌肉記憶」的。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以低價的方式發展電子商務,是平台打擊競爭對手的短期策略,電子商務發展到最後,應該回歸本質,通過買賣實現可持續發展,短期的大量補貼是不可持續的。唯有創新,即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雙輪驅動共建健康、融合、共贏的數字生態,平台運用新技術,打造新模式,創造新應用,挖掘新需求,通過「雙十一」等各種場景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精準、更完善的服務,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為商家創造更大價值,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張麗婭 整理

來源:中國基金報、新京報、證券時報、電商在線、澎湃新聞、鳳凰WEEKLY、藍鯨財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