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內憂外患之時,曹丕卻為何攻打孫吳?

看鑑 發佈 2024-05-01T18:54:52.919517+00:00

最後的結果是,劉備遭遇了人生的大敗,他停留在白帝城,與孫吳對峙。此時,季漢帝國在外患重重的情況下,內憂接踵而至。

關羽陣亡後,劉備和孫權的聯盟宣告破產。劉備稱帝後的第二年,就發動了對孫吳的進攻。

最後的結果是,劉備遭遇了人生的大敗,他停留在白帝城,與孫吳對峙。

此時,季漢帝國在外患重重的情況下,內憂接踵而至。

漢嘉太守黃元認為劉備病情可能惡化,不存在好轉的可能。黃元過往與諸葛亮不睦,舉起了反旗。

面對「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季漢,魏國的曹丕卻沒有伺機而動,反而將兵鋒指向了孫吳。

01

曹丕攻吳的醉翁之意

曹丕及其父親曹操都有過南征的行為。

一般而言,中原政權要消滅南方勢力,可供選擇的路線有三條:

西路的襄陽路線、中路的濡須水路線以及東路的中瀆水路線。

西線的優缺點各自明顯,從襄陽到江陵可以水陸並進,但從江陵下揚州,卻只有水路。

曹操第一次南征,就是憑藉著虎豹騎的速度,摧枯拉朽般擊敗劉備。

但是卻在赤壁,被周瑜的水軍擊敗,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此後,四次南下,曹操都選擇從中路進攻,從合肥出發,經過巢湖,強攻濡須塢。

此路線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水陸兩路並進,既可發揮曹軍的陸軍優勢,又能用船運送軍糧,而且只要突破了濡須塢,就能直搗吳都建業。

可這種分外明朗的局勢,孫吳也瞭然於胸,面對孫吳的重兵防禦,曹操數次南征都未收到預期效果。

作為通曉軍機、雄才大略的曹操哪怕四次失敗,也從未想過走東路的中瀆水。

因為中瀆水又名邗溝,是吳王夫差當年開鑿的人工航道,到東漢末年,因為年久失修,淤泥不斷,走這一路的話,軍隊給養很難得到補充。

而且,這一帶是長江的風口,天氣因素也是曹操不選擇東線的原因。

但曹丕在季漢與孫吳的大戰之後,旋即攻吳。

這本身就讓人捉摸不透,正常思維下,應該對季漢發動雷霆攻勢,「趁你病要你命」。

而且,曹丕南下還選擇了曹操從未走過的中瀆水路線。

很明顯,曹丕此舉有著更深遠的目的。

02

讖緯、文德與武功

自漢高祖取代秦朝以來,兩漢已經延續了數百年。

雖然在之後的歷史中,話語權由所謂的「天命」變成了靠兵強馬壯,實力說話。

但在漢代的時空背景下,曹魏取代漢朝,是經歷了一系列的準備期。

尤其是東漢立國以來,推崇漢宣帝劉詢朝的政治,劉秀的上位,某種意義上就是對漢宣帝的模仿。

漢宣帝在位,有「公孫病已當立」的讖語昭示天命;整飭吏治,百姓衣食富足,且通過搜集整理經典,有了文德;匈奴單于主動內附,四夷賓服,締造了赫赫武功。

漢光武帝在未發跡的時候,就有「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此後更多;劉秀登基後,推行「柔以社會,嚴以吏治」,竇融主動歸附。

可以說,讖語、文德與武功是一個天子的必備要素。

曹丕篡漢以前,需要一個合適的讖語來體現出自己統治的正當性,"代漢者,當塗高也"又被拿了出來。

在群臣勸進的時候,將"當塗高"理解成"魏",因為"魏"有宮闕的意思,正是路邊的高大建築。

曹丕在當魏王時廢中常侍等職改散騎侍郎等職禁止宦官干政,又聽取陳群意見開創九品中正制來緩解曹家和士族矛盾,為他日後稱帝打基礎。

在文學上他有散文一百來篇,以燕歌行等七言和五言詩,又寫了一本典論論文討論的文學討論和批評著作,又寫出婦行等二十八篇賦,又叫王象等人著中國第一套類書皇覽。

讖語和文治層面,曹丕無可挑剔。但無論是漢獻帝的讓位詔書,還是群臣的勸諫表中,武功這一層面,都只把曹丕作為曹操的繼承人。

可以說,曹丕要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必須要在對外征伐上有所表現。

偏偏這個節骨眼,青州兵的動向挑動了曹丕敏感的神經。

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當時曹操身死,臧霸手下的青徐兵認為天下要亂套了,因此紛紛敲鑼打鼓離開軍隊。

臧霸為代表的青徐勢力一直在曹魏處於半獨立的狀態,以他的實力,想要爭雄一時是不可能的,但自保足矣。

不過這次兵變,也說明青徐勢力對曹丕的能耐和手腕缺乏了解。

曹丕考慮到曹操的喪事,不利於動兵,所以採用了安撫的方法,可畢竟在曹丕心中種下了惡因。

03

伐吳為名,意在青徐

在季漢與孫吳一場大戰後,曹丕發動了對孫吳的攻勢。

曹真率西路大軍從襄陽南下攻打江陵,曹仁率中路大軍越巢湖強攻濡須,而曹休、張遼則率東路大軍從中瀆水進逼洞浦。

東路一線就在青徐勢力的境內,曹丕唯有放出伐吳的煙幕彈,才能讓宗室曹休名正言順進入青徐。

臧霸絲毫沒有料到曹丕的用意,當曹休成為曹魏青徐方面的最高軍事長官後,與孫吳有了實質性戰鬥。

曹休在擊敗呂范的戰鬥中,隨行的將領中就有臧霸,此戰臧霸十分賣力,估計後知後覺的他體會到了曹丕的不信任,想以戰功表示自己的價值。

但曹丕卻藉口犒勞東線部隊,將臧霸帶到洛陽居住,從此臧霸便銷聲匿跡。

可以說,曹丕解決臧霸,可謂一環套一環。

先是讓曹休進入青徐,名正言順將臧霸驅策上戰場,等臧霸離開老巢,直接奪取他的兵權。

當曹丕完成既定目的後,旋即撤軍。

表面看,是因為曹仁的中路被朱桓擊敗,可此時曹真的西線進展迅速,曹休的東路也依舊占據著優勢。

考慮到曹仁失敗的戰損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曹丕已經完成了既定目的。

此後,曹丕連續兩次南征,不再三路並進,只從東線出發,其實都是在繼續解決青徐豪霸的問題。

另外,曹丕伐吳是在孫權拒絕派兒子做人質的前提下發動的,他並沒有做到讓「稱臣」的孫權心服口服,這對於曹丕的武功是一個污點,曹丕也急需解決這個問題。

04

伐蜀,效果會好嗎

假設曹丕沒有伐吳,而是選擇討伐當時風雨飄搖的季漢,會有助於曹丕的武功建設嗎?

雖然司馬氏是先滅季漢,再滅孫吳,但曹丕在位的時刻,卻不具備這種操作性。

曹魏的部隊除了要防備季漢與孫吳,還要提防西北的鮮卑,遼東的烏桓和公孫氏。

曹魏部隊的二分之一,能征善戰的將領都集中在與東吳交界的長江附近,長達上千公里的戰線,從荊州的秭歸、當陽一線到揚州的建業(今南京)一線。

此前因為關羽的北伐動靜太大,曹操、孫權、劉備都沒有想到關羽失敗會如此迅速,這導致曹魏和孫吳將力量集中在荊州附近。

如果曹丕要伐蜀,就需要從與東吳交界的荊州到徐州一線調兵到關中。

這可是千里調兵,消耗極大,從荊州及徐州到關中,相距千里,耗時巨大,等完成調兵,失了先機不說,季漢早就做好了準備。

假如劉備伐吳之前,曹魏就提前調動部隊,孫吳的偷襲是一個顧慮,那看到曹丕調動部隊,劉備或許就不再伐吳了。

而且,這需要提前預知劉備會失敗,曹丕的「先見之明」也不過是根據戰場的局勢變化才做出判斷。

總體而言,曹丕需要建功立業,孫權左右搖擺的姿態給了正愁沒處使勁兒的曹丕撒氣的理由。曹丕伐吳,既不用大規模調動部隊,還可以順帶解決青徐豪霸的問題。

不過對於孫權而言,曹丕的數次南征卻把他逼入了絕境。

面對劉備死後,諸葛亮拋過來的橄欖枝,孫權徹底倒向蜀漢,吳蜀重新結盟又反過來共同對抗曹魏,令曹魏在魏蜀吳三角關係中處於不利的競爭位置。

使魏國更加難以統一國家,漢代大一統帝國由此演變為三國鼎立。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趙希夷

策劃 | 趙希夷

編輯 | 趙希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疑問煩請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