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視野|加快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河南日報 發佈 2024-05-01T19:21:51.431882+00:00

前不久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對我省做好今年「三農」工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農業強省進行了部署,強調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成為當下和未來一項重點任務。

前不久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對我省做好今年「三農」工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農業強省進行了部署,強調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成為當下和未來一項重點任務。

主 持:本報記者 王華崗 劉紅濤

嘉賓:河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經濟評價體系首席專家 張道明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向華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副教授 劉寧

河南沃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貫軍

河南鳳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智豪

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

記者:建設農業強省的關鍵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其中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尤為重要。首先請專家談談如何看待和界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劉向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平衡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關係,是我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必須考慮的社會基礎。因此,進一步調整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立足現有「小農經濟」模式,從供給側入手,為現代農業尋求新載體,發展適度規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當務之急。

我們通常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是基於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目標,通過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的生產經營活動,高效配置農業領域中勞動、資本、土地和技術等投入要素,為社會供給標準化、商品化的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搭建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樑,它的內涵會隨著時代不斷改變和延伸,現階段常見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都屬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我看來,現階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特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一般的市場經濟主體的屬性,即專業化、集約化、組織化、市場化與社會化;二是具有信息化特徵,即網際網路+時代賦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特點;三是在制度層面,具有動態柔性、彈性和適應性的特徵,即它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現階段的主體創新與變革,仍然是基於小農經濟模式上的土地承包製度的演化。

劉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中堅力量,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三產融合的主要載體,是落實各級農業政策、提高政策執行效率的重要平台。只有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才能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在農業強省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

記者:接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請首席專家張道明談談在建設農業強省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發揮什麼作用?

張道明: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農業強省過程中,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既要注重數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質量的提升。只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實力增強了,經營規範了,才有條件、有能力更好地帶動農戶發展鄉村產業,提高經營效益,實現增收致富。因此,要充分認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強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發揮的積極作用。

一是新業態新產業的引領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區別於傳統家庭農戶的主要特徵,就是其經營者懂經營、懂技術、懂市場,能夠有效捕捉到鄉村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機遇,率先嘗試休閒農業、耕讀研學等新業態新產業,是新業態新產業的領跑者。

二是新技術新品種的實踐者。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離不開農業科技創新作支撐,尤其是新技術新品種要想得到大面積示範推廣,僅靠家庭農戶很難落地,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應用的主動性較強,是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三是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者。目前,許多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從事優質小麥等糧食生產經營,成為糧食安全生產的主要貢獻者之一,一些新型經營主體還通過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更多家庭農戶種好糧食,共同扛起糧食安全重任。

四是聯農助農發展的帶領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生產聯農、服務帶農等多種方式,逐步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不斷提升小農戶生產經營水平,持續幫助小農戶拓展增收空間,提高農業質量、經營效益和競爭力,帶領小農戶走共同富裕之路。

五是返鄉創業創新的示範者。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陸續向農村傾斜,讓越來越多外出務工者看到鄉村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再加上新冠疫情影響,許多人主動選擇就地創業的意願日趨增強,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了借鑑。

培育壯大規範提升正當時

記者:近年來,國家和省里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和提升高度重視,政策方面給出了有力的支持和引導。再請首席專家張道明結合政策,談一談目前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

張道明:近年來,我省堅持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優化政策扶持,強化指導服務,加強示範引領,全面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範提升,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在:

數量質量不斷提高。截至2022年10月底,全省註冊登記農民合作社發展到19.8萬家,納入家庭農場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達到26.2萬家。現有縣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2萬家,縣級以上示範家庭農場6610家。

經營優勢日漸顯現。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生產管理規範化、經營主體職業化、發展規模適度化穩步提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2021年,平均每個農民合作社經營收入26萬元。

經營類型多元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正由傳統種養業向農產品加工、服務業延伸,從單一農產品生產走向糧經結合、種養結合、種養加一體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經營範圍日趨多元,發展空間不斷拓寬。

經營管理逐漸規範。經過培育提升,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的帳目不規範、組織鬆散的狀況逐步實現規範,通過示範評選倒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自身進行規範化管理。實踐也證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規範,它的規模就能壯大,規模越大帶動農戶的能力就更強。

帶頭人素質穩步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逐漸年輕化,文化水平不斷提高,還有返鄉留學生參與農業生產經營,另外女性從業者的占比也在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培訓學習中不僅局限在新技術新品種的學習,而是全方位的培育,從生產技術方面轉向經營、管理、銷售、融資、創業等方面,懂合作、懂產業、懂金融等成為新特點。

穩糧保供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多種糧、種好糧,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貢獻。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從事種植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有11.2萬家、17.5萬家,正在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生力軍。

記者:從總體來看,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狀況還是不錯的。但我們必須面對的是,河南作為農業大省仍以小農戶分散經營為主,農業勞動生產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能力還比較弱。請劉貫軍總經理結合自己的經營過程,談談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哪些問題?

劉貫軍: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致經歷了一個從早期快速發展期、到因糧價偏低賠錢而進行的調整優化期,再到近兩年糧價高位而逐漸恢復增長期這麼一個過程。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點:一是個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標定位不明確,存在盲目擴展、效率低下的現象;二是因為從業者的素質普遍不高,所以經營管理能力不足,產業化、標準化水平不高,多數農產品大眾化、無特色、效益低;三是缺少科技的支撐,難以有效地整合各生產要素,生產水平比較低,不能很好地應對風險。

記者:劉寧博士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的研究,一直關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您對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如何看待的?

劉寧:包括農民合作社在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生產中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主體。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也存在競爭力不高、風險防控能力弱、聯農帶農利益聯結不夠緊密、規範化程度仍不盡如人意等問題。特別是大多數從事傳統種養業,產業鏈條短,精深加工產品少,品牌知名度不高,面臨同質化競爭,盈利能力弱。一些合作社、家庭農場在生產風險、自然風險、經營風險等裹挾下,防控風險能力較弱,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容易陷入生產經營困境。

破解這些矛盾與問題,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既要借鑑國際上農業強國的發展經驗和普遍規律,更要結合國情省情農情,立足我省人多地少的特點,構建體系多元、高產高效的農業發展模式。因此,培育壯大、規範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謂正當其時,這將對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引領、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至關重要。

提升規模化產業化規範化水平

記者:王智豪總經理作為一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請您結合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談談河南應如何加快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產業化規範化水平?

王智豪:我是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的,先後從事過家庭農場、合作社經營管理,現在創辦了農業公司。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要處理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以及村集體之間的關係,弄清「發展什麼產業、誰來參與發展、發展產業為了誰」,明確各自發展定位,選擇農戶想乾乾不了、幹了干不好的環節領域,積極主動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發展產業,將小農戶納入自己的產業發展模式中去,推動形成依靠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來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今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是產業鏈單一,需要延鏈。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從事一產中的糧食產業種植,從事的二產也主要是以糧油加工為主,農業三產經營主體相對較少。而我省農業生產所需的配套小微型實用農業機械、農業工程施工安裝等生產相關鏈條的知名龍頭企業少,市場大多被山東、浙江占領。

二是供應鏈缺失,需要補鏈。當前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散、弱、小」,對接大市場能力差,基礎設施落後,在供應鏈打造方面難以形成強大的可持續的保障能力,市場競爭力不足。

三是價值鏈低端,需要提鏈。一方面從事糧食生產和糧食加工為主的農業經營主體盈利性差,另一方面我省果蔬加工轉化率不足8%,功能性食品、休閒食品等高附加值產業處於起步期,品牌溢價有限。應鼓勵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開展標準化訂單種植,實現品牌化發展。

四是創新鏈薄弱,需要強鏈。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整體實力不強,研發投入不足,鄉土創新人才匱乏。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發展能力,需要在農業創新平台打造、創新要素集聚、創新人才培育三個方面給予支持。

記者:王總對這個問題理解得比較深刻,請您根據從事和服務的合作社發展過程,談談培育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政策方面有哪些建議?

王智豪:培育和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是尊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地位,讓他們的發展得到公正對待,在基礎設施、發展平台等方面能夠平等享受相關政策。二是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梯度培育專項行動,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初創、成長和發展壯大各個時期,針對其所面臨的階段性難題和最迫切需求,精準施策,從省級層面集聚各方政策資源,提供全方位的精準孵化支持。三是高度重視青年帶頭人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的作用,加強鄉村振興人才梯隊建設,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能吃苦的新時代高素質農民和職業農業經理人隊伍。

學習借鑑進一步激發活力

記者:最後我們想請教劉向華教授和劉寧博士,在關注和研究的過程中,有沒有適合我省可以學習借鑑的經驗?

劉向華:從微觀組織層面來說,當前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匱乏,組織內部勞動力、資本、土地等投入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具有專業化、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以實現跨類型、跨產業的聯合。因此,更符合我國小農經濟模式的合作社聯合——農業合作聯社是推動我國鄉村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變革與調整,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創新合作組織,有利於在平衡資本與勞動的關係基礎上,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

劉寧: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為最近幾年合作社的發展重點。目前,河南省的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普遍實力較弱,亟待構建科學有效的發展模式。可以借鑑四川崇州的「農業共營制」,將農村土地產權進一步細化,通過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等多個環節,有效整合土地、資金、人才、物資等多種資源。一是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建立農村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聘請懂技術、會經營的種田能手擔任職業經理人,負責合作社土地的生產經營管理;三是建立適應規模化種植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打造「一站式」的農業服務超市平台,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職業經理人和社會化服務超市共同配合、分工協作的模式。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以人才支撐、金融保險等政策為重點,支持農民合作社及其聯合社加快發展,重點支持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發展,鼓勵各類合作社主動和龍頭企業合作,構建不同形式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減少各類主體之間的交易成本,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助力農業強省建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