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重慶大學這種中後流的985,為何最忌諱的就是撒「胡椒麵」?

玩物喪志的凱西 發佈 2024-05-01T20:20:48.735439+00:00

1952年的院系大調整,重慶大學在全國高校的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談不上衰落,卻也沒有提升多少。重慶大學是在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之一,這一年,有44所院校增補,此前到1959年為止已列入20所。

1952年的院系大調整,重慶大學在全國高校的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談不上衰落,卻也沒有提升多少。

重慶大學是在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之一,這一年,有44所院校增補,此前到1959年為止已列入20所(其中的北醫和上醫已併入北大復旦)。重大是在1978年增補進全國重點,當時增補25家,退出1家(北京政法學院1960年是全國重點,1978年因為還未正式復校退出,其位置由西南政法代替),一共88家。

1981年第一批博士點,重慶大學只有一個博士點,理論電工,排名全國第79名,與西南農學院、重慶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雲南大學、西北大學等院校並列。

那麼,重慶大學唯一的博士點,唯一一位博士導師是誰呢?是江澤佳老先生。他在1982年---1986年,是重慶大學校長,同時兼任第一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電工學科評議組電機、電力分組召集人。

重慶大學作為一所985工程大學,這個層級的院校,要想在學科覆蓋面和招生規模上有質的提升,難度不小。上不及清北、C9,向下又比上流211強,最好的突破口就是集中全校的優質資源打造長江、青年長江這種標杆性學者,拉動學科的發展。畢竟像重慶大學這種體量,是不會缺乏人才的。

但是為什麼對於重慶大學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撒「胡椒麵」呢?通常是原有的優勢學科學緣權力結構板結化。

我們先來看重慶大學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在這裡,只截取了B+以上的學科。可以看到,重慶大學是沒有A+和A類學科的,結果最好的是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3個學科,B+學科多達14個。按照本人對於理工類院校的學科實力去理解,A+是一個檔,A、A-、B+是一個檔,重慶大學的學科實力是相當均衡。

試想,如果一所大學的一個學院,有很多新進的青年教師都是本校出品(畢業後留校),後面在評職稱、晉升、科研等方面,一定會論資排輩。曾經的導師、大師兄、大師姐,順序一定要對。這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強勢學院,是可以接受,畢竟底蘊和人才儲備都是足夠的。若發生在一般的學院,那豈不是耽誤了後起之秀的路子?

有人總是把接力跑當做百米衝刺,然後去爭論為什麼有這些差距。第四輪學科評估,重慶大學可謂是喜憂參半。傳統強勢學科建築、土木、機械下滑嚴重,近五年,由重慶大學主持的三大獎只有3項(一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科技進步二等獎),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很多人就說,重慶要不是占著直轄市的優勢,國家照顧給了3個A類,是絕對沒有A的實力。未來的新興產業也沒有學科布局,之前強的幾個專業土木、電氣、汽車之類的都是夕陽產業,而且排名還在下滑。

用一句話來總結吧。

重慶大學並不像很多網友所說,一直在衰落,而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在這個不進則退的時代里,像重慶大學這種中後流的985,更忌諱的,無疑就是撒胡椒麵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