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說 - 張三丰、玄冥二老、四大法王,武功不是一個層次

張安邦 發佈 2024-05-01T20:40:00.241686+00:00

張三丰、玄冥二老、四大法王、武當七俠,這些人的武功都不是一個層次的,但為什麼都給人一種很厲害的感覺?看《倚天屠龍記》時,我就覺得如果武功達到俞岱岩或20歲張翠山的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張三丰、玄冥二老、四大法王、武當七俠,這些人的武功都不是一個層次的,但為什麼都給人一種很厲害的感覺?

看《倚天屠龍記》時,我就覺得如果武功達到俞岱岩或20歲張翠山的程度,已經很不錯了。但看《射鵰英雄傳》則沒有這種感覺,看《射鵰》時,感覺必須達到五絕層次才像話,至於什麼全真七子、黑風雙煞,全是龍套。

上述是網友的提問,我這裡試著討論一番如下——

套用一句流行語: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不管是玄冥二老,還是四大法王,包括武當七俠,這些都是武林響噹噹的一流高手,天花板級別的存在。但是金庸設定了突破天花板的兩個人,就是張無忌,和天下第一的張三丰,這兩個人的巔峰時期都可以將上述眾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如果真的硬扛起來,江湖就是打打殺殺了,《倚天屠龍記》也就不可能是金庸的代表作,也就是爽文一般的存在而已。

就是因為加了人情世故——

這些人跟張無忌大多是友非敵,都能套上關係,也就跟張三丰都扯上了關係。僅有玄冥二老是個例外,但是他倆又有眾人忌憚的神功在手,加上兩人做事僅僅是各為其主而已,毫無底線和人格,打他倆的時候,更多是看背後的主人,這是張無忌有些放在心上的;而看他們背後的師父,是張三丰的心思,武林人士,心心相惜,練就一身神功絕技,實屬不易,殺了或廢了都是可惜至極,練武的人還是懂練武的人,雖然,這兩個人早就該死!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成名作,一出天下知,其實寫的不是沒有《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水準更高,畢竟是代表作剛出來,有些稚嫩,雖然後來幾經修訂,但是練筆痕跡猶存。

《射鵰》中,如果五絕是天花板的存在,那麼全真七子也是一流高手,僅次於五絕和裘千仞之輩,包括王府的F4,彭連虎、沙通天、梁子翁、靈智上人,都是威震一方的強手,不然也不會成為王府的座上賓,大家想想今天,要到什麼水準,才能入王府這種機構的法眼?

《射鵰》略有爽文性質的就是,五絕打一流高手,實在有秒殺的嫌疑。比如裘千仞對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最後還是郭靖助力;黃藥師更是直接破了天罡北斗陣;老頑童一人戲耍王府幾名高手,更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實在匪夷所思,我們看電視劇覺得很過癮,但是經不起細細推敲。

後來這些在《神鵰》中還有痕跡,但是相對處理的合理、合情些,金庸獨有的武俠風格已經形成;到了《倚天》時代,金庸武俠風格已經駕重就輕了,寫的不光看的過癮,還回味悠長,耐得住歲月,時常被大家拿出來作為談資,這就是金庸武俠的魅力,長久不衰——

金庸的武俠世界,太過龐大,整個武俠生態圈的構建,牽扯的時間線很長,地域跨度很大,人物關係複雜,武功路數不一,可謂海乃百川,後來的武俠名家們有明顯模仿這種格局的筆法,當然,最後都是看大家的造化了。

也因為如此,金庸的武俠,既可以一部部看,也可以連起來看;包括影視作品,既可以看著消磨時間,也能讓大家細細回味,品出《水滸傳》,甚至《三國演義》的部分感覺來。

當然,金庸先生學貫中西,傳統名著更是吃的很透,拿來主義,也是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這就是文學修養加筆力的深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