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戚繼光,一個被抗倭光環遮掩了大部分成就的軍事家

悠然修史 發佈 2024-05-02T00:11:18.457480+00:00

從嘉靖三十二年,任都指揮僉事負責防禦山東沿海倭寇開始,到隆慶元年被調往薊鎮,戚繼光參與抗倭的時間只有十四年。

抗倭名將,打造出威名赫赫的「戚家軍」並憑鴛鴦陣所向披靡、無敵於天下。這可能是不少人對戚繼光的全部印象。雖然抗倭是戚繼光履歷上的一大亮點,但這遠遠不是他人生成就的全部。

從嘉靖三十二年,任都指揮僉事負責防禦山東沿海倭寇開始,到隆慶元年被調往薊鎮,戚繼光參與抗倭的時間只有十四年。此時戚繼光剛滿四十,離他卸任也還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如果加上初出茅廬時在北疆的歷練,可以說戚繼光的大半軍旅生涯是在對陣蒙古中度過的。而且相對於抗倭(戚繼光被調離時倭患並未被平滅),戚繼光在薊鎮獲取的成果也不差。

他不但穩固了前十任都搞不定的防線,他對防線的經營還讓後任們坐享了幾十年的成果。

十七年間,易大將十人,率以罪去。繼光在鎮十六年,邊備修飭,薊門宴然。繼之者,踵其成法,數十年得無事。

《明史·列傳第一百》

不過也有人認為戚繼光在北疆的功績被誇大了,他們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認為戚繼光占了「俺答封貢」的便宜,另一個是十幾年裡戚繼光對戰北虜的斬首數極低。

「俺答封貢」是讓明朝和蒙古實現了和解,但與明朝和解的「蒙古」只是部分蒙古。薊鎮和遼鎮區域的明軍依然要面對很大的邊防壓力,戚繼光可占的「便宜」並不多。

當是時,俺答已通貢,宣、大以西,烽火寂然。獨小王子后土蠻徙居插漢地,控弦十餘萬,常為薊門憂。而朵顏董狐狸及其兄子長昂交通土蠻,時叛時服。

《明史·列傳第一百》

斬首數低倒是事實。有學者依據《明實錄》做了相關統計,戚繼光在薊鎮期間上報的首級累計不到一百。即便考慮漏報和未記錄,也不會多多少,跟遼鎮的李成梁完全不能比。

註:戚繼光對倭寇的斬首數也沒有大多數朋友想像的那麼多,依據《明實錄》的統計總數為7996級。李成樑上報的首級數總計是12286級。

但斬首數並不是評價軍事成就的核心指標。可以反向思考一種情況,假設戚繼光十幾年間斬首上萬,但北虜也年年破邊牆甚至劫掠京畿而還。那麼你會如何評價戚繼光呢?

其次戚繼光鎮守的薊門地區是山區不適合大軍會戰,但是適合穿插和偷襲(後金第一次入寇京畿就是從薊門進來的)。加上緊鄰京師,朝廷對薊鎮的防禦策略定的調子就是固守。戚繼光在最得勢的時候,曾奏請朝廷增加軍餉以讓其擴軍主動出擊。但對他頗為照顧的張居正直接拒絕了。

這種戰略下,斬首多少就不是武將單方面可以決定的了。不論你牛不牛,敵人不來打,斬首不都只能是零。而蒙古人在這個區域大幅度降低南侵次數以及強度的原因,不正是戚繼光的成就所在麼?

戚繼光到薊鎮後依據北方地形和其他明軍將領的經驗教訓,組建了專門針對蒙古騎兵的車步騎營並制定了對應的環形防禦戰法,大大增強了明軍面對蒙古騎兵時的防禦能力。

同時戚繼光也通過在要害地點增修堡壘等方式,增加防禦縱深。既讓蒙古人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破邊牆後就可以長驅直入,又可讓少量明軍依託堡壘遲滯、殺傷蒙古人。面對難以攻破的防禦,蒙古人怎麼會硬撞消耗生命呢?

然薊門守甚固,敵無由入,盡轉而之遼,故成梁擅戰功。

《明史·列傳第一百》

有時候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成就。說到這裡,有朋友可能會反駁,李成梁為什麼可以主動出擊?

李成梁主動出擊,是因為他的策略本就是集小股精銳(家丁)突襲敵人。但這種策略會帶來三個問題。

其一,精兵就意味著要集中軍事資源。在軍餉不增的情況下,集中資源則意味著其它部隊資源不足(軍餉、盔甲、戰馬等)而軍事能力下降。精兵是厲害了,但是部隊整體實力反而下降了。

這也是明朝後期,一眾明軍將領開始蓄養家丁後,明軍整體實力就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之一。

其二,精兵也意味著數量不足,而數量不足則容易折損。李成梁出塞搗巢,戰敗喪師也有好幾次。他的兒子李如松也深受影響,多次因率小隊精兵而中伏,最終也因中伏戰死於撫順渾河

另外精兵雖然戰鬥力強,但是受數量的限制很難重創敵軍。這也是藍玉一仗能打出十年和平,而李成梁高光十幾年也打不出一年和平的主要原因。

其三,因精兵需要集中大量資源,這也讓將領們在使用時,因懼怕損失而消極避戰甚至主動逃跑。當明軍集結會戰時,這個問題會嚴重破壞軍隊的組織性導致整體的戰鬥力不增反降。

戚繼光則是注重部隊整體提升,追求「以守則固,以戰則勝」,自然就不會像李成梁父子那樣了。說到這裡不能不提戚繼光被很多人忽視的一個成就 – 愛惜士兵。

戚繼光打仗的一個特點是戰損率極低,例如對戰倭寇的平均傷亡比超過了1:100。原因並不是「鴛鴦陣」的神奇,因為鴛鴦陣的發明者唐順之沒取得這樣的成就,戚繼光之後的效仿者們也同樣沒有。

真實的原因是戚繼光沒把「一將功成萬骨枯」作為座右銘,反而很注重保全麾下士卒。不論是平時訓練準備,還是行軍打仗,戚繼光都是立足防禦、先保全自己。

做看客是可以笑話戚繼光保守打呆戰,但作士兵以及防區所轄的平民想必都願意戚繼光做自己的將軍。

除了上述這些,戚繼光更大的成就在於他的軍事思想和對軍事理論的貢獻。

古代中國在軍事上更偏重抽象的軍事理論,更喜歡宣揚花哨的軍事計謀,喜歡去渲染「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和「一戰定乾坤」的豪情。常將政治、謀略和軍事實力混為一談,仿佛名臣、名將決定著軍隊的戰鬥力,並不重視如何系統性的培育軍隊。

戚繼光填補了這個空白,他研究並歸納細化了歷朝歷代的軍事思想和軍事技能,通過《績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第一次對軍隊戰鬥力做出系統性介紹,並把它拆分成一個個具體的子項。

如「選兵、練兵、兵德、結營、行軍、為陣、為將、指揮、傳令、賞罰、糧餉、器械」等等,不僅逐個分析介紹,也針對性的給出了對應的執行方法。

軍隊戰鬥力的養成不再依靠玄而又玄的理論,率軍戰鬥也不需要去琢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錦囊妙計」…… 即便一個「庸才」,只要認真學習這兩本書也可以成為「名將」並培養出一支戰鬥力不俗的軍隊。

戚繼光的悲哀也在這個地方,他的這項成就並未被皇朝所理解和重視。朝廷仍然忽視軍隊的系統性建設、培養,無視軍事技術、理論的研究和發展。執掌朝堂的大員們還是覺得憑藉謀略和千年智慧就足以決勝千里之外。

但是歷史證明了戚繼光。

李自成、張獻忠等半文盲們手拿這兩本書,就掀翻了被滿腹經綸且熟讀《孫子兵法》的能人、名將充斥的朝堂。到了清末,曾國藩和李秀成更是靠這兩本書在戰場上互相搏殺……

而同一時期西方正經歷軍事大變革,在孔代、古斯塔夫、沃邦、歐根、腓特烈、蘇沃洛夫、拿破崙等人物的帶動下,西方軍隊以及相關軍事技術和理論,正快速由古代向近代進化、躍升。

鴻溝已現,但戚繼光之後再無他人,這也是我們古典皇朝的悲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