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沂南縣興起「智慧牧業」

在臨沂客戶端 發佈 2024-05-02T01:31:11.745567+00:00

在臨沂客戶端訊 奶牛耳朵上別著「身份證」,鴨棚管理實現自動控制,寵物食品通過電商平台發往全國……信息化、智能化為沂南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翅膀。提起沂南畜牧業,「大」是第一印象。這裡有規模養殖場1246家,生豬年出欄78萬頭,肉鴨年出欄2.5億隻,肉雞年出欄1.

在臨沂客戶端訊 奶牛耳朵上別著「身份證」,鴨棚管理實現自動控制,寵物食品通過電商平台發往全國……信息化、智能化為沂南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翅膀。

提起沂南畜牧業,「大」是第一印象。這裡有規模養殖場1246家,生豬年出欄78萬頭,肉鴨年出欄2.5億隻,肉雞年出欄1.4億隻,奶牛存欄1.7萬頭。長三角地區每賣出3隻鹹水鴨,就有1隻來自沂南縣。該縣的畜牧業總量約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名列全省前茅。

做大的同時,沂南縣也在向全產業鏈延伸,即由養殖環節向上下游擴展。僅以肉鴨產業為例,形成了種鴨養殖——種蛋孵化——規模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加工——預製菜的產業鏈。鴨子「飛」了,留下了糞便,又形成了鴨糞——沼氣——發電和鴨糞——有機肥——農業種植的產業鏈,增加了全縣畜牧產業的附加值。

沂南縣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對全縣畜牧業進行質的提升,引入大而強的企業及優勢平台、尖端人才,推動傳統畜牧企業提升科技水平,力爭讓「智慧牧業」成為沂南的新標籤。

坐落於蒲汪鎮的沂南中地牧業第一牧場,占地1255畝,奶牛存欄量達1.1萬頭,規模在全省首屈一指。牧場採用智慧管理系統,可精準把控奶牛養殖的各項數據信息。記者看到,一排排的牛舍內,運料車正在自動取料、攪拌、投送。每頭牛耳朵上都別著「身份證」,即終身唯一識別耳標,實現從出生到淘汰全過程可溯源。奶牛脖子上掛著SCR項圈,全程監控奶牛健康、發情、產奶量等信息,每天反芻多少次、走了多少步都一目了然。企業負責人介紹,相較於傳統中小規模養殖,大型智能化養殖至少提高效益20%以上。

「一個棚養鴨6.5萬隻,原先需要六七個人巡守。實現自動化養殖後,只需要一個巡查人員。同時,肉鴨的成活率高達99%。」在依汶鎮農豐養殖公司,老闆鄭立明介紹了智慧牧業的「威力」。走進鴨棚,記者看到這裡的自動化設備一應俱全:自動飼餵系統、自動飲水系統、智能環控系統、空氣能自動取暖系統、夏季自動降溫系統。

除了單家企業的智能化,該縣還將生產、倉儲、電商整合成一處智能化平台,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寵物用品集散基地——寵雲行供應鏈。進入縣城西南的這處連體建築,看到高達九層的立體倉儲結構,其間自動導航車馱著貨物往來穿梭,貨物再通過傳送帶實現自動分揀。這裡為國內外100餘個知名品牌服務,每天成交1.2萬單,每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其中,寵物食品去年全縣總產量達13.4萬噸,占全國寵物食品總量的1/10,占全省的1/3,其中乾糧產量全國第一。

臨報融媒記者 彭慶東 孫運河 通訊員 林清香 王西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