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掌握反滲透技術:RO系統如何運行,RO膜污染又怎麼處理?

環保水處理hbscl01 發佈 2024-05-02T01:49:52.945783+00:00

更多關注公號:環保水處理(hbscl01)反滲透技術,又叫RO(Reverse Osmosis),主要是利用存在於膜兩側的壓力差為動力從而實現膜的分離過濾,是一種非常先進且有效的節能膜分離技術。

更多關注公號:環保水處理(hbscl01)

反滲透技術,又叫RO(Reverse Osmosis),主要是利用存在於膜兩側的壓力差為動力從而實現膜的分離過濾,是一種非常先進且有效的節能膜分離技術。



RO基本原理和優勢

反滲透膜是實現反滲透技術的核心元件,是具有一定特性人工半透膜,採用高分子材料,模擬生物半透膜材料製成。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水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是實現水過濾雜質的過程。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

技術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對膜一側施加壓力,當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向反方向滲透,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在膜的低壓側得到的溶劑稱為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稱為濃縮液。

若用反滲透技術處理海水,在膜的低壓側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滷水。就可以使反滲透壓力,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反滲透是採用膜分離的水處理技術,屬於橫流過濾的物理方法。其優點如下:

  • 在室溫條件下,依靠水的壓力作為推動力,運行費用較低;
  • 無大量廢酸鹼液排放,不污染環境;
  • 系統簡單,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
  • 對原水水質有較大的適應範圍,出水水質穩定;
  • 設備占地面積小,檢修維護工作量小。


RO水處理基本工藝

第一,一級一段處理工藝。液體進入膜組件後,將純水與濃度液引出。相比於其他反滲透水處理工藝來說,該工藝的整體流程更加便捷、操作簡單,但是有著較高的局限性,無法滿足更高的水質要求。

第二,一級多段處理工藝。在一級一段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對液體進行多步濃縮。相比於一級一段處理工藝來說,該工藝的複雜性更高,可以滿足更高的水質要求,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第三,兩級一段處理工藝。在使用一級方法難以達到實際水質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二級一段處理工藝。相比於上述兩種一級工藝來說,二級一段處理工藝的使用可以延長反滲透膜的應用年限,且不需要過多的人力操作,相應處理成本也有所降低。


RO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

在城市水污染深度處理中,反滲透技術可以促使污水回收率增高,應用比較廣泛。

不同材質的反滲透膜所產生的水污染深度處理效果存在差異。通常來說,在城市水污染深度處理中,在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處理達標後,對處理後水質的要求更高( 例如進行中水回用),此時,三醋酸纖維素中空纖維膜、螺旋卷式聚乙烯醇複合膜等能夠發揮出更好地效果。

相比於其他材質的反滲透膜來說,上述兩種材質的反滲透膜對糞便大腸菌類的截留率均達到100%、色度不高於1度 、滲透液在1mg/L~2mg/L 。同時,這兩種材質的反滲透膜有著更高的水通量,抗污染能力更強。

工業廢水處理

1)處理重金屬離子

將反滲透水處理技術應用於工業廢水處理中,效果也非常不錯,符合工業經濟合理的總體設計原理,可以降低能耗和運行成本以及操作管理難度。

用於工業廢水處理的反滲透裝置一般是內壓管式或是卷式的組件,壓強一般穩定在218MPa 左右,在重金屬離子回收方面效果極佳。其中,基於內壓管式組件的反滲透裝置操作壓力穩定在217MPa,此時,鎳的回收率在99%以上、鎳的分離率在97.12%~97.17%的範圍內。

2)處理含油廢水

通常來說,含油廢水中的油分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包括乳化油、分散油、浮上油。相比較來說,分散油、浮上油的處理方法較為簡單,依託機械分離、沉澱、活性炭吸附處理後,即可促使相應油分的含量大幅降低。但是,對於乳化油來說,其包含有機物,能夠發揮出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且油分普遍以微米數量級大小的粒子存在,因此具備極高的穩定性,難以有效、迅速實現水油分離。

在反滲透水處理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在不破壞乳化液的情況下實現濃縮分離,隨後,對濃縮液展開焚燒處理、對滲透液進行回收利用或排放。

現階段,在含油廢水的處理中,出於是對最終處理效果、出水水質的考量,普遍會將反滲透水處理技術與其他處理方法結合使用。例如,採用自配的DEMUL - B1作為破乳劑對高濃度的O/W型紡絲油劑廢水進行破乳,然後以OSMONICS公司的SE反滲透膜對破乳後的水樣進一步處理。結果表明:經「破乳-反滲透」處理淨化後的水質,其COD的去除率達到99.96%,含油量幾乎檢測不出。

淡化苦鹹水

在淡化苦鹹水的過程中,通過引入反滲透水處理技術,能夠有效地抑制鹹水中包含的鎂離子、鈣離子等無機鹽離子,實現純淨水質量的增強。

現階段,人們對純淨水的質量要求提升,原有的處理方式(在鹹水中加人阻垢劑)難以滿足人們的現實要求,引人反滲透水處理技術為必然選擇。

在使用反滲透裝置展開苦鹹水淡化操作中,需要定期測試SDI指數、嚴格控制回收率、關注膜組件之間的壓差、並實時測定產水量與脫鹽率的變化。實踐中,反滲透裝置的脫鹽率穩定在96%以上,淡化後的水質符合我國生活飲用水標準。



如何處理RO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與膜接觸的料液中微粒、膠體粒子或溶質大分子由於與膜發生物理、化學作用或因濃差極化使某些溶質在膜表面濃度超過其溶解度及機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面或膜孔內吸附、沉積造成膜孔徑變小或堵塞,使膜通量與分離特性明顯下降的不可逆變化現象。

微生物污染

1)形成原因

微生物污染是指微生物在膜-水界面上積累,從而影響系統性能的現象。

這些微生物以反滲透膜為載體藉助反滲透濃水段的營養鹽而繁殖生長,在反滲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層,導致反滲透系統進出水間壓差迅速增大,產水量與脫鹽率快速下降,同時污染產品水。

微生物組成的生物膜可直接(通過酶作用)或間接(通過局部pH或還原電勢作用)降解膜聚合物或其他反滲透單元組件,造成膜壽命縮短,使膜結構的完整性遭到破壞,甚至造成重大系統故障。

2)控制方法

生物污染可通過對進水進行連續或間歇的殺菌消毒來控制。對采自地表和淺層地下的原水應設置殺菌加藥裝置,投加氯類殺菌劑,投加量一般以進水余氯含量>1mg/L為準。

化學污染

1)形成原因

常見的化學污染是膜元件內沉積碳酸鹽垢,多數情況下是誤操作,阻垢劑加藥系統不完善,運行過程中阻垢劑加藥中斷等。若沒有及時發現,在幾天的時間內就會出現運行壓力增高、壓差增大、產水率下降的現象,若所選用的阻垢劑與水質不匹配或加藥量不足也會發生膜元件內結垢的現象,較輕的膜元件內結垢可通過化學清洗恢復其功能,嚴重時也會造成部分污染嚴重的膜元件報廢。

2)控制方法

防止膜元件內結垢,首先選好適合系統水源水質的反滲透阻垢劑,並確定最佳加藥量。其次加強對加藥系統的監控,密切關注運行參數的細微變,發現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另外,水中Fe3+含量高的原因多數是管路系統帶來,因此,系統管路包括水源管路儘可能採用鋼襯塑管路,以減少Fe3+含量。

懸浮顆粒物和膠體污染

1)形成原因

懸浮顆粒和膠體是污堵反滲透膜的主要物質,也是造成出水SDI(污泥密度指數)超標的主要原因。

由於水源及地域的不同,懸浮顆粒和膠體的成分也有較大的差異。通常沒有受污染的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的主要成分為:細菌、粘土、膠體矽、鐵氧化物、腐殖酸產物以及預處理系統中人為過量投入的絮凝劑、助凝劑(如鐵鹽、鋁鹽等)等。

另外,原水中帶正電荷的聚合物與反滲透系統中帶負電的阻垢劑結合而形成沉澱,也是此類污染的成因之一。

2)控制方法

原水中懸浮物含量>70mg/L時,通常採用混凝、澄清、過濾的預處理方法;原水中懸浮物含量<70mg/L時,通常採用混凝過濾的預處理方法;原水中懸浮物含量<10mg/L時,通常採用直接過濾的預處理方法。

此外,微濾或超濾是近期興起的膜處理濁度及非溶解有機物的有效方式,能去除全部的懸浮物、細菌、大部分膠體和非溶解有機物,是較為理想的反滲透系統預處理工藝。



RO應用時注意事項

反滲透技術在水處理應用過程中,應對污水進行必要的過濾。過濾工作是反滲透技術發揮作用的基礎,要對過濾過程進行嚴格控制,避免雜質混在水中進入反滲透系統,以保護好滲透膜和設備,提高出水量,降低腐蝕的可能性。

要對反滲透裝置進行定期的沖洗,特別是對於垢質進行清潔,維持半透膜的良好性能,延長裝置的使用年限。

反滲透裝置在不使用時,會受圍積污水的影響,從而滋生微生物,因此,在裝置的停運期間,需要對其進行沖洗和消毒,並且對停運期間的溫度進行良好的設置,以保護反滲透膜。

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程序和操作規範,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在裝置使用前應認真檢查,避免因為操作人員的失誤給裝置帶來損害,保證裝置能夠正常運營,順利開展污水處理工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