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大熊貓」現身重慶

重慶發佈 發佈 2024-05-02T12:39:40.335646+00:00

重慶市林業局消息,2月25日,巡護人員在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永川溫中垻附近,拍攝到一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在淺水處悠閒覓食。

重慶市林業局消息,2月25日,巡護人員在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永川溫中垻附近,拍攝到一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在淺水處悠閒覓食。


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的大型涉禽,顏值很高——嘴腳赤紅,腹部純白,其餘玄黑,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變幻出多種色彩;它敏捷機警,喜歡在魚蝦等水生生物資源豐富而又幽靜的水域活動。


「黑鸛的種群數量少、分布範圍窄,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十分罕見珍貴。它對水生生物完整性要求高,是典型的生態環境指示種。」 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副教授段彪介紹,此次是黑鸛首次在永川被觀測記錄到。


黑鸛


溫中垻是位於朱沱和松溉之間的一個江心島,隨著禁止采砂和村民搬遷後,生態的自然修復成效明顯。「2022年春季的魚類早期資源調查發現了可喜的變化,與2014年相比,魚兒的卵苗密度和繁殖種類都是大幅增加,黃顙魚類、吻鮈類、沙鰍類卵苗是過去多年未見的。」 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王維介紹。


據監測,保護區重慶段生態恢復成效逐步顯現,前來越冬的水鳥種類、數量不斷增加,初步統計有27種,近2000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中華秋沙鴨、黑鸛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白琵鷺、小白額雁、白額雁三種。


據了解,為強化保護,保護區管理處謀劃實施了為期5個月(11月至次年3月)的冬候鳥巡護救助和監測評估項目,嚴防毒殺、獵捕越冬候鳥等陸生野生動物。


新聞多一點>>>


「水中大熊貓」長江鱘在重慶獲救


近日,一條珍稀特有魚類,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長江鱘,在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被巡護人員成功解救脫險。


2月20日早晨7點左右,巡護人員在江津區白沙鎮小石門羅灣垻的長江邊檢查,突然聽到水中有響聲,當即斷定有魚兒被偷捕盜撈的漁網困住了,正在掙扎逃生。於是,巡護人員一邊剪破漁網解救,一邊仔細檢查。


「幸虧發現得早,兩條魚兒安然無恙,巡護人員解救後就立即把它們放回了長江。」 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王維介紹,根據當時所拍攝的照片,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專家鑑定:大的一條長約0.5米、重約3千克,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特有魚類長江鱘(一級保護);小的一條長約0.3米,重約1千克,是名貴魚類中華倒刺䰾(俗名「青波」)。專家表示,此次獲救脫險的長江鱘應是增殖放流的,長勢良好,狀態不錯。


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周小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