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事戰爭史-280》戰略核武器及其防禦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4-05-02T19:43:08.048470+00:00

戰略核武器及其防禦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應所放出的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按照核反應方式的不同,可進一步分為原子彈和氫彈。原子彈依據的是重元素原子核裂變反應的原理,1945年7月由美國首先研製成功,8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使用。

戰略核武器及其防禦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應所放出的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按照核反應方式的不同,可進一步分為原子彈和氫彈。原子彈依據的是重元素原子核裂變反應的原理,1945年7月由美國首先研製成功,8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使用。氫彈依據的是輕元素原子核聚變反應的原理,1952年由美國首先研製成功。戰略核武器主要用於襲擊敵方的政治經濟中心、軍事要地、重要交通樞紐以及核武器基地等戰略目標,也稱進攻性戰略武器。戰略核武器技術複雜,威力巨大,能對戰爭全局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受到軍事大國的高度重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最迅速的武器之一。

戰略核武器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核彈頭,即核爆炸裝置,按照投送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由轟炸機投擲的航彈、飛彈彈頭以及炮彈;二是運載工具,即將核彈頭投送到目標的工具。

核彈頭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代。第一代是40—50年代研製並裝備的核彈頭,如:早期的核航彈,美國的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型飛彈彈頭,蘇聯的SS-4、SS-5型飛彈彈頭等。它們的特點是爆炸當量大,彈頭重量大,可靠性差。第二代核彈頭是在60—70年代研製和裝備部隊的,如:新型航彈,各型彈道飛彈潛艇使用的飛彈彈頭,美國的民兵型飛彈彈頭,蘇聯的SS-11、SS-19、SS-20型飛彈彈頭,以及巡航飛彈彈頭。它們的特點是小型化程度較高,單位重量的爆炸威力更大,更加安全可靠。這一代彈頭當前仍是各國戰略核力量的中堅。第三代核彈頭從70年代開始研製,除繼續提高爆炸威力和小型化程度以外,核彈頭的性能逐漸多樣化。例如:研製和裝備能摧毀硬目標的彈頭,用於摧毀敵方加固的洲際飛彈基地;研製和裝備可鑽入地下100多米處爆炸的高強度鑽地彈頭,用於摧毀敵方地下指揮中心,研製在局部戰爭或有限核戰爭中可能更為實用的爆炸當量較小甚至極小的彈頭;研製中子彈、衝擊波彈、感生輻射彈、電磁脈衝彈、利用核爆炸產生的X射線造成殺傷的雷射武器等,以增加或削弱某些爆炸效應,從而能根據目標的性質和作戰要求有選擇地使用,達到更有效地打擊目標並減少附加破壞的目的。此外,新型核彈頭普遍安裝末端制導系統,打擊精度進一步提高。

核彈頭的運載工具有兩大類,即戰略轟炸機和飛彈。戰略飛彈主要有陸基彈道飛彈、潛艇發射的彈道飛彈和可由戰略轟炸機和軍艦發射的戰略巡航飛彈。在5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運載工具是中遠程的轟炸機和飛彈,美國和蘇聯都無法從本國直接攻擊對方。美國用在蘇聯周圍建立的軍事基地部分彌補了運載工具的局限。從50年代後期起,美國和蘇聯先後裝備了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和具有洲際飛行能力的戰略轟炸機,由此形成"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洲際飛彈部署在本國的固定設施內,命中精度高,戒備程度高;但易受攻擊,生存能力差。彈道飛彈潛艇游弋在大洋中,不易被發現,生存能力強;但戒備程度差,命中精度低。戰略轟炸機機動性強,起飛後仍能被召回,反應靈活;美國在60年代以後還保持隨時都有相當數量的轟炸機在天空飛行或在地面待命,因而不會被對方一舉摧毀;但突防能力差,易被對方防空火力攔截;80年代以後遠程巡航飛彈的出現部分彌補了這一缺陷。這三種力量互相補充,均受到核國家的重視,但長期以來美國和蘇聯一直把洲際飛彈作為主要運載工具。

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開始於50年代中期,美國和蘇聯裝備了最早的洲際飛彈,主要有美國的宇宙神和大力神Ⅰ型、蘇聯的SS-6型,特點是由地面發射架發射,命中精度低。第二個階段開始於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主要技術特點是:由地面發射改為在地下發射井中發射,飛彈的生存能力提高,而且各個發射井相距較遠,即使被擊中也只損失一枚飛彈;火箭推力提高,飛彈射程更遠,彈頭威力更大;彈頭加裝突防裝置;慣性制導系統得到改進,命中精度提高。這一階段部署的飛彈,有美國的第二代洲際飛彈大力神Ⅱ、民兵Ⅰ和Ⅱ三種型號,蘇聯的第二、三兩代洲際飛彈,如SS-7、SS-8、SS-9、SS-11和SS-12型。第三個階段開始於70年代初,主要特點是:採用分導式多彈頭,即一枚飛彈可攜帶多個核彈頭,突防能力和威力顯著增強;地下發射井得到加固,生存能力提高;命中精度進一步提高,美國的飛彈還採用雷達末端制導,精度提高到200米左右;蘇聯的一些飛彈採用冷發射技術,發射時可以較晚被對方發現。這一階段的飛彈,有美國的民兵Ⅲ型,蘇聯的SS-17、SS-18和SS-19型。第四個階段開始於80年代,主要特點是:飛彈可以機動部署與發射,生存能力進一步提高;飛彈攜帶的核彈頭達到10個左右,威力更大;末端制導系統改進,彈頭的機動性增強,命中精度更高。在這一階段部署的飛彈中,美國的MX型能攜帶12個當量可變的彈頭,命中精度90米,部署在加固的發射井中(也可在鐵路上機動部署);蘇聯的SS-24、SS-25型攜帶的彈頭數量稍少,命中精度在200米左右,均可機動部署。

冷戰結束後,國際戰略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美國和蘇聯(以及俄羅斯)簽訂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核彈頭和運載工具的數量都在減少;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陸基洲際飛彈受到嚴格限制,將改為攜帶單彈頭;彈道飛彈潛艇在戰略核力量構成中的地位上升;部分戰略轟炸機將改作常規用途。美國和俄羅斯仍注重改進飛彈(包括洲際飛彈、潛射飛彈和巡航飛彈)的質量,以進一步提高飛彈的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毀傷能力。

從50年代後期起,美國和蘇聯都建立了針對戰略核武器的戰略預警體系。早期戰略預警體系使用地面遠程警戒雷達,用於搜索和監視戰略轟炸機,探測距離達數百公里;蘇聯沿國境線部署,美國部署在阿留申群島到冰島一線。60年代初以後,美國和蘇聯都建立了彈道飛彈預警雷達體系。該體系由大型相控陣雷達組成,通過戰略通信系統與預警指揮中心相聯;能迅速測定來襲飛彈的瞬間座標、速度、發射點和彈著點等;作用距離數千公里,可提供15分鐘預警時間。在70年代,美國和蘇聯先後部署預警衛星。預警衛星通常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或大橢圓軌道上,同時部署數個衛星即可監視地球上大部分地區;裝備有紅外探測裝置和照相裝置,可感受飛彈發射時的紅外輻射,從而將預警時間增加到30分鐘左右;主要用於發現並監視飛彈的發射和運行,並引導反飛彈系統進行攔截,是當前最重要的預警手段。此外,預警飛機也被用於探測和跟蹤戰略轟炸機,其低空預警性能好於地面雷達。

從50年代起,美國和蘇聯都建立了攔截戰略轟炸機的防空體系,通常使用殲擊機和地對空飛彈。在60—70年代,美蘇兩國都研製和部署過反彈道飛彈防禦體系,用於攔截末端飛行的飛彈彈頭。通常認為當時的反彈道飛彈技術並不成熟,不足以對付大規模飛彈襲擊;況且反彈道飛彈也裝有核彈頭,它將在己方上空爆炸,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這種系統受到1972年美蘇限制反彈道飛彈系統條約的限制,美國後來將其拆除。

1983年3月,美國提出戰略防禦計劃,即"星球大戰"計劃,標誌著對戰略防禦系統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戰略防禦開始受到與戰略進攻同等程度的重視。該計劃建立在積極發展與廣泛應用高技術的基礎上,基本設想是:建立四層攔截網,分別攔截處在剛發射不久的火箭助推階段、即將與火箭分離的末助推階段、彈頭在外層空間飛行的中間階段以及重返大氣層後的再入階段的來襲洲際飛彈,力求把大部分飛彈摧毀在襲擊方上空或外層空間,並最終摧毀99%以上的來襲飛彈;用於摧毀飛彈的主要將是發射高能雷射、粒子束、等離子體、強微波射頻等定向能武器和非核動能攔截彈、電磁炮等動能武器,它們具有火力強、速度快、可靈活選擇目標、命中精度高、無污染、不受干擾等優點;這些武器將分別部署在空間、空中和地面;同時要求大幅度提高戰略預警系統的效能,使其除能發現並跟蹤處在助推階段的飛彈外,還能更有效地發現、識別、監視和跟蹤處在其他飛行階段的飛彈,並能分辨出真假目標;指揮控制系統和支援保障系統也將具有更高的效能。1983年以來,美國投入巨大力量進行這項計劃的研究,進行了某些項目的實驗室試驗和現場試驗,取得了某些進展,但未取得根本性的重大技術突破。後來,該計劃被多次修訂並縮小。1993年美國最終放棄戰略防禦計劃,改為著重研製地面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新的防禦體系主要使用精確制導的非核攔截飛彈,除可用於防禦洲際飛彈外,還能用於在海外的作戰區域防禦戰役戰術飛彈,因而這項新計劃主要不是針對全面核戰爭中大批洲際飛彈同時襲擊的,而是主要針對冷戰後的局部戰爭或個別突發事件的。但是,對戰略防禦計劃中的許多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研究並未停止。80年代以來,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也進行了對戰略防禦體系的研究。

從70年代起,美國和蘇聯還進行了反衛星武器的研究。這項研究最初是針對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衛星以及其他軍用衛星的,後來成為計劃建立的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反衛星的主要手段是,在空間部署殲擊衛星,用雷射武器或動能武器攔截並摧毀衛星,或毀壞衛星攜帶的主要技術設備。據認為,這項技術已趨向成熟。此外,太空梭也可用於攔截並捕捉衛星。對空間武器的研究仍在繼續,除戰略防禦武器和反衛星武器外,還有可能出現以空間為基地攻擊地面目標的高性能新機理進攻性常規武器系統。爭奪制天權將因此成為軍事鬥爭的新領域。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