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美在亞洲拉「晶片四方聯盟」 拜登手法「老道」

直新聞 發佈 2024-05-02T20:58:41.329946+00:00

直新聞:美國主導並拉攏韓日和台灣地區組建的「晶片四方聯盟」,舉行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工作組正式會議一事,你怎麼看?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關於美日韓和台灣地區組建旨在排擠中國大陸的「晶片四方聯盟」這件事情,拜登政府是一上任就在推動。


直新聞:美國主導並拉攏韓日和台灣地區組建的「晶片四方聯盟」,舉行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工作組正式會議一事,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關於美日韓和台灣地區組建旨在排擠中國大陸的「晶片四方聯盟」這件事情,拜登政府是一上任就在推動。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也就是只見美國在嚷嚷,卻不見有實質性的動作。這背後的原因,並不是卡在日本與台灣方面身上,這兩方一直在積極響應美國的號召,而是卡在韓國身上。韓國一是因為在半島問題上有求於中國,不敢跟中國撕破臉,二是因為韓國不想在晶片出口上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


那麼,這次會議的召開,則不僅意味著嚷嚷多時的「晶片四方聯盟」終於正式落地與啟動了,而且意味著,經不住拜登政府的威脅與利誘,韓國的態度終於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直新聞:那對於這次「晶片四方聯盟」首次正式會議所討論的主題,你有做何評論?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組建「晶片四方聯盟」的目的,就是為了跟中國打一場高科技戰,把中國排擠在它們的供應鏈體系之外,然而,這次會議卻是壓根就沒有提到中國,更沒有探討對華晶片出口管制,而僅僅是探討了如何確保四方內部晶片供應的穩定問題。甚至是為了避免在「一中」問題上刺激中國大陸,會議還交由一個半官方機構「美國在台協會」來承辦,而且韓國方面居然是以觀察員身份出席的。這顯然是因為顧及到了韓國的感受。


我認為,這樣一種做法,恰恰反映了拜登在政治上的老道或者也可以說是陰險。他在處理任何存在內部分歧問題的時候,都喜歡把真正的目的先隱藏起來,先從最外圍從大家都能夠接受和認可的共識做起,然後再一步步圖窮匕現。比如在「印太戰略」上,為了顧及印度的憂慮,就先從構建「印太經濟框架」做起。



直新聞:紐約時報日前就報導台積電在美設廠面臨的尷尬處境。有島內輿論就認為,假如台積電不去美國設廠,那美國就有可能像炸掉「北溪」管道那樣毀掉台積電。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這個說法很聳人聽聞,在邏輯推理上似乎是站不住腳。


首先,「北溪」管道竟是誰炸的,當前各方都沒有實質的證據,當然也希望美國能正式回應證明自身清白。其次,就算我們認可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赫什的爆料,假定是美國炸的,那美國這樣做也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一是可以進一步打擊俄羅斯經濟,進而打擊俄羅斯的軍事能力,二是可以進一步切斷俄歐之間的能源依賴,讓歐洲進一步倒向美國。


而在晶片生產上,美國是主導設計的,日本是主導材料供應的,荷蘭是提供光刻機的,台灣地區則是主導製造的。一旦台積電被炸,不僅全球的晶片供應鏈會徹底癱瘓,美國更是首當其衝。因此,美國不會因為台積電不肯赴美設廠而炸掉它,只會在兩岸統一,也就是台積電有可能落到中國大陸手上的時候,美國才會這樣干。但即便這樣,也會令人「細思極恐」。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