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基建工程兵3支隊15團2營7連11班瓦工班張龍

基建工程貓 發佈 2024-05-02T23:16:40.335843+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一個脫下軍裝的基建老兵張龍,1974 年元月入伍,1977 年入黨,1981 年退役。回到地方後,他把在部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發揚我軍光榮傳統,按照黨員標準,起到了一個領 頭羊的作用。

一個脫下軍裝的基建老兵


張龍,1974 年元月入伍,1977 年入黨,1981 年退役。回到地方後,他把在部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發揚我軍光榮傳統,按照黨員標準,起到了一個領 頭羊的作用。



他是原基建工程兵3支隊15團2營7連11班瓦工班長,1978年 5月9號,隨15團2營轉調8支隊73團1營3連。在部隊的7年,完成了從老百姓到合格軍人的轉變,在老連隊奠基了人生的起點。用鐵鍬、瓦刀、大鏟彈奏人生的篇章,用鮮血和汗水樹立起永恆的信念。這一切的一切,成為他不斷追求的人生方向。在部隊錘鍊了意志,堅定了信念,學會了本領,退伍回到老家,經歷了家鄉分產到戶的變化。

1982年底,他離開了家鄉吉林雙遼縣,來到了大興安嶺林區呼倫貝爾盟牙克石市烏爾旗漢鎮,在那裡生活了13年。開始幹了些雜工活,後來組建鎮裡的建築工程隊。當時工程隊人數不多,由於他是基建工程兵退伍兵,在部隊時學到了一定的建築施工技術,成為建築工程隊的骨幹力量。他利用在部隊學到的瓦工技術,帶領著一幫農民工,為當時的林業局改建辦公樓、家屬職工樓等工程,做出了應有貢獻。

1995年,由於林區封山育林,林業職工也都紛紛下崗,轉產再就業。以前,烏爾旗漢鎮是林業局 所在地。林、地、鐵三足鼎立的紅火鎮。未曾料想,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蓋好的家屬樓也是人走樓空,辦公大樓也是冷冷清清,來辦事的人也就是寥寥無幾。

他在林業局幹了多年,被迫回吉林老家,經營了2年種植,又組織起農民工外出勞務工程隊。承建工程項目,建設錫林浩特市職業院校。校園工程(工程期3年),錫林浩特市的盛世家園小區居民樓〈13幢),又承擔霍林 河市白灰窯工程。


2013年,他參加遼寧本溪市太子河河堤工程35公里建設3年多。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他踴躍投入震後建設項目,吉林援建四川黑水的施工 隊伍,雖然名額不多,任務緊,施工難度大,在2 年多的施工中,他和災區人民建立的情感永生難忘。

他還參加了唐山瑞豐鋼鐵集團東海特鋼等建設工程,歷時7、8年;參加了山東東營市勝利 油田油泵胡海基地項目施工2年多;天津某空軍基 地生活區項目工程工期1年多;吉林四平鐵東區住宅樓工程。



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一個農民工,雖然組織承建多幢樓房、主體工程,長年與磚瓦水泥鋼筋打交道,爬上爬下,流血流汗,但毫無怨言。說起前些年務工的事也很平常,犯難的事也不少,因為社會活動存在各種因素,作為個體經營壓力可想而知?怎樣融入到社會中去是很難的,他說:承包工程 甲乙雙方的關係與個人的關係,矛盾太多……施工中,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想起部隊大家庭,做任何事都不會一帆風順!只要目標對了,困難再多,只要信心不倒,都能克服,是部隊鑄造了從一個從老百姓到軍人的鋼鐵性格,我們還怕什麼呢?

瑞豐軋鋼主體地下基礎工程砼量特大,多台班泵車同時下料,一個星期連續操作,人手三班倒告急,很多工友連續奮戰兩晝夜,可見農民工這種精神真感人!現在回想起來感到我們的付出值了,有幸福感,我家鄉年輕的工友仍然奮戰在唐鋼多個廠區和工地上,為鋼鐵事業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在部隊遇技術難題找技術員工程師共同商討,現在不行了,錫林浩特住宅樓按圖施工開間門遇到了柱子,我自做主張改動了開間尺寸,基礎工程完工時,因這改動和甲方項目部工程師技術人員打了小官司,最後甲乙雙方共同到蒙古保康設計院,確認圖紙 有誤,改動合理,想起這些太難了……唐鋼施工中出現了一起傷亡事故,砼泵車澆灌8米 高柱體時,搖控放灰員沒有到平台操作,又沒有停閘,導致象鼻子悶住甩出時,把震動棒搗固的人打飛了,事故責任全在供料方,瑞豐鋼鐵集團(22冶)承建方負責。回想走過的路,還是意猶未盡,他仍然珍惜著 部隊那份情感。走向社會才知道有多無助,真不容易,所以有事沒事都會想起部隊,好戰友,那種心 情一生只有那麼一瞬間,太短暫,但回味無窮!

永遠不會說再見,一生註定還是一個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