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不殺功臣?看一看義社十兄弟和翊戴六功臣的結局就知道了!

白馬過隙彈指間 發佈 2024-05-02T23:17:49.039292+00:00

歷代開國封建帝王都有一眾鐵桿兄弟,比如劉邦的沛縣老弟兄,劉備的桃源三結義,朱元璋的鳳陽發小等等,宋太祖趙匡胤也有自己的班底,那就是「義社十兄弟」。

歷代開國封建帝王都有一眾鐵桿兄弟,比如劉邦的沛縣老弟兄,劉備的桃源三結義,朱元璋的鳳陽發小等等,宋太祖趙匡胤也有自己的班底,那就是「義社十兄弟」。

「義社」是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建宋的核心力量之一。以他為首的「義社十兄弟」又稱「太祖義社兄弟」,在高平之戰中受到周世宗柴榮的青睞,戰後被委以重任,成為後周的軍事骨幹。

關於這個小團體,宋朝史書並不諱言它的存在。很多史籍都有提及,只不過很多史書都沒有說具體是哪些人,於是演繹出很多版本。比如陳建斌主演的《大宋傳奇之趙匡胤》中的四個結拜兄弟,分別是高懷德、鄭恩、符昭壽、張瓊,其中的鄭恩甚至根本不存在,杜撰人一個;《東都事略》中提到與趙匡胤關係密切者為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劉廷讓、楊光義五人,另外五人則因為與趙匡胤關係並不緊密,並沒有提到;《續資治通鑑長編》除了提到上述五人還提到關係較遠的三人,分別是李繼勛、劉慶義、劉守忠。

不過,幸運的是,兩宋李攸的《宋朝史實》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記載:

「太祖義社兄弟,保靜軍節度使楊光義,天平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義軍節度使兼侍中李繼勛,忠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中書令、秦王王審琦,忠遠軍節度使、觀察留後劉慶義,左驍衛上將軍劉守忠,右驍衛上將軍劉廷讓,彰德軍節度使韓重贇,解州刺史王政忠。」

這也是目前可信度最高的說法。

不過這十兄弟只有趙匡胤、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韓重贇、劉廷讓在《宋史》有紀傳,記載比較詳細。

而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則記載比較簡單,一筆帶過,事跡不詳。

「義社十兄弟」與其他開國帝王的班底有所不同,他們基本都是崛起於高平之戰,先忠於柴榮,後忠於趙匡胤集團,從高平之戰到陳橋兵變只有五年,就算從趙匡胤投軍算起,也只有12年,兄弟之間的感情未必多深厚,這可能也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原因之一。

趙匡胤最密切的三人:

一、石守信

石守信,開封人,出生於後唐天成三年(928年),比趙匡胤小一歲。後漢時期,他就已經投在了郭威帳下。

後周建立後,他升任禁軍親衛都虞侯,地位比趙匡胤要高很多。

高平之戰後,石守信以功升任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後來又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

石守信長期與趙匡胤在殿前司任職,是趙匡胤最信賴的部屬兼親信。陳橋兵變前夕,他奉命留京,策應趙匡胤進城,發揮重要作用,名列開國六元勛(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兼歸德軍節度使。

杯酒釋兵權後,石守信改任天平軍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但「其實兵權不在也」。他深知趙匡胤的心意,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十七年間不過問軍事,一心一意斂財,搜刮民脂民膏,史載,他大興土木,從來不給工錢,最後竟然「斂財巨萬」。不知道這裡面有沒有「自污」的意思。

趙光義時期,石守信隨征遼國,遷鎮安軍節度使、守中書令,封衛國公。太平興國九年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追贈尚書令、秦王,諡號武烈。

二、王審琦

王審琦,河南洛陽人,後漢末投樞密使郭威帳下,先後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鐵騎都虞侯、鐵騎右廂第二軍都指揮使、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鐵騎右廂都指揮使、殿前都虞侯。

王審琦和趙匡胤是洛陽老鄉,比趙大兩歲,被趙匡胤稱為「布衣之交」,他也是長期在殿前司任職,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屬。陳橋兵變前夕,王審琦與石守信一同留在京城作內應,名列開國六元勛(翊戴功臣)第四位,升任殿前都指揮使、泰寧軍節度使。

「杯酒釋兵權」後,王審琦被迫交出兵權,出京任忠正軍節度使,在地方為官八年,為政寬簡、為人低調。開寶二年,跟隨趙匡胤征討太原,擔任御營四面都巡檢。開寶三年,改任忠武軍節度使,留居京師。

王審琦與趙匡胤的感情不一般,當初,王審琦暴病,不能說話,趙匡胤親去探望,並拉著他的手說:「望卿早日好轉,還想與你一起射獵于禁苑。」王審琦死後,又到他的宅第,痛哭哀悼。下葬當日,又為他停朝致哀。後加封秦王,諡號「正懿」。

三、韓重贇

韓重贇,河北人。後漢末隸樞密使郭威麾下,後周建立後擔任左班殿直副都知。高平之戰後,以功升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

陳橋兵變時,韓重贇跟隨出征,也參與了兵變,因功升任侍衛親軍司龍捷左廂都指揮使。

杯酒釋兵權的時候,韓重贇躲過一劫,他接替王審琦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當時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已廢除,韓重贇遂成為殿前司最高長官。然而,好景不長,沒幾年,有人向趙匡胤告發說,「重贇私取親兵為腹心」,趙匡胤大怒,也不查證就要殺韓重贇,多虧趙普勸諫說:「若重贇以讒誅,即人人懼罪,誰復為陛下將親兵者。」趙匡胤才赦其死罪,但解除了他的軍職,出為彰德軍節度使(宋朝節度使是虛職)。

趙光義繼位後,韓重贇才有機會重領兵權,隨征北漢,為北面都部署,開寶七年病逝於開封。

上述三人和趙匡胤的關係最為密切,也是日後陳橋兵變的主要參與者,大宋的開國功臣,而且建國後都與趙匡胤結成了兒女親家。其中石守信的兒子石保吉娶了趙匡胤的女兒延慶公主;王審琦長子王承衍娶了趙匡胤長女昭慶公主為妻;韓重贇的兒子韓崇業則娶了趙廷美之女雲陽公主為妻。

三人中又以石守信最得趙匡胤信任,他也是十兄弟里繼李繼勛、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開府的大將軍。

其他義社兄弟

四、李繼勛

李繼勛,大名元城人,生於後梁貞明二年比趙匡胤大十一歲,也是十兄弟中最大的一個。

後漢時期投靠郭威,後周建立初期,已經擔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位在趙匡胤之上。柴榮繼位後,擔任殿前都虞侯,不久,改任虎捷右廂都指揮使,領永州防禦使,後又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節度使。

李繼勛在「義社十兄弟」中年齡最長,升遷最快,他是第一個升任殿前司副長官殿前都虞侯的,也是第一個升為節度使的。所以很多近代史學者認為「義社十兄弟」結社時很有可能是以他為首。

但是後來李繼勛在攻打南唐壽州時,因「怠於守御」,被免去軍職,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此後他的名位就一直在趙匡胤之下。

陳橋兵變時,李繼勛正在安國軍節度使任上,沒有參與兵變,因而不屬於開國元勛。

也許是因為年齡大,也許是未親見兵變,李繼勛反而因禍得福,一直留有軍職,比如建隆二年、乾德二年兩次攻遼州,他都是領兵大帥;開寶元年、開寶二年,兩次征伐河東,李繼勛都是行營前軍都部署。

太平興國元年,61歲的李繼勛上表辭官,趙匡胤賜錢千萬、白金萬兩,讓他以太子太師致仕。同年趙匡胤崩,次年李繼勛死,趙光義贈中書令,追封隴西郡王,諡號「莊武」。

五、劉廷讓

劉廷讓,河北涿州人。本名光義,因避諱趙光義被賜名廷讓。祖父橫海軍節度使劉守文被弟劉守光所殺後,舉家南逃,投靠當時的樞密使郭威,後周建立後,任侍衛司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陳橋兵變時,劉廷讓在地方上任節度使,未參與。趙匡胤稱帝後劉廷讓參與平定李筠叛亂,杯酒釋兵權後升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節度使營先鋒使。964年在潞州駐守防範北漢。同年十一月,劉廷讓和曹彬統領步騎2萬,進攻後蜀政權,一舉攻占重鎮夔州,因軍紀嚴明,後蜀四州刺史都舉州投降,於是劉廷讓一路勢如破竹攻占成都,滅亡後蜀。後來後蜀降將全師雄叛亂,又是劉廷讓率軍平亂,因功改領鎮安軍節度使。

趙匡胤一朝,劉廷讓一直活躍在戰爭的第一線,是少數幾個能夠獨立領兵作戰的將領。

趙光義繼位後,一批節度使被轉為了閒職,劉廷讓也在列,節度使被罷免,改為閒職右驍衛上將軍。

986年,宋軍在岐溝關大敗。於是趙光義無奈之下,又起用了很多閒職有經驗的老將,劉廷讓被任為雄州知州,瀛州都部署。

同年,宋遼在君子館大戰,作為後備軍的劉廷讓,在李繼隆不救援反而逃跑的情況下,雖然竭力死戰,但還是被擊潰,「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戰後,趙光義沒有責罰劉廷讓。但也沒有治罪兵敗的罪魁禍首李繼隆,這引起了劉廷讓的不滿,當時劉廷讓正得病,趙光義派御醫診治,劉廷讓未請示,就擅離治所南歸,因此被下御史台問罪,最後被削官奪爵,發配商州。

劉廷讓性情耿直,以至於想不開,在被貶途中絕食而亡,終年59歲,他也是十兄弟中死的最「奇葩」的一位!

六、楊光義

關於楊光義的記載很少,只知道楊光義跟隨趙匡胤很早,投軍時就在分在趙匡胤帳下,後來兩人地位懸殊巨大,再加上長期不在一起共事,因此關係越來越疏遠。

楊光義最後做到了保靜軍節度使,是十兄弟中職位最低的一位,太宗朝病逝於任上。

七、劉守忠

劉守忠,相州人,其父劉萬國曾任後周河中府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守忠曾參加過抗遼戰爭,高宗朝以「左驍衛上將軍致仕」,其子孫後代多有高官之輩。其子劉用是趙光義晉王府舊人,太宗時任高陽關都部署,真宗朝歷任州部署,知州等職。

八、王政忠

關於王政忠的記載也很少,只知他未參與陳橋兵變。開寶八年,也就是趙匡胤逝世前一年,王政忠任解州刺史權知晉州兼兵馬鈐轄,次年八月,趙匡胤以党進、潘美為主帥分兩路進攻北漢,其中一路就由王政忠和郝崇信率領。此後王政忠就不再見於史冊,不過他應該是活到了趙匡胤之後。

九、劉慶義

十兄弟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人,只知道劉慶義最後的官銜是忠遠軍節度使,其他一概無載。

翊戴六功臣的結局

除了上述九個結義兄弟,趙匡胤還有幾個心腹將領,比如翊戴六功臣中排名第二的高懷德,他不僅是趙匡胤的髮小,還是趙匡胤的妹夫,後來擔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960年,跟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趙匡胤繼位後,高懷德為殿前副都點檢,鎮守滑州。之後李筠在上黨反叛,與石守信聯手攻破上黨。平叛後升任忠武軍節度、檢校太尉。後跟隨宋太祖平定揚州。

趙光義繼位後,高懷德加封檢校太師。979年,跟隨趙光義滅掉北漢,受封冀國公。三年後,高懷德去世,追封渤海郡王,諡號「武穆」。

另外,翊戴六功臣中的另外三位,張令鐸(第三)、張光翰(第五)、趙彥徽(第六)與趙匡胤的關係也不錯,而且他們也都是壽終正寢,沒有任何一位因功高震主被冤殺,其中的石守信和趙彥徽還都在任上貪贓枉法,斂財數萬金,趙匡胤雖知其事,但都沒有懲戒。

總之,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善待功臣的開國皇帝,宋太祖對待結拜兄弟還算相當可以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