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北溪」管道爆炸的幕後黑手?

rdcy人大重陽 發佈 2024-05-03T15:22:03.167031+00:00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調查,去年10月瑞典就宣布已經調查完畢,但瑞典稱,由於調查結果涉及國家安全,不宜對外公布。

受訪者傑弗里·薩克斯系聯合國秘書長前特別顧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本文轉自2月25日央視新聞客戶端。

去年9月底,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北溪-1」和「北溪-2」發生爆炸。「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調查,去年10月瑞典就宣布已經調查完畢,但瑞典稱,由於調查結果涉及國家安全,不宜對外公布。美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近日發表文章稱,是美國策劃炸毀了「北溪」管道。其實,在「北溪事件」前後,美國官員在多個場合都對「北溪」管道發出過威脅。

赫什在報導中稱,2022年夏天,在北約「波羅的海行動」演習期間,美國潛水員在「北溪」管道下面放置了遠程遙控炸彈,3個月後,由挪威人引爆了炸彈。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 西摩·赫什:用他們(美國政府)的話說,「北溪」管道、俄羅斯天然氣是所謂俄羅斯的武器。而如果你拿走了這個武器,如果德國人無法再開通天然氣管道,那麼德國和歐洲盟友,也就是北約就會繼續在戰爭中支持美國。他們別無選擇,不能說「我們不幹了,我們寧願要俄羅斯的天然氣,而不想在一場獲勝無望的戰爭中支持你。」我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主要考慮。

2022年9月底,「北溪」管道遭到破壞之後,美國政府官員的多次表態十分耐人尋味。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最終,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歐洲可以一勞永逸地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進而阻止普京將能源武器化作為一種手段,推進他的帝國計劃。

美國副國務卿 紐蘭:得知「北溪-2」現在成為海底的一塊廢鐵後,我相信(美國)政府很高興。

事實上,在去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之前,美國總統拜登和副國務卿紐蘭就曾對「北溪」管道發出威脅。

美國總統 拜登:如果俄羅斯發動進攻,那麼「北溪-2」管道將不復存在,我們將終結它。

 記者:你們將具體如何做呢?這個項目完全在德國的管控之下。

美國總統 拜登:我向你保證,我們會做到的。

美國副國務卿 紐蘭:我希望表明的是,如果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無論如何,「北溪-2」管道都不會繼續推進。

「北溪」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管道,一直都被美國視為「眼中釘」。「北溪-1」管道於2011年建成。而「北溪-2」管道屢次遭到美國政府「長臂管轄」制裁的阻撓,2021年建成之後一直未能啟用。迫於美國方面的壓力,去年2月,德國政府宣布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認證程序。但在某些國家眼中,似乎只有徹底無法重啟的「北溪」才能令人安心。

歐洲議會議員 米克·華萊士:如果俄羅斯想阻止天然氣通過管道從自己的國家流向歐洲,他們所要做的只是關掉閘門,他們沒有必要炸毀它。很顯然,西摩·赫什是傑出的美國調查記者,現在他寫了調查報導,這是美國乾的。 美國一直不希望歐洲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在過去幾年裡一直試圖阻止「北溪」項目。我們現在從美國購買的高價液化天然氣(幾乎)占到了一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傑弗里·薩克斯: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夠製造這一襲擊,很明顯美國是其中之一。美國政客討厭「北溪」項目,討厭「北溪-2」項目。他們沒有一天不批評「北溪」管道。

肯亞美國國際大學非洲公共政策專家 史蒂芬·恩代格瓦:美國的做法是非常自私的,美國想切斷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經濟紐帶,讓歐洲國家付出了超出預期的代價。天然氣價格高漲導致通貨膨脹不斷惡化。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及西方國家對能源出口大國俄羅斯施加了多輪制裁,全球能源市場出現混亂,能源危機的陰影不斷蔓延。在能源問題不斷制約世界多國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時,美國能源巨頭卻借著俄烏衝突在能源市場上攫取暴利、大發戰爭橫財。 今年以來,美國能源巨頭髮布的財報屢創紀錄。埃克森美孚2022年淨利潤約為560億美元,遠超2008年創下的452億美元的淨利潤紀錄,也創下西方石油行業的歷史新高。雪佛龍公司2022年利潤約為365億美元,同樣創下公司歷史紀錄。 美國能源信息局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9月,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收入飆升至350億美元,而2021年同期僅為83億美元。同期,美國頁岩油氣企業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盈利達到13億美元。而在2020年,這家公司還因為收入幾近枯竭,一度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能源信息局今年1月發布報告指出,在2022年前10個月,超過60%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流向歐盟目的地,歐盟成為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最大目的地。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評論員 艾迪·莫爾斯:我不認為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能在2026年、2027年前下降到美國的水平,因為沒有足夠天然氣補充。美國的能源行業,甚至整個經濟都在獲益,而歐洲在忍受著損失。 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稱,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初,美國先鋒自然資源公司執行長斯科特·謝菲爾德加入了一個政治團體,以推動美國政府對俄羅斯進行制裁。而對俄能源制裁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2022年5月,彭博社稱,美國對歐洲的單月石油出口量創下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在天然氣方面,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2年6月,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首次超過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稱,美國能源商在向歐洲運輸液化氣過程中,每艘大型運輸船都能賺取上億美元的暴利。 義大利能源經濟專家 德莫斯特內斯:美國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但代價是什麼呢?是歐洲付出了更高昂的價格。美國的天然氣不論是氣化,運輸還是之前的液化過程都比使用管道天然氣要貴很多,獲益最多的國家之一肯定是美國。 難怪連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多次抱怨美國,在盟友能源緊張時高價出售能源的行為並不是歐美「友誼的真諦」。

法國總統 馬克龍:我們要告訴我們的美國朋友們,你們將能源原價賣給本國企業,我們卻要支付四倍的價格,這可不是真朋友該做的事,必須停止。 有網友表示,「難怪他們會拒絕一個無聊的無利潤的和平」、「這個危機就是為貪婪而人為製造的」。

德國能源專家 亞歷山大·拉爾:歐洲因為失去了原料供應、巨大的市場和投資可能性而損失慘重,美國無疑是大贏家。如今在歐洲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歐洲在經濟、安全和政治領域都越來越依賴美國。

(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微信公眾號:rdcy201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