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漢七國之亂可以平定,而西晉八王之亂把西晉玩崩了?

談地理話歷史 發佈 2024-05-03T19:41:14.366044+00:00

當了皇帝劉邦心裡清楚,項羽滅秦之後,大搞分封制,分封了18路諸侯王,因分封不公互相攻伐,天下還是不得安寧。

劉邦登基之後論功行賞,把功勞最高的8個將軍封了異姓王,這只不過是他的權宜之計。當了皇帝劉邦心裡清楚,項羽滅秦之後,大搞分封制,分封了18路諸侯王,因分封不公互相攻伐,天下還是不得安寧。

劉邦48歲創業,得了天下做皇帝時候已定54歲了,他這個年齡在哪個年代一是高壽了,不得不考慮自己百年之後的事,他活著還可以鎮住那些諸侯王,死後這些王很可能造他子孫後代的反,他好不容易打下江山可能不保。所以在他有生之年解決掉這些王,再把自己兒子分封出去做諸侯王。再當時劉邦也沒有更好治制度選擇,如果全部分封制,和項羽一樣沒有政治頭腦。如果選擇郡縣制,又擔心漢朝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所以選擇折中辦法,郡縣制和劉姓諸侯國並存。

雖然這些諸侯王都是劉姓同族,到景帝時期已經傳了兩三代了,與景帝的血緣關係逐漸疏遠,他爹文帝時諸侯王劉興和劉長先後造反,雖沒有成功,但警示了中央政權,政治上這些諸侯王已不那麼可靠了。

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年輕景帝也意識到諸侯國不但有廣袤土地,還有財權和軍權,實際上的獨立王國,這對中央政權威脅大。景帝決定削藩,但操之過急。引發七國聯合發動叛亂,叛亂在三個月內被中央軍隊平定。加強了中央集權。也確定了秦朝實行郡縣制是可行的。

而西晉八王之亂就把西晉玩崩了呢?

蜀漢和東吳的滅亡結束了三分天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史稱西晉。

為了鞏固皇權,他比劉邦還厲害,分封了一堆司馬王,還幹了一件加速西晉滅亡的制度——罷州郡武備,什麼意思呢?就把罷免了州郡地方的兵權,不允許地方州郡有大量軍隊,那麼,為什麼要採取這一項政策呢?

一個統一新王朝,他是要總結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東漢末年之所以那麼亂就是因為地方州郡手裡有大量軍隊,比如作為涼州刺史董卓,手裡就是擁有了兵權才禍亂朝綱的,如果手裡沒有兵權,怎麼會有董卓之亂?為討伐董卓各地方官起義兵,手握重兵他們,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

其次,罷州郡武備是更進一步鞏固士族階級的地位,曹操、孫權以及劉備出身都不是士族階級,但是他們可以割據一方就是因為手裡有兵權,為什麼地方州郡有兵權?很簡單,就是為了加強地方治安,為了讓地方官員更好的治理地方以及保證地方安定。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政策導致的惡果是中央政權一旦衰落,失去對地方長官掌控,這些官員擁兵割據一方,導致漢末的江山名存實亡。為了避免權臣專政,地方長官掌握,晉武帝司馬炎罷州郡武備的這一措施,避免州郡地方官員有兵權,是為了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這一制度會造成什麼樣的惡果呢?

第一,西晉初期罷免了地方官的兵權,治安無法得到保證,地方作亂官員沒有軍隊可以去鎮壓,地方作亂事件就會增多。

第二為了對抗士族集團,提升宗室力量,避免權臣專政。

第三不但諸侯王封地有軍隊,諸侯王還節制各州軍權,但這樣軍事制度把中央政權完全架空了,軍權完全掌握在諸侯王手中,手握重兵的諸侯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就導致了後來的八王之亂,也耗盡了西晉的國力,北邊被降服匈奴趁虛而入滅了西晉,這就是歷史上的五胡亂華。

事實證明,分封制以及罷州郡武備這兩項政策目的是為了鞏固帝制,但這兩項政策真正實行以後,事情卻朝反的方向發展,八王之亂就是這兩項政策的惡果,晉武帝司馬炎開歷史「倒車」,結束西晉王朝「短暫的統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