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女生屏蔽媽媽朋友圈3年,打開一刻瞬間淚奔,網友評論扎心了

涵涵教育指南 發佈 2024-05-03T22:55:40.594927+00:00

幼兒園和小學時期,是在學生時代,最依賴家長的幾年。高中的繁忙,有一種焦頭爛額的不管不顧,誰也不親。大學之後,覺得和家長之間代溝越來越深。溝通日益減少,如果家長文化水平,或者思想境界不高,甚至會被學生覺得無法溝通,嫌棄的也不在少數。放假回家,在家裡和家長溝通也不多。

幼兒園和小學時期,是在學生時代,最依賴家長的幾年。高中的繁忙,有一種焦頭爛額的不管不顧,誰也不親。

大學之後,覺得和家長之間代溝越來越深。溝通日益減少,如果家長文化水平,或者思想境界不高,甚至會被學生覺得無法溝通,嫌棄的也不在少數。

放假回家,在家裡和家長溝通也不多。窩在自己房間裡看書,打遊戲,熬夜。處於一種你跟我說我就聽著,改是不可能改的狀態。

微信,是我們現在頻繁溝通的軟體。有學生會因為覺得有代溝,不想看家長朋友圈而屏蔽。一名女生就是,直到一次無意中看到媽媽朋友圈,瞬間淚奔。

媽媽的朋友圈,女兒永遠是快樂的,家裡永遠是幸福的

學生今年大三了,因為媽媽的朋友圈裡總是一些她並不感興趣的內容,有時候還會差不多的內容發很多遍,還有廣告,無聊又刷屏。

無聊的內容,加上叛逆期的性格,學生從上大學開始,就屏蔽了媽媽的朋友圈,屏蔽之後,感覺清淨多了。

因為平時並不關心這方面內容,所以也沒注意媽媽的朋友圈,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大學三年級,一次無意中,點進了媽媽的朋友圈。

裡面是偷拍的姥姥姥爺的樣子,是女兒瘦的時候很漂亮,胖胖的時候乖巧可愛。女兒給媽媽揉腳的視頻,也被媽媽記錄下來。

裡面都是她的愛,對爸媽的愛,對寶貝的愛,家裡永遠是快樂歲月靜好的。看起來平平淡淡的內容,卻讓學生在半夜淚目了。

媽媽今年56歲,有三個子女,在超市工作,來回搬貨很辛苦。但是學生說,在朋友圈的記錄里,一點辛苦的苗頭都沒有。

學生說,她平時性格比較自卑,什麼事情都喜歡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生活的很辛苦,也很累,但是看到媽媽的朋友圈之後就不一樣了。

在媽媽的鏡頭裡,她永遠美好,快樂。學生說看完之後,人有一種豁然的感覺,輕鬆了很多。也決定,以後把媽媽從小黑屋裡放出來,以後就一直看了。

網友對此不依不饒:這要是我女兒,我就傷心死了

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代溝,產生在青春期,在學生脫離管控的時候,達到最高峰。比如上大學,或者不念書之後。

有些學生的叛逆期,會讓家長很寒心,有家長說,自己家孩子已經把爸爸拉黑了。但是自己還活躍在學生的朋友圈裡,這都要得益於自己的「聰慧」。

家長說,她努力壓抑自己,不發朋友圈,不給孩子朋友圈評論,點讚。不會因為學生的朋友圈而回來批評她,就裝作看不見。

就這樣扮演了一個小透明,所以才能夠被接納。這話說的很心酸,但也很真實。本來是最親密無間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方越走越遠。

一個努力靠近,一個拼命想逃,不是某一位家長有什麼錯處,好像是一種自然規律,大部分學生都會這樣。

現在的學生很不願意結婚生子,沒有這一步,可能更難體會到家長的心酸和心路歷程。這不是不孝順,好像小鳥註定要飛出去一樣,總要自己長出翅膀。

筆者寄語:

家庭教育在這個環節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同家庭之間的教育方式不同,也使得學生存在不同想法和未來做法。

文中這位家長就很聰明,或者說是誤打誤撞。面對青春期的學生,不強迫,不抱怨,按部就班的生活,好好的愛她,就是最好的辦法。

這個時期的學生,也不能用不孝順的標籤去描述。這個時候,是自我意識的爆發期,是對外界信息有最佳探索的時期,可以理解。

人和人之間,不能用關係去維護感情,就算是親人之間,也要不斷地通過改變,理解,溝通,去完善彼此之間的關係。

所以各位家長,和同學們,如果現在正在經歷這個時期,摒棄自己的固有印象。嘗試去了解對方的生活和喜好,彼此之間會好很多。

同學們要更多的嘗試去理解家長,家長年齡大了,想要改變生活習慣,存在一定的困難。學生是最容易改變,也最容易接受新思想的群體。

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思想上,不斷地突破,理解,去看見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家長也不要著急,青春期就像感冒,不可避免,慢慢就好了。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