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疆準噶爾盆地找不到大型鈾礦?別急,克拉瑪依油田下就有

衆鋼網 發佈 2024-05-03T23:58:28.777792+00:00

1955年,剛剛成立六年的新中國急需找到鈾礦,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新疆準噶爾盆地找鈾。原因很簡單,因為蘇聯在與新疆山水相連的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發現了一座特大型鈾礦,位於哈薩克斯坦東部與新疆相鄰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鈾礦。

1955年,剛剛成立六年的新中國急需找到鈾礦,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新疆準噶爾盆地找鈾。原因很簡單,因為蘇聯在與新疆山水相連的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發現了一座特大型鈾礦,位於哈薩克斯坦東部與新疆相鄰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鈾礦。

哈薩克斯坦巨大的鈾礦資源,支撐了美蘇冷戰時期蘇聯龐大的「核武庫」。目前,哈薩克斯坦仍然是世界鈾產量最大的國家,全球十大鈾礦中哈薩克斯坦獨占四席,年產量達2.18萬噸。中國是哈薩克斯坦鈾礦的第一大進口國。

準噶爾盆地與哈薩克斯坦具有相似的區域地質背景,並且同處於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當時,國內許多地質勘探專家認為,準噶爾盆地一定有鈾礦。

準噶爾地塊是歐亞大陸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鄰西伯利亞板塊、西接哈薩克斯坦板塊、南鄰塔里木地塊,處於阿爾泰褶皺帶、西準噶爾褶皺帶、東準噶爾褶皺帶和北天山褶皺帶夾持的三角地帶。

事與願違的是,經過五年多的勘探,我國僅僅在準噶爾盆地發現幾處小型鈾礦床,且開採成本過高,不得不選擇放棄。

上世紀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由於大批地質勘探隊撤回內地其他地區,準噶爾盆地鈾礦地質勘探工作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在這三十年裡,沒有在準噶爾盆地發現新的鈾礦點。

為什麼雄心勃勃的找鈾礦計劃會失敗呢?多年以後,中國地質大學一位教授坦言,還是當年某些地質勘探隊的找礦思路出了問題。

當年的找礦思路忽視了哈薩克斯坦富藏鈾礦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在盆地類型上的巨大差別,哈薩克斯坦富藏鈾礦盆地的鈾礦主要賦存於海相或海陸交互相地層砂體中,這種砂體的分布極為穩定,而且規模大;而準噶爾盆地為典型的河湖相沉積,地層相變大,砂體分布不穩定且規模小。

轉機出現在2000年,中石化勘探西北分公司在靠近克拉瑪依油田的車排子地區鑽探了30多口油井,井下油氣顯示普遍,有多口探井獲得了工業油流,並在底部砂體中發現鈾異常。好傢夥,克拉瑪依油田所在區域應該有鈾。

2012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調中心在鄂爾多斯盆地發現了儲量超過5萬噸的大營鈾礦,拉開了全面推進砂岩型鈾礦找礦的序幕。專家預測,未來砂岩型鈾礦將占我國鈾資源的70%以上。

大營鈾礦床位於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行政區劃隸屬於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管轄,面積約237平方公里。整個鄂爾多斯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地下幾乎全部是沙岩層。

此時,國內大部分地質勘探專家發現準噶爾盆地克拉瑪依地區與鄂爾多斯盆地杭錦旗的地質背景才是高度的相似,而不是與哈薩克斯坦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地區相似。

在國土資源部推動下,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調中心的「煤鈾兼探」、「油鈾兼探」思路已經得到推廣應用,促成了中國鈾礦勘查開發格局的轉變。也就是說,在沉積盆地的煤田和油田下面去找鈾的思路是正確而且可行的。

於是,發現大營鈾礦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調中心開赴新疆準噶爾盆地,等待這支中國鈾礦勘探王牌隊伍的又是什麼呢?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調中心透露,在準噶爾盆地優選的找礦靶區內已累計完成40個驗證鑽孔,初步提交鈾礦孔7個,鈾礦化孔25個,鑽孔見礦率達80%,發現多處鈾工業礦體,填補了準噶爾盆地鈾礦找礦的空白。

與此同時,《科技日報》也做了如下報導:我國在準噶爾盆地鈾礦勘探實現歷史性重大突破,發現大型砂岩鈾礦產地1處,有望確定為大型乃至特大型鈾礦床。根據最新預測結果,其鈾礦資源潛力超過10多萬噸,找礦前景很大。

要知道哈薩克斯坦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鈾礦當年探明鈾儲量是8.5萬噸,準噶爾盆地克拉瑪依地區找到的這一處鈾礦床,毋庸置疑肯定是世界級超大型鈾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