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配不上我的大學」

子康在國外 發佈 2024-05-04T01:22:28.554186+00:00

還是說,這一切只是個巨大的騙局,你憑著完美的吹牛技術,把自己身上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優勢無限放大,最終騙過了所有人?You are not an admission mistake. You are here for reason.

當你看到別的美國同學反應超快邏輯清晰地在discussion中口若懸河時,當你看到和自己出身相似的留學生們已經開始和教授相處得親密無間時,你是否會突然感覺自己是個「冒牌貨」?當初大學錄取的那個有著耀眼的profile,數一數二的競賽成績,豐富走心的課外活動的那個完美申請者,是真實的你嗎?還是說,這一切只是個巨大的騙局,你憑著完美的吹牛技術,把自己身上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優勢無限放大,最終騙過了所有人?BTW,如果你在留學過程中,有想表達的的心得、體會或是波折,歡迎後台回復【創作計劃】,將你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會有豐厚報酬等著大家哦!

那個,offer是不是發錯人了

申請上top20的夢校,換做別人是做夢都會笑醒的大好事兒。可是你在最初的狂喜之後,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你加了幾個同一屆的同學,看他們在pyq里抱怨著高中高強度的課程難度,關於各種你根本看不懂的量子物理和股市風投的吐槽,看他們曬出在全球各地參加比賽和活動時,意氣風發的模樣。

相比起來,你在寫字樓里一遍遍刷出來的托福分數顯得如此黯淡,你七拼八湊合成活動列表水分多到可疑,連你加上同屆的卷王微信後的打招呼都是如此笨拙。

等真正落地美國,開始上課之後,這種自己是「冒牌貨」的感覺更加強烈了。

本來你以為嘴上會畫大餅和上手能幹事兒只能二選一,結果隨便上個intro課,你就發現周圍的美國人不僅能說會道,作業也是次次滿分,還能順便整夜party。

而你,開學以來,沒幾個晚上是睡足過5小時的,除了趕做不完的due之外,還有各種學術活動,seminar,社團、找intern的壓力......你每天頂著兩個大黑眼圈臭著個臉,感覺要在這所大學的深海里溺死;

與此同時,不只有美國人,連和你一道錄取的留學生們,也都在你的深海里愉悅地撲騰戲水,仿佛對他們來說那只是個游泳池。你最後一道能用「文化差異」來抵禦自己的堤壩,也轟然崩塌。

我真的該上這個大學嗎?

你知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那也得是王,才戴得起皇冠啊。你不是王,你只是個普通小孩。

之前,你一直覺得即使是追逐熱愛的平凡人,只要足夠努力,也有拿到夢校的入場券的資格。但現在的你,刷著知乎上不少被錄取你的學校defer或者reject的profile,不知為何有種巨大的「偷了人家的offer」的羞恥感。

你只是平凡人的話,那為什麼不把機會讓給更合適的人呢?

唔,如果這個「匿名用戶」進了我的夢校會怎樣呢?Ta可是拿過丘成桐金獎的耶,那對付我現在根本聽不懂的線性代數課一定沒有問題吧,說不定比我學得享受多了;

哇,那個姐妹看起來好開朗,一定能和我Politics課上嘰嘰喳喳的美國人打成一片,而不是像我這樣孓然一身,discussion話都插不進去......

畢竟,有時候你感覺,在這所大學裡,你就是個未進化完全的低級生物,不小心混進了一群雙商都很優越的超級人類當中。而這些profile里的,才是他們的同類。

你看著這些或遺憾或看淡的文字裡活過來的一個個留學生們,恨不得能穿越回去,把自己的offer送到ta們手裡。

這個學你來上吧,我是一秒也上不下去了!

我努力活成,不是自己的模樣

你陷入了一個怪循環。

一方面,真的要把你苦苦掙來的一切都交出來的話,你又不甘心。

你犧牲了數不清的睡眠換來一個勉勉強強的B,你把discussion要看的書整本啃完高亮畫線了才能說得出幾句話,原本社恐的你生怕自己是小組作業里「划水」的那一個,拼命在群聊里攬活兒干,把自己累死,但感覺還是跟不上大家的腦迴路。

另一方面,你又覺得,哪怕是取得一點點的小成功,不是因為運氣就是因為大家的標準太低了:人家看你是「國際學生」,話能說得通都不容易,能指望你干出什麼成績來呢?而且美國文化就這樣,哪怕你幹得稀爛別人也會來夸兩句,誰知道他們私底下有沒有把你吐槽成篩子。

你學不過別人,玩兒也玩兒不過別人。本就是運動廢物的你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學才能跟上進度,人家專業課拿第一順便馬拉松游泳單車象棋樣樣領先,順便做做社區服務,在好幾個社團擔著正職,連遊戲都打得比你好。

你也學著他們整天把微笑掛在臉上,不管被問到什麼都給出連珠炮一樣的答案,努力扮演出想像中,那個配得上自己夢校的「完美學生」模樣。

而你知道,總有一天,當要考驗真正的實力的時候,你在別的大佬嫻熟的表現面前,就像一條敗犬。

你最害怕的,就是被自己信任的人——那個在office hour鼓勵你的教授,那個總是誇你很優秀的朋友和親友,那個推薦給你實習崗位的老師——發現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擔心寫的論文有一天會被人發現存在巨大的漏洞;

擔心你的朋友只是因為可憐你才會照顧你;

擔心你的實習老師只是因為極度缺人才招的你,你犯的每一個小錯誤都在反覆提醒老師,「等招到合適的人就讓你滾蛋」;

這樣下來,你愣是把大學生活過成了諜戰,每天都心力交瘁。內分泌系統紊亂,印堂發黑,你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苦笑了一下。

活著真的好累,你想,這個世界都是閃閃發光的人,那讓平庸的人怎麼活?平庸如你,是不是只該安於找個廠子擰螺絲算了?

小心「冒牌者綜合症」

出現這幾種想法的你,可能已經被「冒牌者綜合症」(Imposter syndrome)盯上了。

Imposter Syndrome是指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小到普通人,大到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牛都曾遭遇過。它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78年,由兩位女性心理學家 Clance 和 Imes 首次提出。她們在研究職業女性時,發現一些成功的女性都表現出了一種「感覺自己是騙子」的心理狀態。

所以,這其實是一種「卷王」病:被這種心理現象困住的朋友,多半已經在工作、學習等領域表現優秀,但卻無法認可自己的成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具備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和品質,從而出現不安全感、自我懷疑、擔心自己的表現不足以匹配他人的期望等想法。

Cr.Jordan Porcol Foundation

所以,不管「卷王」們的成就多麼顯著,他們仍會質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因為運氣、巧合或者他人的幫助。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個人的情感狀態,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發展和人際關係,甚至會有意拒絕掉大好的機會——就因為相信自己能力不行!

對於留學生們來說,有些朋友可能從小在打擊式教育里長大,比如這「你怎麼這麼笨」,「別人都會你為什麼不會」,「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為什麼不做」;因此,這些朋友可能過分關注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和成就;

另外一點就是,有時不得不承認身邊的人就是很優秀,可能客觀上確實受到了一點衝擊,如果加上一點點完美主義的強迫症,那更是雪上加霜。

解決辦法

深深被Imposter syndrome困擾的留學生們,可以試試以下幾種辦法:

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大家需要認識到自己的成就是真實的,與此同時也意味著要需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成功和失敗,避免質疑自己的成就。成功和失敗都是相對的概念,完全取決你怎麼它。

建立正向的自我評價

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自我認知,可以多問問信任的人,並且不要對他們給出的「好評」抱有懷疑:一個人可能是為了安慰你才誇誇的,那四五個人總不會了吧?有時候大家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功上,而不是過分關注自己的不足之處。

建立積極社交網絡

實在陷入Imposter syndrome的大家,其實更應該向身邊人尋求支持和幫助,避免孤立和自我懷疑。有時候你會發現所有人都一樣,真正頂尖的大學幾乎人人都去過psycharitst那裡;雖然沒辦法完全解決,但是至少能扶持著前行。

寫在最後

「你覺得,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你想認真地聽一回,這個問題的答案。

你的朋友說,無論他們遇到什麼頭大的事兒,雖然你不會提出什麼建議,但你會像狗勾一樣用真誠的眼睛望著他們,讓他們不設防地對你敞開心扉;

你的教授說,Ta們執教生涯里碰到過很多個有意思的中國留學生,但這並不代表你就泯然眾人。Ta對中國留學生的好印象,就是靠像你這樣勤奮踏實又有想法的學生積累起來的。

而你,即使在ta接觸的這麼多人中,也算得上有做科研的天賦的。在這個高度competitive的大學裡能保持住不drop out就很不錯了,某些角度來說教授也挺佩服你。

要知道,有的美國學生換個州求學都會homesick,更不用說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你了。

你的美國人朋友說,他們太能理解留學生正在經歷的這種imposter syndrome的感受了,實際上他們也在經歷,哪怕拿的獎項再多朋友再有趣,也沒法阻擋有時感覺自己就是大笨蛋的想法。

然而,他們只是不再care了,該玩玩兒該吃吃,反正焦慮也是一天,享受也是一天,還不如別去想這種亂七八糟的。當個沒心沒肺的笨蛋,也挺好。

只是因為你接觸的都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才會發現自己的小小光芒似乎被遮蓋過去了。但是,你能在那麼多耀眼的申請者中,從招生官的眼裡跳出來,就證明了你一定有什麼可能連自己也不知道的過人之處。

退一步說,就算沒有又怎樣呢?爭奇鬥豔的品種花這麼多,也沒攔著不起眼的野雛菊在牆角盡情怒放。

在大學這所大花園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角落,更不用說外面的廣大世界。

You are not an admission mistake. You are here for reaso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