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春季冷暖空氣拉鋸式地活動頻繁

水電站910 發佈 2024-05-04T04:05:10.143526+00:00

春季降臨的時候,天氣溫煦多風,大地陽氣開發,萬物欣欣向榮。春風不僅摧堅冰煥釋、吹野草復生、染江岸吐綠,而且將充盈的生發之機賦予了人體。經過了萬物閉藏之冬的人體,在春風嬌陽的撫拂中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

春季降臨的時候,天氣溫煦多風,大地陽氣開發,萬物欣欣向榮。

春風不僅摧堅冰煥釋、吹野草復生、染江岸吐綠,而且將充盈的生發之機賦予了人體。

經過了萬物閉藏之冬的人體,在春風嬌陽的撫拂中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

祖國醫學認為,冬去春來,筋脈由拘緊而舒伸,關節由滯澀而活潤,肌體由緻密而柔韌,人們會覺得氣血通暢,神智清新,各器官的生理活動更為活躍。

所以,在明媚的春光里,人們都應注意調養,以適應春天的大好日光。

春季,人們的衣食起居應順應氣候變化。倘若開春之初,衣食起居未能隨時而變,仍是如冬季那樣早睡晚起,畏寒戀暖,深居簡出,懶於活動,那麼肌體的生發之機就難以萌動。

輕者筋肉不舒、體乏無力、精神疲憊;重者則會有得於肝氣的舒發調達,體內氣血津液升降輸布不暢。

如此坐失春季大好時機,不能很好地養生,往往易引起舊病復發。

如肝陽偏抗之人,由於陰分不足,受不起風陽的刺激,而出現肝經症:肝火偏旺之人,春季血壓容易偏高,睡眠不好:哮喘病人,春季易發病呈哮喘狀態;內熱體質的人,春季易患目赤,咽喉腫痛。

這些都是因為陽春三月氣候的變化使內臟功能失調,因此,中醫養生強調了人體要適應氣候的變化。

春季是由冬入夏的交替季節。雖然氣溫一天天地回升,氣候日趨暖和,但北方冷空氣還較強烈,它每隔一個時候,就要分成一小股一小股地南侵。冷空氣南下勢頭減弱後,暖空氣又乘機北上。

表現為冷暖空氣拉鋸式地活動頻繁,天氣時暖時寒,冷熱多變,甚至還有河水復凍,春寒倒返之勢。

對於這種突變的天氣,人們那剛為春意萌動的肌體,往往一時難以適應而感受風淫寒邪。

因此,春季要慎防風寒。我國古代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之說。

今天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除棉衣外,完全不必獨賴棉衣保暖,只要循「春捂秋凍」之習,不過早減衣,且隨天氣變化適時更衣,春寒是並不可怕的。

春季是生氣盎然的季節,也是人們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大好時機。

應乘興春練,或長距散步,或打球做操,或舞劍練拳,或到園林亭閣、山水湖泊的郊外呼吸新鮮空氣,多做戶外活動,使身心愉快,得以健體舒心。

春季多風,氣候偏溫,萬物甦醒,富於生機,各種細菌、病毒容易傳播。

人們易患流感及其他發熱性病,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要適應氣侯的變化,除多注意防寒外,還要加強耐寒鍛鍊,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